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行政管控總結

時間:2022-02-21 05:39:00

導語:文化局行政管控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化局行政管控總結

年是關鍵一年,是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今年以來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文化廳的有力指導下,我們牢牢把握先進文化前進方向,以狠抓工作效能為手段,緊緊圍繞“三基地、一品牌”建設目標,努力實現“二次跨越”這一總體戰略,大力繁榮文化事業,積極進行文化建設,求真務實,扎實工作,全州的文化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績,文化事業進一步得到繁榮發展,為我州經濟社會的發展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和文化氛圍。

一、年主要工作

(一)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創建

1.認真搞好行政績效管理制度的落實。按照通知要求,我局認真梳理涉及州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和年度重要工作并報送了2個涉及資金327萬元的建設項目的行政績效管理制度考核表;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項目、經費必審、督查和跟蹤制度。

2.控制各類公務活動經費開支。嚴格限制接待標準、規格,嚴禁超標準接待,局機關所有公務活動須經局主要領導同意,實行一支筆審批制度。局黨組要求各單位嚴格執行財經紀律,嚴格執行行政成本控制各項制度,切實降低單位行政運行成本。

3.進一步加大行政行為監督力度。按照《州推行行政行為監督制度工作方案》,我們把制度的內容具體化、明細化,制定了《州文化局關鍵崗位和重點環節行政行為監督登記表》、《州文化局行政行為監督登記表》和《州文化局個人行為監督承諾表》,向社會作出了鄭重承諾,在政府網站及時進行了公示,并及時上報州監察局備案,主動接受社會和有關部門的監督。

4.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行政能力。一是局機關進一步嚴格了周五半天學習制度,進一步規范了機關學習活動。二是制定了學習型機關培訓專題計劃,明確年度重點培訓計劃9個專題,目前全部實施完成。三是制定并印發了《州文化局量化行政處罰裁量權實施方案》,啟動了州級文化行政部門行政處罰權規范工作。四是實施重點工作目標倒逼管理,選取全州“農家書屋”建設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2項工作作為實施目標倒逼管理的重點工作項目,成效明顯。

(二)創先爭優活動

按照州委的統一部署,州文化系統創先爭優活動于5月份全面啟動。文化系統開展創優爭優活動,從部門業務實際,以文化服務為出發點,在活動中,局黨組講求實效,各項工作扎實推進,落到了實處,為不斷創造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打開了新局面。

(三)“學習《廉政準則》、規范從政行為、促進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

根據州紀委的統一部署,我局6月份起在文化系統開展了“學習《廉政準則》、規范從政行為、促進科學發展”主題教育活動,全面實施了學習宣傳、對照檢查、整章建制三個階段工作,全局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廉政建設成效顯著,服務于大局和文化工作的作用明顯增強。在活動中,我局進一步完善了財務財產管理制度、票據管理制度、公物采購制度等制度,支出比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認真清理了行政審批項目,嚴格規范文化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行為,嚴格按照現行有效的法律法規依法行政;建立了干部離任經濟責任審計機制,局機關對一般干部的調動也進行財務財產檢查,明確了經濟責任,嚴肅了財經紀律;嚴格履行職責,層層落實任務,實行責任追究制度;積極完善信息公開制度、透明管理,主動接受群眾監督。通過整個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升華了文化系統黨員干部的思想,切實把《廉政準則》內化為觀念,外化為行為,進一步鞏固深化了學習效果。

(四)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進的號角。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就是要通過一批具體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項目,將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送到群眾身邊。今年以來,我局進一步整合資源,開展送文藝下鄉、農家書屋建設等文化惠民工程,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成果。

1.開展文藝服務。開展“送文藝下鄉”和禮儀性接待等各類文藝演出活動276場,編創音樂、舞蹈作品33個,演出節目182個,服務群眾169000多人次。

2.建設農家書屋。今年以來,完成142個農家書屋,價值284萬元的圖書配送工作;根據省新聞出版局的通知精神及全州農家書屋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制定了年覆蓋全州所有行政村和社區的計劃,現已完成今年計劃實施的225個行政村(社區)的農家書屋建設部份前期準備工作。

