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07 05:29:00
導語:政府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9年是完成“***”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我委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緊緊圍繞市委黨代會提出的發展戰略格局,按照區委提出的目標任務,在認真總結20*年工作的基礎上,研究和開展各項重點工作。
(一)圍繞“五大商圈”,突出抓好服務業
按照市委第九次黨代會對首府中心城區“功能核心區”的定位,把商貿物流和現代服務業作為發展主業,調整和優化傳統商貿業,推進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形成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三產”發展格局,把沙區建設成為首府的中心商務區。要繼續鞏固老商圈的地位,著重培育以“北園春、西山”為中心的新商圈,逐步形成涵蓋全區、新老結合、功能互補、錯位競爭的“五大商圈”新格局。積極探索適應沙區發展的新機制,以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為目標,不斷拓展市場準入空間,鼓勵各種形式的資本參與市場公平競爭,不斷擴大市場規模,增加市場容量;不斷推動市場建設向高檔化、專業化、國際化、網絡化、數字化、連鎖化方向發展。不斷完善倉儲、貨運、外貿、信息、網絡等市場建設的相關產業平臺,優化市場布局,促進我區商貿物流和現代服務業的穩步發展。
(二)積極推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根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任務,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按照城郊型農業經濟的特點,合理調整種植結構,積極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充分利用沙區作為農副產品集散中心的優勢,大力發展糧油、蔬菜、水果、水產品的儲藏、保鮮和運輸業。針對我區倉房溝村3000畝生態林,要積極引導企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大力發展農家樂,生態觀光農業,帶動當地農民不斷增收,建設和諧社會主義新農村。
(三)因勢利導,鞏固沙區市場大區優勢
充分利用市場群優勢,鞏固全疆小商品批發集散中心和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加快市場資源整合,促進市場規模和效益的優化升級。針對我區市場建設重復、市場定位相似、產品經營雷同等導致的企業惡性競爭現象,我們要積極探索,按照“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運做”的原則,鼓勵原有市場通過上市、強強聯合、兼并等方式,擴大資本經營規模。協調南站商圈各大市場,通過建立利益聯盟,使這些市場在實現共同利益、達到雙贏的前提下,有序的劃行歸市、錯位經營,從而促使其在規模實力和質量效益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積極支持以北園春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龍頭的“西山商圈”的發展,鼓勵北園春集團形成全疆占主導地位的蔬菜瓜果集散中心,帶動西山地區房地產業及餐飲、娛樂業的快速發展,將西山地區打造成沙區又一經濟增長點。
(四)優化投資環境,認真做好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服務工作
根據可利用資源的特點和屬性,確立發展重點,合理引導資金的投向。加強對已簽約項目的跟蹤落實和服務,對重點項目實行領導掛鉤,跟蹤服務,提高項目履約率、開工率和投產率。落實好鼓勵外商投資的優惠政策,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擴大引進外資的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積極走訪各省、市駐烏辦事處和各類商會,充分發揮各類他們的橋梁和鈕帶的作用,引導國內外先進企業來我區投資興辦企業、開設辦事處,為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創造有利條件。落實招商引資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完善招商引資責任制和招商引資管理網絡,嚴格執行《沙區招商引資管理辦法(試行)》,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規劃性、針對性,充分挖掘現有招商引資項目庫的資源,形成不斷有項目在策劃,不斷有項目在實施,不斷有項目見實效的發展局面。
(五)深入挖潛,促進外貿經濟健康發展
隨著我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基數的增大,周邊消費人群消費份額的穩定,我區要想持續保持較高第三產業增速,就必須充分利用周邊國家經濟復蘇的趨勢,主動尋求更加廣泛的市場空間,利用好全市1000萬元外經貿發展扶持資金,積極引導我區外貿企業開拓周邊國家市場,著力打造西部外貿物流中心。要深入了解周邊國家經貿發展政策、產業結構特點、市場供求等方面的信息,為企業開拓周遍國家市場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指導服務。利用南站商圈形成發展外貿的共識,把南站商圈打造成全疆最大的外商聚集區,積極與鐵路系統接洽,把南站貨場打造成全疆最大陸路運輸一類口岸,為我區的商貿經濟大發展提供長遠的助力。
進一步深化項目前期工作。必須加大對項目實施計劃的調研,在督促項目單位抓緊完成年終計劃的同時,深入了解開工項目的建設情況和存在問題,充分做好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和監督檢查工作。要進一步落實工作責任制,各職能部門要積極配合,努力協調解決項目單位征遷難、融資難等問題。進一步幫助爭取國家和自治區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確保2009年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
(六)大力發展融合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
依托我區商貿優勢的特點,積極探索區域合作發展之路。要加大與其它區縣以及周邊104團、西山農場等地區的合作發展,真正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要繼續把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增強經濟活力、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要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動態的監測和分析,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產業政策、發展規劃、投資重點和市場需求等方面信息。建立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工作協調機制,形成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合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七)切實加強對價格欺詐行為的監管。大力推進經營者價格誠信建設。進一步推進價格監督網絡。深入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活動,形成覆蓋全社會的價格監督體系。
(八)進一步加大農產品檢測監管力度,促進居民安全消費。加快新建檢測點步伐,增強我區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積極開展例行監測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加強業務指導,力爭我區各檢測點建設有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