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發展行政完善總結
時間:2022-06-13 10:07:00
導語:司法局發展行政完善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緊緊圍繞中心和工作大局,突出重點,創新服務,提升職能,為縣域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服務項目建設
圍繞縣委、縣政府“項目攻堅年”的總體要求,按照一個項目一名律師、一名公證員、一名司法行政干警和一個工作班子結對聯系的思路,組織“五進”項目,服務經濟發展。一是法律顧問進項目。成立“望城縣優化項目建設環境法律顧問團”,指派律師無償擔任項目單位法律顧問,幫助審查修改合同,化解法律風險,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高效法律服務。二是法制宣傳進項目。根據項目建設的具體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對創業富民基地、航電樞紐工程、鎮房產項目、舊城改造、、大道、鎮重點項目征拆等項目建設開展專項法制宣傳,出動宣傳車83臺次,發放普法書籍24000余冊,重點加大了對“征拆新政”、《治安管理處罰法》和依法打擊強攬工程、阻工鬧事等方面法律法規的宣傳,幫助群眾樹立正確的法制維權意識,為項目建設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三是人民調解進項目。組織專業調解隊伍,提前介入項目建設,組織項目部、項目所在鄉鎮、村(居)委會召開聯席會議,圍繞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可能引發的問題進行風險評估,組織當地調委會認真排查摸底和分段跟進,及時掌握信息,共排查化解項目建設引發的各類糾紛283起,調處264起,提出處理意見32條。四是公證服務進項目??h公證處對航電樞紐、大道北延線、循環經濟工業園、經開區,全縣各道路建設中的征拆安置、工程招投標、依法拆違實施公證服務,辦理證據保全,幫助防范規避法律風險,共為項目建設辦理公證1000余件。五是法律援助進項目。我局法律援助中心深入基層,現場解答法律咨詢600余人次,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引發利益沖突和群體性事件的問題適時提供法律幫助和疏導,引導農民群眾依法理性維權。
二、圍繞社會和諧穩定,切實加強維穩能力建設
基層基礎建設不斷加強。全縣14個鄉鎮已有9個司法所完成辦公用房建設,現有喬口、橋驛2個司法所在建設,預計年內投入使用,司法所的規范化、組織機構、人員配置、業務能力建設不斷加強。全面加強村(社區)規范化調委會建設,年內規范化調委會遞增20%,全縣村(社區)規范化調委會達86個,司法行政基層建設有效加強。社會矛盾化解實現“三零”。矛盾調處“零距離”。縣局機關成立“流動調解庭”,鄉鎮均建立了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及調委會,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的縣、鄉、村(社區)、組四級調解網絡,哪里有糾紛,哪里就有調解,實現了人民調解全覆蓋。矛盾排調“零遺漏”。指導各鄉鎮開展了村(社區)調解主任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嚴格落實每月一小查、每季一大查的排查制度,今年以來共組織矛盾糾紛集中排查16次,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789起。組織開展“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專項攻堅”活動,全面排查出涉及“社會關心、群眾關注、歷史欠帳”的六類重點矛盾糾紛310件,調解遺留糾紛36件,防止群體性上訪6起,制止群體性械斗4起。矛盾化解“零激化”。繼續深入推進“三調聯動”工作。今年以來,駐法院調解室共受理案件202宗,結案198宗;駐醫院調解室成功調處36起疑難醫患糾紛,有效制止了群體性事件的發生;駐派出所調解室共調處糾紛347起。全縣各級人民調解組織共調處各類矛盾糾紛2785起,調處成功2744起,調處成功率99%,無因矛盾糾紛調處不當引起的群體性上訪、群體性械斗、自殺、民轉刑事件。社會管理創新深入推進。社區矯正扎實有效。自去年下半年全面啟動社區矯正新職能,今年從創新社會管理、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全面貫徹社區矯正各項制度,與公檢法聯合制定并實行了《關于辦理監外執行罪犯撤消緩刑、撤消假釋、決定收監執行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和《望城縣社區矯正工作流程卡制度(試行)》,進行集中交接,組織司法所長業務培訓,指導建立規范性矯正工作站示范點,開展“五清查一打擊”專項活動,摸索出“交接程序模式化、宣傳發動多元化、跟蹤培訓多樣化、教育管理規范化、銜接配合流程化、監管督促經?;贝恕傲辈⑴e的有效做法,全力推進社區矯正工作科學發展,建立健全了社區矯正工作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全縣已成立社區矯正領導小組15個,社區矯正工作站14個,并在、、塘等村建立了矯正點,共有社區矯正工作志愿者154名,目前全縣153名社區矯正對象已全部完成由公安部門向司法行政部門的移交,移交率100%,已解矯24名,全縣社區矯正工作已正式全面進入日常教育管理階段,有效達到了改造罪犯和控制犯罪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政治和社會效果。安置幫教穩步發展。實行每季度一摸排,半年一徹查,重點清查混雜在外來人口中的外地刑釋解教人員、未回本地報到落戶、外出打工和“三假”、“三無”人員,全面掌握全縣384名刑釋解教人員、20名重點人員情況,人員底數清、臺帳齊、電子信息檔案全、重點對象明,建檔率100%。