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17 04:02:19

導語: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鄉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結

為建設好生態宜居的,打造“生態美鄉”鄉全面貫徹落實上級的決策部署,經過3年不斷的整治,鄉的人居環境有了根本性的扭轉。

1.發揮政府的主導力量。鄉黨委政府在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戰中發揮的是主導的作用,在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時,為了提高大家的認知,鄉政府組織部分鄉村干部到、、、等地考察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同時開展“頭腦風暴”,把考察的心得體會進行提升總結,以符合的實際,為下一步整治做好統籌安排。

一是保證人、財、物的投入。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中之重工作來抓,鄉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各站所、各村參與的協同攻堅機制。鄉政府每年投入60萬資金用于人居環境整治,鄉村干部參與環境整治200人次,全鄉9個行政村109個自然村和圩鎮共招聘100名保潔員和2名垃圾清運員,扶貧專崗共70多人,隨叫隨到。配置了1輛垃圾收集壓縮車和1輛轉運垃圾勾臂壓縮車,建成了一座垃圾壓縮中轉站,每戶配發了2個小垃圾桶,每個自然村配發了6至8個大垃圾桶用于農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理。

二是打造長效運行機制。形成長效管護機制,鄉政府共聘請了100多人的長效管護隊伍,讓村莊的垃圾清理、衛生保潔、公共設施管護等都有管護人員進行維護管理,實行定崗不定人的績效管理,落實了管護人員工資及時發放。完善督查評比機制,堅持領導巡查制和不定期督查機制,做村村排名、月月評比,排名前兩名的作典型發言,后兩名作表態發言,排名結果納入村級的綜合考評中,以此形成你追我趕的工作氛圍。

三是開展村莊清潔攻堅行動。拆除“老危舊”,對廢棄房、危舊房、土坯房、彩鋼棚進行拆除,通過不懈努力,鄉基本拆除了危舊土坯房和藍色彩鋼棚,并對菜園圍擋進行了整治。清理“臟亂差,”鄉村兩級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對溝渠、水塘、河道、淤泥、陳年垃圾、雜物雜草等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消滅黑臭水體,保持村莊清潔。改出“新形象”,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加強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七改三網”,改變村莊臟亂差的頑疾,提升村莊的“顏值”。開展農村“廁所革命”,鄉共拆除村莊旱廁159座,農戶改廁181座,啟動圩鎮水沖公廁建設,完成了旱廁的拆除和改造目標,全鄉無害化衛生水沖廁普及率達到90%以上,全部完成化糞池打孔1256個。

2.激發群眾的參與力量。各村通過村民代表大會制定了包含保持環境衛生的村規民約,倡導了文明生活的新風尚,激發了村民保護村莊環境的主人翁意識。鄉拿出10萬元開展了積分兌換模式,把保持衛生和家庭收益結合起來,提高了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主動性。通過村村通廣播、微信公眾號、發傳單、貼標語,把保持衛生清潔的理念烙印在農戶的腦海里,引導村民主動參與村莊環境管護。實行“門前三包”和紅黑榜評比制度,農戶對個人房前屋后具有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責任,通過紅黑榜評比,評出最清潔、清潔、不清潔等來讓農戶落實門前三包,讓農戶培養良好生活和衛生習慣,共建美好家園。

3.引進第三方的管理力量。引入了專業的保潔力量——環保對鄉村進行保潔管理,環保的保潔員每日對村莊的垃圾進行了清理,垃圾收集壓縮車全天候運行,每日循環輪村轉運,實現垃圾的日掃日清。鄉政府多管齊下支持并監督環保的工作,每月對環保公司進行監督考核并實現常態化,鄉村干部、村民發現有垃圾清掃不干凈的地方可以直接拍照上傳到公司的保潔隊伍里,可以實現垃圾的及時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