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總結3篇
時間:2022-03-24 08:55:41
導語:縣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總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今年以來,縣政務中心認真貫徹落實縣委九屆四次全會和縣十屆人大二次會議精神,以“一站式”審批服務為總目標,以改革創新為統攬,加強硬件建設,深化體制改革,創新工作機制,優化審批服務,強化管理監督,力促提速增效,加快項目辦件和進展,解決群眾訴求,強力打造一流政務服務環境。
1-6月份,縣政務服務中心及(南部)分中心共受理涉企審批、便民服務事項60449件,其中,涉企審批事項4817件,(南部)分中心受理涉企審批4015件,均與去年同期持平,全部辦結。實現收費7.2億元(含土地出讓金),兌現免收費1315萬元。辦件總量、涉企辦件量和實現收費等三項主要指標在全市五縣(市)分別排名第二、第一和第一。縣長熱線辦受理群眾訴求4608件,辦理4608件,與去年同期持平;按期反饋率100%、辦結率98.1%、群眾滿意率99.2%。在全市五縣(市)月績效考核,我縣均列一、二位。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強力推進“一集中”,行政審批服務建立新體制。3月9日,全縣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行政審批服務“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工作,縣政務中心迅速啟動,按照推進方法步驟及時間要求,推進改革工作順利實施、取得實效。一是抓動員、培訓和考察,提高認識。召開培訓會,組織開展向上、向外學習考察,再動員再培訓,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二是抓牽頭、分工,強力推進。召開第一次領導組會議,明確工作任務、牽頭及責任單位分工;從8家單位抽調專人成立領導組辦公室及5個工作組,定期集中辦公,執行每周工作例會制度,領導組及辦公室指揮有力,改革單位密切配合,各項改革工作統籌推進。三是抓指導、督查,保證質量。改革培訓會后,開展集中督查,督促盡快啟動、指導工作開展;對單位上報方案,開展集中審查,實施現場及集中反饋,歷經“三上”、“兩下”,高質量制定、批復改革單位內部職能調整方案。四是抓實施、歸并,實現“一集中”。下發組織實施工作要求,強力推進改革單位對照批復方案,設立行政審批服務科,落實項目、人員及職能清理、歸并到位。截止6月底,46家改革單位均設立行政審批服務科,完成“一集中”,標志著我縣行政審批服務建立新體制。
(二)強力落實“一站式”,窗口審批辦件建立新機制。貫徹落實縣委主要領導調研全縣政務服務工作指示精神,創新機制,升級軟件,強力落實中心“一站式”審批服務。一是創新中心辦件監管機制。制定《中心窗口辦件管理暫行辦法》,明確中心窗口辦件基本準則、工作流程,以及即辦、承諾、聯辦、補辦、退回和上報等“六件”辦理管理辦法,建立窗口辦件“一門受理、統一分發、統一送達、限時辦結、超時警告、全程監督”新機制。二是優化軟件及硬件配置。配合“六件”辦理管理實施,升級改造中心審批辦件系統,設立中心統一受理登記總臺,配備短信發送機、電子顯示屏等,實現取號、登記、受理、審查、審批、預警等全過程網上電子監察。三是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制定《行政審批違法違紀行為責任追究辦法》,對在窗口辦件中,違反相關規定的窗口單位及責任人,明確責任追究措施,加強審批服務監管。
(三)積極推進場地建設,提升對外形象。一是落實南部大廳建設。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支持,規劃建設南部分中心大廳。截止6月底,基本完成規劃設計、招投標等工作,即將開工建設。二是加快北部大廳建設。積極配合縣重點局,推進完成三層主體工程建設。
(四)深入實施“項目工作年”,加快推進項目進展。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項目工作年”活動部署,創新機制、再造流程、優化服務,加快項目審批辦件及落地開工建設。一是創新服務新機制。制定《關于啟用<縣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推進服務卡>的通知》,對新引進招商引資項目從落地到投產全過程,建立一張服務卡、一名牽頭領導、一個工作推進小組、一張推進時間表、一抓到底“五個一”工作機制,實行全程、領辦、并聯、協調等四項服務,強力推進重點項目辦件、落地、開工、建設。二是集中梳理項目辦件存在問題。落實縣經濟運行會精神,全面梳理全縣招商引資項目辦件中存在的問題,逐項研究制定解決機制及措施,加大協調,努力完善項目手續。三是跟蹤服務領導組研究同意簽約項目。對2014年以來縣領導組研究同意簽約項目辦件情況,分工商注冊、立項、報建、施工許可四個階段,每月統計分析,實施全程跟蹤服務,加快項目辦件,推進項目進展。
