區教育學會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02 11:02:00

導語:區教育學會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教育學會的工作總結

在過去的半年年里,在*市教育學會、*區教育局的具體指導下,在*區民政局的監督管理和大力支持下,*區教育學會全體成員和全區廣大教師時刻銘記學會宗旨,堅持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為全區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積極開展群眾性的教育科研、教改實驗和學術交流活動,努力探索適應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教育理論并付諸實踐,為我區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并得到了省、市教育學會和全區教師的充分肯定。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總結經驗,開展好學會工作,現將區第二屆教育學會20*年開展的主要工作進行簡要總結如下:

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學術導向

區教育學會作為我區教育界的學術性群眾團體,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團結全區教育工作者積極學習,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落實《教師法》、《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等有關文件精神,認真研討我區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區教育學會下屬各專業研究會,結合各自的特點,認真組織專題學習、專題討論,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開展教育和教學科研活動,深化課程改革與教改實踐,做到了思想和行為的統一,保障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研究活動,為提高全區教育教學質量做貢獻

1、新課改順利進行,推進了素質教育進程

區教育學會積極配合上級相關部門,緊緊圍繞*區教育局倡導的“五個一”要求,在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建立新的教學模式,探尋新的課改途徑、方法,研究評價方案、措施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使實驗工作得以有序、有效地進行,為深入推進課改實驗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開展各類培訓活動,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1)積極開展教材、教法培訓

區教育學會各專委會除統一安排時段集中學科培訓外,還根據自身特點另行安排培訓,特別是教材變化大的學科,針對教材的要求、教材特點、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應用進行培訓。中小學組織教材教法培訓50多次,參培教師5400人次,保證了全區中小學教師正確使用新教材,靈活運用新教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有力推進了課改的實施。

(2)新教師培訓

新教師的培訓采取集中培訓的方式,培訓內容包括大綱、教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管理過程等,培訓結束后必須參加考試,成績提供給人事部門,作為晉級考評的依據。新教師上崗后,還將對他們的實際教學作指導,并要求新教師將教學狀況及時反饋給教研員。組織培訓40次,培訓新教師200余人。

(3)骨干教師培訓

區教育學會為加強學科管理,以培養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為龍頭,積極開展骨干教師培訓活動。中小學各學科組織骨干教師培訓54次,培訓骨干教師984人,培訓內容涉及教育理論、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科研、大綱教材等,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了骨干教師業務檔案,建立了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

3、深入基層,教學視導

區教育學會各專委會在教學視導中,把視導的重點放在鄉鎮中小學、基點校、村小和城區教學力量薄弱的學校。視導過程中,會員們深入課堂,認真了解情況,發現問題、指出問題,及時與授課教師和學校領導交換意見,組織學科教師討論,共同尋找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受到基層學校領導和廣大教師的歡迎。累計集體視導54次,聽課、評課630節。區教育學會直接組織參與了中小學11個片區教研聯開展的多項研修活動,使鎮鄉教學研究活動有了較大的發展。

三、開展學術交流、社會活動,宣傳*教育

1、區教育學會于20*年11月5—6日組織了特色學校工程建設啟動大會并進行了首次專家講座。報告會由區教育局劉祖俊副局長主持。會上,成都市少兒藝術學校刁榮祥校長作了題為《靈動校園,藝文融合》——特色辦學策略初探的專題報告。刁校長根據自身親歷的教學和管理對本?!办`動校園,藝文融合”的辦學理念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進行了詳細地闡述,對實現“教師有特技,學生有特長,學校有特色”的創建目標提出了很好的建議。下午,四川師范大學教育科學院劉世民教授作了題為《學校特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專題報告。劉教授從“學校特色”界定與解釋、學校特色發展的理論基礎、學校管理的維度分析、學校發展的路徑與策略、創建特色學校的偏差五個方面進行了精辟的闡述。報告完畢,省教育學會教育研究中心王世弟主任對報告進行了高度評價和精彩的點評。

2、區教育學會立足于本區,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全方位、多層次、多形式的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為了培養引領中小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教育家型校長,努力造就實施素質教育的帶頭人,教科室積極配合四川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專業委員會和*市*區教育局于20*年11月21—22日在*區南岸的市委黨校江南會堂聯合舉辦了“教育家型校長高級論壇”,來自全省十多個地區的五百多名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學校校長參加了此次高級論壇。在此次高級論壇上,成都四中校長王明憲作了《理智辦學和靜心辦學》的專題報告;川師大教授李江源作了《中國教育改革的反思》的專題報告;川師大教授張玉堂作了《教育家的內涵與外延》的專題報告;川師大教授張皓作了《壓力和情緒管理》的專題報告;區教育局局長黃耀學作了《區域教育科研與教育效益提升》的專題報告;四川省社科院教授查有良作了《學校辦學思想研究》的專題報告;同時到會的部分代表也作了專題交流和發言,針對如何成為教育家型校長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并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與專家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通過兩天的學習,論壇獲得了圓滿的成功,