3.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督促落實我州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15個站點的前期準備工作,目前已經完成1個州級分中心、1個縣級支中心、13個鄉鎮站點的安裝調試,10月份全部投入使用。其余六庫鎮等4個鄉鎮站點的設備已經落實,可望于年底前投入運行。

4.公共圖書服務。全年全州各級公益圖書單位過刊整理、排序、裝裱、分編、上架圖書報紙247種,25508冊;收集地方文獻52種;提供圖書借閱48155冊次,接待讀者44713人次,提供咨詢服務160人次,電子閱覽室服務讀者12700人次;開展圖書下鄉活動4次和圖書宣傳活動1次,服務群眾2800多人次;為鄉鎮基層配送圖書3383冊、近400盤知識講座及電影等光盤,贈送基層單位圖書274冊。

5.文物單位免費開放。片馬紀念館和駝峰航線紀念館在經費困難的情況下,突出愛國主義宣傳教育的服務特色,堅持免費開放,一年來累計接待國內外參觀人員20513人次。

(五)群眾文化

全州文化工作者堅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從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把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作為第一工作目標,大力繁榮群眾文化。

1.狠抓少兒文藝輔導。舉辦了寒暑假少兒美術、電子琴、舞蹈培訓班各1期(總第18、19期),培訓學員37名。在教學中我們融入各民族的文藝元素,讓學員在學習中感受各民族的舞蹈、音樂韻律,為今后的民族文藝事業培育潛在的有潛力的幼苗。并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取得了社會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2.活躍群眾文化生活。今年以來我們通過文藝晚會、群體文體活動等系列文化活動,營造全社會歡樂、熱烈、融洽的文化氛圍。一是結合地方實際,開展了“澡堂會”、“尚旺旅游文化節”、白族“二月會”、怒族“乃仍節”、普米族“吾昔節”等民族群體性節慶文化活動;二是成功舉辦(策劃、組織實施)了“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8周年”、6.26禁毒日《為了這一片凈土》、《峽谷花朵》和《最美夕陽紅》等專場文藝晚會;三是于3月份結合農家書屋工程的實施,在全州范圍開展以“我的書屋,我的家”主題的講演比賽活動,選送了3名選手參加了全省比賽,獲3個獎項,進一步推動了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入開展;四是長期堅持開展燈光、音響服務工作,全年服務達87場次。

3.開展廣場群眾性文輔工作。一是編創了一套規范化民族舞和健美操進入社區普及輔導;二是組織業務骨干,精心編創了我州主體民族的廣場舞蹈6套及健身操3套,準備下一步向全州各鄉鎮進行推廣。全州群文工作者長期深入機關、校園、軍營、社區等進行文藝輔導,年內共下基層輔導158多人次,執排63個歌舞節目,切實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

4.進行對外群文交流活動,宣傳文化。8月創作民族健身操《舞動傈僳》參加云南省第2屆少數民族健身操比賽,獲得銀獎;10月份,執排《彩虹》參加全國第2屆老年時裝大賽,獲得銀獎。

(六)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1.鄉鎮文化站建設。積極做好我州第二批6個鄉鎮文化站建設,目前除江鄉文化站由江管委會負責實施外,其它5個文化站均已竣工并通過驗收;10月份,第三批2個鄉鎮鄉鎮文化站建設項目得到落實,并開工建設;為鄉鎮文化站、村文藝隊解決文化文藝活動設備,共發放給9個鄉鎮、8個農村業余文藝隊攝像機、照相機、音響、電視機、辦公桌椅等價值45萬元的設備;表彰了長期活躍在基層的4支民間文藝隊,并以以獎代補的方式,為他們配發了音響設備。