(五)強化協同推進,政務服務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一是清理三類項目。會同縣法制辦、監察局,組織開展縣級行政許可、非許可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三類項目清理,按照“項目、時限雙減半”的要求,審核項目設立依據和承諾時限等“十公開”內容。二是全面梳理窗口辦理項目。結合三類項目清理,對各單位進中心辦理項目進行認真梳理,逐項目審核設立依據、辦理流程、審批時限等,規范窗口審批事項管理。三是啟動基建項目收費“一表制”。配合縣物價局、財政局,清理收費項目,創新中心窗口收費管理新機制,啟動開展我縣基本建設項目收費“一表制”平臺建設。
(六)加強管理,各項工作高效運行。一是加強窗口人員管理。加強監督檢查,強化日常管理;修訂完善窗口人員考核辦法,實行周調度、月考核、季通報,每月開展黨員先鋒模范崗、流動紅旗窗口及政務服務之星等評選。加強中心黨建,嚴格黨員管理,開展9項紀念建黨92周年活動,豐富組織活動。創新管理,給窗口人員過生日,營造濃厚氛圍,充分調動窗口人員工作積極性。二是加強窗口單位管理。堅持執行窗口單位主要負責人授權管理、每周一天坐班南部分中心和分管負責人每周一天坐班分中心、每月回訪中心制度,執行窗口單位月考核、季通報制度,強化窗口單位管理。強化與部門協調,不斷推進項目進中心、審批授權到位,優化窗口審批流程,提高窗口審批效能。三是加強鄉鎮為民服務中心督查調度。落實為民為企服務全程領辦代辦工作定人、定崗、定責,嚴格執行全程領辦代辦工作登記、月通報、定期督查等制度。上半年,全縣領辦代辦各類企業辦件4157件,代辦率達86.3%。
(七)圍繞中心,積極推進各項工作高質量完成。一是積極協助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協助雙鳳開發區開展招商引資,加強項目辦件及推進服務。上半年,實現到位省外資金37.9億元,完成總目標任務的51.2%;實現到位外資250萬美元。二是認真落實扶貧幫扶、美好鄉村建設聯系、計生后進村包聯、留守兒童接對等工作任務。開展走訪、對接、慰問、幫扶等,嚴格落實各項工作任務。
(八)強化督辦,進一步提高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工作質量和水平。一是高標準對接運行新平臺。提前完成老平臺訴求辦理,熱線辦及86家三級單位如期上線運行新平臺系統。二是健全內部工作機制。創新制定首問負責、電話及網絡平臺規范、呈報領導閱批辦理辦法、督辦工作規范、每周工作例會等13項工作機制,形成了以制度管人、管事。三是強化基礎。實行受理、辦理電子表格管理,執行周值班組長負責制度,建立工作日志、周及月通報制度,實現辦件數字準確、及時,情況分析細化、有針對性。四是加強督辦。每月統計分析、通報、跟蹤督辦上月重復投訴、未辦結及群眾不滿意件,加強與有關單位對接溝通,辦件效率和質量、群眾滿意率得到保證和提高。
上半年,我縣政務服務和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客觀分析,與國家及省市文件及縣委、縣政府要求相比,與企業及群眾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與不足:
(一)投產運行項目需補辦完善手續。由于落地時無土地指標,很多建成投產項目開工建設手續,采取的是先備案(制發證明),后續辦件相關部門默認辦理,待有土地指標后調整完善、正式發證等變通方式。項目建成投產,需要辦理土地使用證,調整完善立項、規劃、環保、施工許可等手續。
(二)土地問題影響項目辦件。很多簽約項目無土地指標,用地指標落實慢,土地手續辦理需要資料多、要求嚴,辦理程序復雜、時間長,影響項目辦件。
(三)領辦代辦幫辦不到位影響項目辦件。存在領辦代辦人員業務不熟、指導不夠、跟蹤不緊、工作缺位等現象。
(四)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工作有待進一步提升效率和質量。從市監察局3-5月份月績效考核通報情況看,我縣平均辦理時限長。今年以來,重復投訴、群眾不滿意及未辦結件居高不下,辦件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級單位重視、工作規范、辦理有待進一步加強,縣調度、督查等工作有待進一步強化。
第二篇
(一)主動作為,政務服務工作得到重視和加強