四、深入教育科學研究,促進全區教育教學改革

1、教育學會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各專委會積極投身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努力探索適合我區教育教學規律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于20*年6月組織和推薦部分中、小學、幼兒園的優秀科研論文和課題成果參加了*市社科聯組織的第六次優秀科研論文評比活動和*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二次優秀教育科研論文評比活動和*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二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和個人評比活動并獲得了優異成績,區師培中心等9個學校被評為市級第二屆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區師培中心唐元毅等9人被評為市級第二屆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區師培中心劉川等12人分別獲得市教育局組織的第二次優秀教育科研論文評比活動一、二、三等獎。

2、教育學會于20*年11月14日下午配合區教育局召開了*區20*年教育科研工作總結會暨科研課題成果推廣會,全區80多所中、小學、幼兒園的校(園)長和分管教育科研的副校(園)長、共120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區教育局在會上對被評為第二屆*市科研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名單并進行了表彰和獎勵,同時對女學街小學、金坪初中、魯家園幼兒園等6個學校的科研課題主研人員頒發了結題工作補助,中山街小學學校校長黃靖在大會上進行了經驗交流,女學街小學副校長廖瓊等3所學校領導在會上就市級獲獎科研課題的成果推廣進行了介紹和說明。

3、教育學會與師培中心于20*年12月19日上午在宜八中躬行樓五樓會議室舉行了市級科研課題《城鄉初中聯動發展研究》結題觀摩暨成果推廣會,市九縣師培中心代表和區各中小學、幼兒園校(園)長、學校教科室主任共150多人參加了此次結題觀摩暨成果推廣會,川師大教授劉世民主持結題儀式并作了精彩的點評,使到會的領導和教師受益匪淺。

4、教育學會積極配合師培中心按照教育科研工作計劃,協助市教科所完成了省、市級科研課題的推薦和申報工作。今年組織推薦了女學街學校、宗場中心校、青年街幼兒園等4所學校省級科研課題申報工作和人民路學校、教工幼兒園等2所學校市級科研課題申報工作,今年12月經四川省教科所批準女學街學校、中山街小學兩所學校的科研課題被確定為省級教育科研課題,宗場中心校、人民路學校、教工幼兒園等4所學校的科研課題被確定為市級科研課題。

五、加強自身建設,完善學會制度,保障學會健康發展

1、加強領導,優化理事結構。各專業研究會領導均能按學會章程規定的條例落實各項工作,并按學會章程開展工作。同時,為適應教育學會發展的需要,常務理事會先后召開兩次會議,對學會的整體發展、專委會的功能作用、理事成員構成等問題進行了認真的討論,調整了理事會成員,把一些在學科領域起到引領作用的會員充實到了理事會。從而保證了理事會的先進性、代表性和號召力。

2、為了認真推進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搞好對基層學校的教育、教學指導工作;同時準確、全面地反映我區各層次、各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動態,在今年10月出版發行了綜合刊物《*教育》第五刊,于*年12月組織出版了《*教育》第六刊。

3、經國家教育部中國教師獎勵基金會組織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政策法規司組成的專家委員會審核,我區中山街小學校長黃靖、女學街小學副校長廖瓊、青年街幼兒園副園長李敏三位同志因學校開展教育科研成績突出經學校民主推薦、區教育局審核上報在20*年11月被教育部中國教師獎勵基金會評為“全國教育科研先進教師”。

六、存在問題與不足:

*區第二屆教育學會在20*年以服務教育實踐、服務教育改革為己任,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薈萃、知識密集的優勢,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教育科研和社會公益活動,起到了黨和政府聯系教師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成為了教育行政部門的參謀和助手。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過去的工作中也存在許多不足。

1、學會活動總體顯得形式比較單一,特色不強。

2、學會部分分會開展活動較少,個別分會幾乎未開展活動。

3、學會與市級教育學會相關工作需要進一步聯系和協調。

4、少數學會負責人或學校領導對學會工作不重視、不支持,未起到學會應有的作用。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改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開拓進取、取長補短,開展好學會的相關工作。我們相信,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會員的共同努力下,*區教育學會一定能為*教育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