2.積極爭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是根據“橋頭堡”建設文化交流合作重點建設會議精神,結合實際,編制了《州“橋頭堡”建設文化交流合作重點建設申報項目書》;二是實施年村級文化體育活動廣場建設試點工程,與州財政局、州體育局聯合上報了我州年試點共12個村的農村文化體育廣場建設方案;三是加強了與州發改委的溝通聯系,及時編制我州申報國家“十二五”州級三館建設項目申報書,將州民族博物館、州文化館、州圖書館的新建與改擴建列入州發改委和我局“十二五”規劃的重點內容;積極爭取條件,先后向省文化廳申報了項目,使我州78個村級和社區文化活動室有望在年內得到省廳在資金方面的支持。

3.加強文物工作資金及硬件配置。一是爭取項目經費維修了楊玉科家祠建筑群;二是落實了經費和數據庫專用設備,為我州實施館藏文物數據庫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向省財政廳、省文物局爭取了30萬元的設備購置經費經費,購置文物普查專用車輛一臺,改善了文物普查中存在的出行難的問題;四是爭取科普教育能力提升項目經費,提升了片馬抗英紀念館科普教育功能。

4.推進文化工作隊伍素質提升工程。一是組織了1期培訓班,就音響使用技術,照相、攝像,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及農民素質教育網絡,農村廣場文化,鄉鎮文化市場管理、文物管理和新聞寫作等知識,培訓縣、鄉、村文化業務骨干60人;二是根據全省社文科長、圖書館長聯席會議精神,編制了“州農文網校”培訓方案和實施意見,并于10月份開辦了1期全州鄉鎮文化站崗位培訓班,培訓人員46人,全面推進了鄉鎮文化站服務工作。鄉鎮文化站在加掛“農文網培訓學校”之后更廣泛地開展起針對農民群眾的信息化網絡化服務。

(七)文藝工作

1.民族文化精品創作。年以來全州民族文藝工作十分活躍,新編創各類音樂、舞蹈作品33個,通過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努力,進一步推動了文藝工作。結合州委州政府江鄉整鄉推進族整族幫扶工作的推進,為提高族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我局投資編創大型族歌舞劇《江•人》(暫名),進一步宣傳活躍民族文藝。目前,編排已經基本結束,進入劇目修改完善階段;按照和省文化廳簽訂《江鄉整鄉推進整族幫扶項目實施目標責任書》的內容,我局編制具體實施方案,目前已經籌集1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了一首族聲樂作品征集編創,3—5個族舞蹈作品編創等工作,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2.對外文化交流和宣傳。參加了昆明國際文化旅游節,共演出5場,每場18個節目,觀眾人數達15000多人次,收到了良好的反響,進一步對外宣傳了,提升了民族文化的知名度。

(八)文物工作

1.文物普查。截止4月30日我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圓滿完成實地文物調查階段性工作、共校驗不可移動文物記錄171條、消失文物3條、行政村261個、CAD制圖350張、照片1700多張、校驗率為100%。順利通過省級專家組驗收。為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地文物調查階段工作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2.主要業務工作。完成了“十二五”文物規劃項目編制工作,申報項目14項,其中第7批國保單位6項,綜合性文管所5項,博物館3項;順利通過了省文物局、公安消防總隊對我州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消防安全檢查工作的驗收;完成了我州館藏文物數據庫管理系統建設工作,共完成38件珍貴文物的錄入,拍攝照片300多張;三普工作期間,完成我州茶馬古道沿線有關文物保護單位情況調查工作;積極配合配合貢山至江公路項目、大華電站建設項目,開展了野外預可研文物勘探調查工作,為正確處理好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提供了科學依據;完成第6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定工作;參加了對中老邊境和中緬邊境的文物考古調查,進一步摸清了我州與緬甸接壤地區文物分布的情況,掌握了自家家底;年內處理白漢洛教堂神父住宿樓、貢山石門石刻安全隱患工作兩起,保證了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開展了楊玉科家祠建筑群、兔峨土司衙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搶救性維修工作。對貢山石門石刻州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內合理開發利用土地進行清理,保證了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土地不受侵犯。