對照中央和省市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認真謀劃我縣政務服務工作,制定下發《縣2014年政務服務工作要點》。今年先后赴省政務中心、市行政中心、滁州市及廣德、肥西、廬江、定遠縣行政中心,開展調研考察學習,形成《考察報告》、《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務服務工作的意見》、《推進行政審批改革“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方案》等,明確政務服務工作思路、任務、目標及重點工作,積極向縣委、縣政府領導及有關會議匯報,爭取重視支持。縣委、縣政府主要及分管領導多次調研督查政務服務工作,組織召開相關工作調度、協調會,高度關注、強力推進政務服務工作。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考察報告》,決定從今年起,每年聽取一次全縣政務服務工作情況匯報,將政務服務工作作為單列項目納入縣目標管理和效能建設考核,列入縣委、縣政府每月經濟調度會重點調度內容;明確推進中心大廳建設、項目清理、“兩集中、兩到位”改革、企業注冊登記“一表通”、標準化及電子政務平臺建設等8項重點工作,營造了環境建設工作氛圍,推進了環境建設工作。
(二)創新機制,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
一是建立實行行政審批事項動態管理制度。會同縣法制辦、監察局,完成2014年度縣級保留行政許可和非許可審批項目清理、工作,保留的239項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項目比2010年縣政府公布保留的268項減少29項。牽頭開展公共服務項目及三類項目“十公開”內容梳理,準備印制《服務指南》,向社會公布,規范項目管理。
二是創新運行企業注冊登記“一表通”工作機制。制定《關于試行企業注冊登記“一表通”的通知》,開發設計、運行審批軟件,增添設施、增設企業注冊“一表通”綜合受理平臺,建立企業注冊登記“一表通”綠色通道,實現了企業注冊一表登記、一個窗口受理、一口收費、一次送達“四個一”辦理,將15張表格減為1張表、293項基本信息減為43項、總體填表時間從幾個小時減到十幾分鐘,企業在名稱預核準和驗資完成后,兩個小時內即可完成注冊登記,拿到“四證”,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限,方便了企業辦事。
三是再造審批流程。本著變通不違規、提速提效、責任共擔的原則,梳理再造項目審批流程,對前置審批相互制約的涉及交通、衛生等經營性證照辦理,采取發放籌建許可證等變通方式;對因未取得用地指標,無法開展備案、規劃、施工許可等建設性證照辦理,采取先備案(制發證明)、后續辦件默認辦理、條件成熟后調整完善正式發證等變通方式,破解審批相互前置制約。牽頭縣發改委、環保局、規劃局、住建局、國土局等單位,梳理制定土地證辦理涉及補辦事項辦理機制,明確補辦事項、辦法及責任、時間等要求,召開項目土地證辦理涉及補辦事項辦理協調會,并跟蹤督促落實,提高審批效能,推進項目手續完善。
四是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制定《縣推行行政審批服“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實施方案》,征求實施單位意見,擬召開領導組會議后,提交縣委、縣政府研究,準備分兩步,先后推進部門內行政審批職能向一個科室集中、行政審批項目進中心到位“一集中、一到位”和全面“兩集中、兩到位”。
(三)強化服務,項目落地建設和投產運營得到全程保障
對項目從落戶、辦件、建設、投產運行制定服務機制,全過程跟蹤,提供保姆式服務,加快推進項目進展,保障企業運轉。一是強化為企辦件服務。出臺《關于建立為企辦件全程跟蹤服務工作機制的通知》(長政辦秘[2014]96號),建立屬地負責、全程領辦,統一受理、一次告知,集中會辦、并聯辦理,問題協調、跟蹤落實,追蹤問效、行政問責等五項機制,制作項目辦理流程圖、《企業注冊登記階段一條龍服務告知單》及《企業報件建設階段一條龍服務告知單》,在大廳設立受理總臺,實行登記制度,強力推行項目審批和企業辦件“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服務寶灣物流項目,代辦企業辦件所有資料,協調變通,在企業到場蓋章確認后,僅2個小時辦結項目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創造了“速度”快于“深圳速度”。