落實“一幫一”、“多幫一”及“四化”(幫教社會化、就業市場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職能規范化)幫教措施,堅持定期回訪,確保每名刑釋解教人員有人管、有人幫,幫教率100%,基本消除“三無”人員,加強了對重點對象的穩控和幫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重新違法犯罪。普法依法治理成效顯著??茖W制定普治工作計劃,年初向各單位印發普治工作要點及要求,指導組織各單位結合紀念日、宣傳月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法制宣傳,突出普法重點內容和對象,聯合縣委宣傳部、關協、綜治委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由10名律師、法律工作者組成普法講師團,對全縣20個單位、14個鄉鎮50個村(社區)、20所學校、10個企業就物權法、征拆條例相關知識、外嫁女相關政策法規,預防未成年犯罪法、生產經營管理及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政策、法律法規進行巡回演講,以此“法律六進一十百”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法進機關、鄉村、社區、企業、學校、單位”。組織開展“民主法治村(社區)”及“依法辦事示范窗口單位”創建等活動,并圍繞社會熱點、難點和民主法制建設開展專項整治。及時督促全縣各鄉鎮、縣直各單位對照“五五”普法規劃和決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及要求進行查漏補缺,指導高標準迎接國家、省、市“五五”普法檢查驗收準備工作。全縣30余個單位參與出動法制宣傳車50臺次、人員740余人次,發放法律宣傳資料15000余份(冊),解答法律咨詢400余人次,部門聯動格局基本形成,全民法律意識明顯提高,法律素質明顯增強,法治建設明顯進步,民主法制建設上了新的臺階,依法辦事、依法治理、依法決策水平得到全面推進。
三、圍繞公正廉潔執法,全面提升法律服務水平
法律援助縱深發展。以開展“司法公正行,法律援助暖民心”活動和實施“法律援助為民辦實事”工程為平臺,狠抓辦案,擴大影響,截止10月底已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32件,辦理各類法律援助事項492件,挽回經濟損失100余萬元,案件辦理群眾滿意度100%。打造完成“半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形成以縣法律援助中心為龍頭,14個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為骨干,150個村法律援助工作聯系點為基礎的三級組織網絡,橫向在勞動、民政、共、青、婦、工會等部門建立了法律援助對接點,基本覆蓋弱勢人員集中的主要群體,極大方便了困難群眾尋求法律幫助。建立“援調對接”工作模式,以駐法院調解室設立法律援助聯絡點,對適宜采用調解方式解決的法律援助案件,積極引導受援人采用調解、和解等最簡便、最快捷的方式解決爭議和訴求,有效運用處理了李海強、史順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人身損害賠償案等案件。法律服務機構管理更加規范。重點建立健全了執法公開、自由裁量權、涉案款物的扣押收繳返還、內部監督制約、執法過錯責任追究五項制度。完善了執法檔案,執法臺帳及時、如實、規范,并將執法檔案所反映的情況作為對執法主體的資格認證、晉職晉級、評獎評先的依據,加強了執法檔案的管理運用。加強培訓,組織開展了21名獲取基層法律工作者資格人員執業前培訓和規范行政裁量權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政治、業務素質、依法行政的法律意識,加強了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教育。今年以來,縣公證處共辦理公證4996件;縣律師事務所和宏大法律服務所共辦理各類法律案件238宗,接待來電來訪咨詢2000余人次,擔任法律顧問24家,系統內實現了錯假證(案)為零的工作目標?!?2348”法律服務專線功能不斷延伸。熱情、周到、及時解答人民群眾法律疑難問題的同時,及時發現社會不安定因素,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并主動擴大服務領域,積極參與各類糾紛調處工作,今年以來共接電話法律咨詢247次,接待群眾來訪262人次。
四、圍繞服務社會水平,著力抓好干部隊伍建設
始終將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優良、執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隊伍擺在首位,通過抓好班子自身建設,帶出一支優良隊伍,較好地樹立了司法行政隊伍的整體形象。一年來,領導班子勤政廉政,隊伍團結穩定,上下一心,艱苦創業,以教育引導為基礎,建章立制為重點,全員績效考核為抓手,不斷推進機關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雙優”(優質服務、優化環境)創建活動、市級文明單位創建等主題活動,營造奮發有為、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以統一著行業服裝為契機,增強司法行政公信力、工作嚴肅性,促進規范化管理,更好地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提升司法行政形象。全系統連年實現了“單位零事故、干警零違紀、執法零過錯”的“三零”工作目標。
- 上一篇:自治區全民健身工作打算
- 下一篇:司法局規范經濟發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