(九)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繼承和弘揚優秀文化,是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我局對此十分重視,專題研究決定相關事項,進行了嚴密的安排部署,各縣各單位圍繞文化遺產保護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一是廣泛宣傳。我們通過散發宣傳資料,開展文化遺產項目展示(演)、文化遺產知識講座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普及《國家文物保護法》、《云南省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性文件和文化遺產知識,共開展文化遺產項目展示(演)30多場、文化遺產知識講座10多場,散發宣傳資料15000余份,懸掛了橫幅標語100多條,攝制宣傳圖片260張,教育群眾近2萬人次。在宣傳中,工作人員根據少數民族群眾不懂漢語的實際,同時通過傈僳語、漢語兩種語言的錄音播放進行宣傳。在宣傳教育活動中,文化部門還特別注重對青少年的培養教育,我們專門邀請了一些民間藝人到學校進行宣傳文化遺產及保護的相關知識,對青少年進行文化遺產相關知識教育,受到了教師學生的歡迎。二是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項目申報工作。年組織完成普米族《挫蹉》和傈僳族《擺時》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申報工作,落實了專項保護補助資金80萬元;三是圓滿完成第四批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申報工作,認真組織,逐項評選,推薦胡學忠等4位傳承人參加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評選,全被入選;四是完成國家級非遺項目“十二五”時期(——2015)保護規劃的申報,使我州“傈僳族民歌”、“怒族仙女節”等5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有望于十二五期間得到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

(十)文化市場管理工作及“掃黃打非“專項斗爭

1.新聞出版、版權

(1)做好新聞出版市場年檢工作。完成了全州46戶印刷企業、經營戶和106戶出版物經營戶(含音像制品和電子出版物經營單位)的年檢工作;批準印刷內部資料出版物22本,發展了14戶經營戶。

(2)加大了新聞出版(版權)法律法規宣傳和教育培訓力度。一是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開展了以“保護知識產權、打擊侵權盜版”為主題的非法出版物銷毀活動,共銷毀10000余碟(冊)非法出版物,并發放了700余份宣傳材料進行了宣傳;二是加強了對執法人員及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培訓,派人員參加了國家版權局舉辦的版權執法培訓,組織舉辦了2期全州音像制品52戶經營戶負責人培訓班。

(3)加強新聞出版市場培育力度。截至目前為止,全州已有出版物市場經營戶175家,從業人員共649人,年銷售總額為2022萬元、利潤總額為200萬元。經過一段時期的培育,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昆明新知(六庫)圖書城、報社民族印刷有限公司和六庫軍銘印刷廠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市場競爭力,成為我州新聞出版領域有影響力的領軍性企業。

(4)加強監管,努力維護企業和經營戶的合法權益。一年來,全州新聞出版領域組織了4次較大規模的出版物市場檢查活動,收繳了非法出版物3218碟(冊),查處12家違規經營戶,罰款1.5萬余元,有力維護出版物市場的正常秩序。

2.文化市場

年以來,我們加強機構建設,在管理中切實突出重點,加強了對文化市場的管理。一是根據中宣發[2009]25號文件的要求,經州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準,成立了州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整合了現有的文化、廣播影視、新聞出版(版權)等部門所屬的行政執法機構,設立集中統一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結束了我州沒有獨立的州級文化文化市場執法機構的歷史;二是組織了1期互聯網市場經營法人培訓班,加強了對音像制品經營單位法定代表、場所負責人以及有關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三是加強網吧管理,規范網絡市場。我們采取日常管理和專項整治相集合的辦法,雙休日和節假日重點檢查。與此同時,密切關注網上輿情動態,嚴密封堵境外有害出版物和政治謠言有害信息,整頓、查處違法違規網站,處罰不法分子,網絡文化市場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四是加強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為確保未成年人有一個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及時對學校周邊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經營場所進行清理。一年來,全州各級文化市場執法部門共出動稽查檢查人員2220人次、出動車輛298輛次。共檢查各類文化經營單位2608家次;查處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網吧4家,罰款13000元,并處停業整頓1家;查處無證經營的娛樂場所2家,當場作出停止營業;受理舉報案件1起,已辦結。收繳非法音像制品4211盤碟;收繳非法出版物181冊。

3.“掃黃打非”