二是強化項目建設服務。牽頭各鄉鎮、區,調查摸底全縣在建招商引資項目施工企業存在問題,深入走訪調研廣銀鋁業、志邦櫥柜、群盛共和城等在建項目現場,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問題;聯合招標辦、住建局,制定加強施工企業服務與管理措施,優化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服務,加強對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施工企業監管,加快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進度,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及安全。
三是強化項目信息化管理服務。嚴格執行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投產“13511”時間節點控制要求及服務責任、審批流程管理機制,每月更新、督查平臺系統項目信息,每月督辦平臺系統逾期項目,實時監控項目服務及推進情況。截止9月底,2011年以來經縣領導組研究同意簽約項目,錄入系統71個,推進69個項目簽約、62個項目交地、54個項目開工建設、17個項目投產。
四是強化投產企業服務。出臺《關于建立投產運營企業存在困難和問題定期梳理及時解決機制的通知》,對投產運行企業存在困難和問題,建立集中梳理上報、分解派單落實、限期解決反饋、定期調度督查、嚴格問責考核等五項機制。6月初,牽頭各鄉鎮、區共梳理83家企業存在92個困難和問題,以縣督查辦名義進行了派單督辦。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親自督辦,中心、督查辦、效能辦聯合,每月開展企業新反映困難和問題梳理,定期調度、跟蹤督促派單落實情況。截止9月底,解決落實21個,推進即將落實26個,明確鄉鎮區解決落實10個、企業自行解決落實25個(企業融資需提供擔保抵押物),縣政府協調市有關部門幫助解決10個。推進了政務服務由大廳服務向進企服務、要我服務向我要服務兩個轉變,切實為企排憂解難,保障了企業正常運轉。
(四)完善功能,政務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
一是著力改善大廳設施落后狀況。積極爭取縣委、縣政府規劃建設南、北中心大廳,目前,北部中心大廳完成規劃評審,準備11月底前動工建設;南部大廳明確了初步方案,正在積極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對接推進落實。
二是著力完善公開公示設施。開展更換窗口及人員標示及公示牌、增設窗口資料擺放架及黨員先鋒崗桌卡、增設效能評價卡及意見箱、更新窗口辦件告知單等創新和改革,提升了窗口形象。
三是著力中心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縣政府常務會議研究明確里兩項工作牽頭單位、推進時間等,待市統一部署后,適時啟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和電子政務平臺系統建設。
四是著力完善鄉鎮中心平臺。推進吳山、義井、造甲、楊廟、杜集等5個鄉鎮新建并起用新大廳,強化領辦代辦工作通報督查,提升為民為企服務質量。
(五)加強管理,窗口審批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
一是進一步加強隊伍管理和建設。設立效能監察窗口,對窗口人員及審批服務情況,開展全天候效能監察;每月開展窗口及人員考核、紅旗窗口及服務之星評選,促進窗口人員激情工作、熱情服務。深入開展創先爭優、基層組織建設年、“保持黨的純潔性、迎接黨的十八大”等活動及黨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強化宗旨意識、廉政意識和效率意識,加強中心黨建工作。
二是加強窗口人員培訓。舉辦高規格窗口人員培訓班,邀請省、市專家給窗口人員授課,強化理論及業務學習;開展外出考察學習,拓寬眼界和視野,提升服務理念和能力。
三是強化窗口辦件管理。實行窗口辦件當時登記、當日上報、周調度、月通報,以及窗口審批“不能辦”事項隨時報告制度,跟蹤掌握窗口審批和項目辦件動態,每月通報窗口辦件情況,及時與窗口單位溝通疏通變通,協調處理項目辦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高窗口審批效率。
四是加強窗口單位管理。嚴格執行月回訪、周坐班等管理制度,強化與部門協調,不斷推項目進中心、審批授權到位,推進縣國土局、人社局、消防大隊等優化窗口審批流程,落實中心窗口“一站式”審批服務。
(六)整合資源,政府服務直通車工作進一步規范
