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9-27 03:28:00

導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依據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文件,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根據中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2、基本原則:針對性原則、全體性原則、個別差異原則、學生的主體性原則。

二、任務和主要內容

1、任務:幫助學生適應高中學習環境,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系的狀況,正確對待和異性伙伴的交往;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認識心理異常現象,其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點

1、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現實緊迫感,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質環境、人際環境、心理環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全校每期進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學校櫥窗每期舉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對畢業班學生加強心理輔導。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以班主任為核心,科任老師協作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每班每期開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題班會,出一期心理健康教育黑板報。教師應在班級中著力營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學科教學中要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強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管理,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機制。學校形成以校長室領導,學生科、教務科協同主管,以班主任和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為骨干,全體教師共同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重點建設班主任、兼、聘三支心理健康教育隊伍,聘請臨床心理專家對全體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和輔導。心理咨詢室定時向學生開放,通過一對一的溝通方式,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行嚴格的班級目標管理制度、隱患排查制度、心理疾患突出學生的跟蹤教育管理制度。同時,加強對高三畢業生、高一新生、特困生和外縣市學生、單親家庭學生等重點群體的情感關懷和心理疏導。

3、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方法。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納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實行學分制管理。開放心理閱覽室,讓學生通過自讀方式來達到自我調節,自我升華。把普及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學校利用廣播、電視、校報等媒體,廣泛普及心理衛生知識,舉辦現場心理咨詢、網上交流等自我教育活動。

4、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立體平臺。一是構筑心理咨詢平臺。心理咨詢要有詳細的情況記載,學生的成長檔案中要建立心理檔案。要歸納、總結學生中常見的心理障礙,并提出不同的治療辦法。二是豐富校園文化平臺。通過開展有益的群體活動和聘請專家進行講座、心理健康輔導,促進中學生形成樂觀向上、充滿自信的人生品格。

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關鍵。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培訓,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動和課題研究。

6、積極開通學校與家庭同步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學校通過家長學校指導家長轉變教子觀念,注重家長良好心理素質的養成,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營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