一是在1季度,以查繳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掃除淫穢色情出版物為重點開展了專項集中行動,自4月起,在全州范圍內開展了“迎世博會出版物市場集中清查行動”。采取“專項治理和日常監管相結合”、“行政處罰與宣傳教育相結合”等措施,確保市場不出問題。5至6月份,積極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為主題的“掃黃打非”專項檢查;二是州“掃黃”辦組織四縣執法人員切實加強了對出版物市場的日常監管,堅持“天天一小查、每周一大查”,進行高密度的拉網式大檢查,堅決取締銷售盜版出版物的無證照經營和游商地攤。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學習力度有待加強。在政治業務學習方面雖然經過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效能政府建設等活動得到了明顯轉變,但仍有一些干部職工認識不夠,熱情不高,導致對文化業務知識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學習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二是資金缺乏制約工作開展。州歌舞團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音響燈光老化,機器設備嚴重磨損,影響了精品劇節目打造。州圖書館每年僅有六萬元報刊預訂費,沒有將購書經費列入財政預算,讀者到館率、館藏利用率、圖書流通率急劇下降,阻礙了圖書館社會職能的發揮。文化單位的硬件設施普遍陳舊與不完備,導致一些正常服務活動難以開展,約束了單位公益性服務職能的有效發揮,無形中降底了公共服務的能力。

三是農村文化建設有待加強。由于農村文化建設投入不足,對農村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動幫助、輔導和培訓力度不夠,經費投入不足,深入農村調研不多,研究農村文化工作不夠。

四是基層文化工作薄弱。個別文化站仍存在有站有人,工作人員業務素質低下的情況,縣鄉兩級對村文化活動室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嚴重影響文化工作的正常開展。

五是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待加強。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州50萬人民不可多得的文化資源,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收集整理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經費保障,許多民族民間的傳統文化資料隨著民間藝人的去世而消亡,民族文化保護形勢不容樂觀。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是繼續深入推進效能政府等制度創建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嚴格監督檢查,形成推動制度落實的整體合力;切實負起責任,建立完善有效的協調機制,共同推動制度的落實;要細化任務要求,實施目標管理,納入考核范圍;高標準,嚴要求,切實開展落實好我局效能政府四項制度建設各項工作任務。

二是繼續深入開展文化系統創優爭優活動。要在年基礎上,認真總結,不斷完善,按照州委創先爭優活動的要求,切實提高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充分發揮文化系統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提升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結合此次政府機構改革,完成我系統新增單位,州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支隊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具體組建工作。

四繼續實施好文化惠民工程,積極開展文藝、送戲、送圖書下鄉等活動,全面完成全州農村書屋的建設任務。

五是繼續活躍群眾文化。進一步抓好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組織好各大小節慶的文藝演出,深入社區、機關、企業、學校等開展文藝輔導工作;進一步深入開展群眾性廣場文化活動,組織實施好群眾“大家樂”文化活動的普及工作;繼續舉辦少兒美術、電子琴、舞蹈等專業特色培訓班。

六是繼續文藝精品創作。堅持正確的文藝導向,積極貫徹精品戰略,在年基礎上,有計劃、有重點地組織打造我州大型新編原生態歌舞劇目《江•人》,從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等方面繼續修改完善,爭取打造成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優秀民族文藝作品。

七是加強文物工作。積極做好我州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努力完成第二、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積極申報第7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向省科技廳申報科普教育基地能力提升項目,做好州民族博物館及人口較少民族博物館的立項前期準備工作,爭取發掘石嶺崗古文化遺址。

八是抓好文化人才培養工程,對全州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及文化市場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不斷提升他們的工作水平和業務素質。

九是抓好“綠色網吧”試點工作,建立卡拉OK內容管理服務系統,配合云南天合世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向州內歌舞娛樂場所收取卡拉OK版權使用管理費。

十是強化市場管理,強化文化市場監管,加強文化行政執法與文化市場稽查工作力度,開展好“掃黃打非”、文化市場專項治理等各類工作,突出對網吧、電子游戲經營場所的重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