一是推進熱線電話和網絡訴求的整合。根據市里的部署和安排,高質量對接完成12345縣政府服務熱線、政民直通車和市長信箱“三合一”整合工作,舉辦全縣辦理人員培訓班,按期完成平臺對接,實現市縣、鄉鎮和部門的有效銜接和平穩運轉。
二是完善體制機制。成立了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領導組,制定出臺《關于建立縣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的實施意見》、《關于印發縣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考核辦法的通知》,制定《縣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督查辦法》和直通車事項受理、辦理、督辦、回復、反饋工作流程,高標準規范政府服務直通車工作。
三是拓展了功能。根據縣委、縣政府安排,在縣委群眾工作部信訪接待大廳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和熱線辦窗口,為來訪群眾提供全方位咨詢服務,受到了群眾一致稱贊。
四是充實力量,改善條件。積極爭取,增聘4名縣長熱線辦工作人員,工作力量得到加強。重新選址裝修新的熱線辦公室地點,面積達100平方米,正在裝修改造,投入使用后辦公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方便了熱線辦與縣直相關部門的聯系溝通。
總之,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和各地、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取得了明顯成效。1-9月份,縣行政服務中心及(南部)分中心共受理涉企審批、便民服務事項94556件,較去年同期增加603件,全部辦結。其中,涉企審批事項7562件,較去年同期增加127件;(南部)分中心受理涉企審批6073件,較去年同期增加89件。實現收費7.74億元(含土地出讓金),兌現免收費1574.5萬元。我縣辦件總量、涉企辦件量和實現收費等三項主要指標在全市五縣(市)分別排名第二、第一和第二。縣熱線辦共受理群眾訴求6857件,其中,電話受理3099件、網絡受理3758件,辦結率、按期反饋率100%,滿意率99%。先后獲得市委“優秀基層黨組織”、市政府“先進窗口”,市“文明單位”、“衛生先進單位”,縣目標考核“良好單位”、政務服務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第一黨支部獲縣委“優秀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機關及窗口19人次獲得縣委、縣政府“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人民滿意科所站長”、“服務之星”等榮譽稱號。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改版門戶網站,編發簡報47期,積極投稿省、市、縣宣傳媒體信息78篇,《省信息內刊》、《日報》、《信息》、《信息》、《報》、縣政府門戶網站、《效能》、《創先爭優》等采用20多篇,促進了工作,提升了政務服務形象。
第三篇
(一)積極謀劃,完善服務功能。年初,組織召開全縣涉企服務工作協調會,針對如何進一步完善服務功能,加強與有關縣直單位對接溝通和謀劃,及時認真落實會議研究部署事項,促進了縣商貿委在分中心增設窗口;縣房產局2個審批項目進分中心;縣氣象局落實并聯審批;縣人防辦與市人防辦無縫對接,審批項目2天辦結;縣規劃、國土、建管、氣象、科技、消防、房產等部門加強二級機構管理涉及工程丈量、驗收等實行窗口受理、聯動辦理。
(二)創新機制,提升服務效能。代擬制定出臺《關于推行涉企服務單位主要負責人窗口坐班集中會辦工作制度的通知》號,創新推行縣發改委等15個涉企服務單位主要負責人到縣行政服務(南部)分中心窗口坐班,實行集中會辦工作機制。配合效能辦每月對坐班情況進行督查通報,強力推進。新機制執行以來,效果明顯,主要涉企服務縣直部門為企服務重心真正下移,分中心及窗口效能進一步提升,為企服務方式、審批流程進一步優化,及時為企業解決諸多實際問題,項目審批辦件、落地開工建設進度進一步加快。
(三)延伸內容,提升服務形象。一是牽頭縣規劃局、建管局、工商局、環保局、發改委、國土局、房產局等7家單位,將其單位辦件中涉及的,省內有資質的規劃設計、建設設計、勘探、審圖、驗資中介機構、環評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地價評估、房產評估等中介服務機構的名稱、資質情況、聯系方式等信息,進行了梳理,印制《中介服務機構告知單》,向企業公布,供企業自主選擇。對中心、分中心各窗口收費項目名稱、標準、依據等進行了認真梳理、核實,印制《收費明細告知單》,對外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二是狠抓“三項制度”落實到位。“中心”督促各窗口單位及時與窗口負責人簽訂授權委托書,狠抓審批“三項權利”授權到位。強力推行即辦制、限時辦結制和二次終結制;實行中心辦件受理、審批、發證臺帳登記制度,真正實現一般事項由窗口直接審批,重大或特殊事項由部門負責人到窗口現場審批的工作機制,實現提速提效。三是嚴格兌現優惠政策。嚴格兌現落實省、市、縣取消、減免工業項目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上半年,共為符合條件的242家企業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1253萬元。
(四)加強跟蹤,推進項目進展。一是嚴格執行項目落地開工建設對接推進服務、縣領導包聯企業等機制,全面梳理、摸排我縣建成、投產、在建、待建、簽約項目,定期組織相關單位走訪企業、深入項目工地,開展“進百企、解難題”活動,現場解決存在困難和問題;積極牽頭組織相關單位和鄉鎮(開發區),先后召開全縣重大項目辦件調度會、全縣計劃開工項目辦件協調會、雙鳳開發區等地擬開工項目辦件協調會等,為全縣153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5月份45個計劃開工項目、雙鳳開發區等各地83個項目和承接產業轉移15個項目按期開工、加快建設、如期投產完善手續;94家企業存在問題得到及時解決或妥善處理,第10次縣委常委(擴大)會明確事項得到全面落實。二是全方位加強項目辦件管理和項目跟蹤服務,進一步梳理項目落地開工建設辦件流程,及時召開協調會,對涉及108家企業土地證辦理事宜,進行任務分解,明確縣直單位和鄉鎮(區)責任,并進行跟蹤督辦,強力推進項目進展。
(五)加強調度,提高為民為企服務質量。堅持每月對各鄉鎮(區)為民為企領辦代辦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通報,加強工作調度。針對1-2月份全縣鄉鎮(區)領辦、代辦率明顯下滑的趨勢,“中心”于3月26日及時召開了全縣為民為企全程工作調度會。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登記通報、不定期暗訪督查制度,實現了“工作常態化、調度常態化、督查常態化”“三個常態化”管理。調度會后,領辦代辦率得到較大提高,每月均在80%以上。
(六)強化管理,提升窗口服務能力。一是加強窗口人員學習教育。以開展創優爭先活動為契機,強化培訓機關及窗口人員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和窗口服務項目、辦事流程、審批要件等知識;進行業務測試,督促機關及窗口人員查找存在不足和問題,并切實加以整改,進一步落實了窗口人員咨詢答疑、辦件“一口清”、“一紙清”和“一次性告知”。4月下旬,舉辦“中心”窗口工作人員培訓班,培訓內容安排豐富、全面、層次高,針對性、實用性強,師資力量雄厚,形式新穎,窗口人員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強化了宗旨和服務意識。全面提高全體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嚴格執行窗口管理制度。堅持中心、分中心每天一名班子成員坐班負責制度,在窗口嚴格執行首問負責、三項制度、四條禁令等十項制度。強化窗口審批流程監管,實行窗口辦件當時登記、當日上報、不予辦理隨時報告和周調度制度,全面跟蹤窗口辦件;堅持執行月考核、季通報制度,開展流動紅旗、月服務之星等評選活動,充分調動窗口人員工作積極性。
(七)狠抓監管,促進環境優化。充分發揮投訴中心服務、測評、控管、查處、反饋等職能,狠抓環境監管。一是狠抓涉企活動控管。嚴格執行企業首錯不罰、“寧靜生產日”、重大處罰事項報告、備案,客商“持卡保護”等制度,嚴格審查審批涉企活動,嚴格落實涉企活動臺帳管理、實名登記、派單銷號、逆向反點調查和事后反饋制度,切實加大涉企活動源頭控管、過程監控力度。1-6月份,共核發涉企檢查許可證11件,辦理涉企處罰備案24件。二是狠抓投訴查處。堅持縣投訴受理中心走訪企業制度,定期開展走訪企業找投訴活動,做到有訴必查,查實必糾,突出重點查處事關企業落地、建設、發展的重大投訴,縱深推進經濟環境優化。1-6月份,共受理市政府門戶網站政民直通車網上投訴154件,受理來電來訪反映經濟環境投訴17件,全部辦結。
- 上一篇:政務服務中心工作安排3篇
- 下一篇:招管局先鋒工程實施方案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