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為產權市場計劃

時間:2022-03-24 04:41:00

導語:委員為產權市場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委員為產權市場計劃

**進行中,代表委員們紛紛為產權市場建言獻策,主要觀點集中在:首先,為12萬億元國有資產建設完善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產權交易市場,仍然是代表委員們最為關心的話題。第二,在產權市場充分發揮其國資流轉職能的同時,更應有效利用全國信息共享的優勢,挖掘為廣大中小型企業融資提供渠道的功能。第三,增強知識產權意識,通過保護知識產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第四,鑒于圓明園“獸首”法國遭拍風波,利用并創新產權交易市場,豐富產權交易市場功能的同時嚴防國寶不再流失海外。

全國政協委員、神州數碼董事長郭為建議:成立產業銀行,以解決IT行業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郭為在提案中寫道,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是事實,作為IT公司的主要資產是人、知識產權,固定資產很少,所以更難獲得銀行的貸款。郭為建議解決IT行業中小企業融資難這一提案的原因是,神州數碼的經銷商網絡有數萬家,他們均屬于中小企業;且經過幾年的實踐,神州數碼已經找到了一條監控經銷商經營風險,進而降低銀行壞賬風險的方法。以產業與金融結合為出發點,建立基于行業的、由政府支持的商業化運營法人主體,創建產業銀行,打通社會資金流通渠道;實現核心企業與金融體系的戰略性合作,是解決IT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的另一個思路。無論搭建產業銀行平臺,還是采用銀企戰略合作方式,都必須在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三方達成共識。只有確立一個明確的責任主體,搭建一個新型的商業運行模式,找到一個有效的風險共擔機制,在金融監管體制取得突破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三方優勢,整合社會各方面資源,才能真正破解IT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全國政協委員謝衛說:融資問題是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長期面對的突出問題。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建議:一是鼓勵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大力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創新;二是鼓勵中小企業借助資本市場獲得融資;三是探索以“訂單擔保”“供應鏈擔保”等方式為主的全新授信模式,使處于大中型企業供應鏈條之上的中小企業有可能分享大中型企業的信用支持;四是引導各類信貸資金和風投資金以及理財產品投入中小企業;五是鼓勵民間資金進入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主要服務于地方中小企業的發展;六是對一些符合國民經濟發展方向,成長性較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進行扶植,可以嘗試提供政府補貼,或以政府信用提供擔保。

民建中央提交《關于積極扶持中小企業走出金融危機困境的提案》的建議指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主要來自生產成本升高、融資困難加劇、外貿出口受阻等三個方面。其中,我國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金融機構貸款比重只有10%左右,中小企業發達的廣東有95%以上的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對此,我國在制定應對金融危機的策略與措施中,應積極扶持中小企業走出困境。而“進一步完善產權交易市場相關政策,引導中小企業通過產權交易渠道以股權融資和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民間或海外資金”成為該項提案的解決措施之一。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厲無畏指出:大力發展創意產業,一是將發展創意產業列入國家創新計劃;二是盡快成立全國性創意產業協會,整合社會各界力量,協助政府推進創意產業的發展;三是制定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包括促進建立投融資與風險分擔的機制,重視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作,加強人才培養。

全國人大代表、中星微電子董事局主席鄧中翰將在**提交議案:分別為建議制定《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法》及《中國人民共和國技術創新法》。他認為,目前我國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方面的條例和法規缺乏系統性,在法律效力和立法層次上均處于較低水平,無法為集成電路行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基于這一現狀,建議盡快制訂《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法》,為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創新提供強有力法律保障。這一法律的制定,將極大鼓舞集成電路行業以自主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保持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另外,我國正致力于“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但是我們還沒有一整套與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性國家戰略相適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企業和政府在應對自主創新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時,也缺乏有效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基于這一現狀,建議盡快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創新法》,為技術創新體系的有效運行創造出必要而規范的環境條件,依法保障科技強國戰略的實施。這一法律的制定,對我國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增強國家綜合國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全國政協常委、江西省政協副主席陳清華提出:為如圓明園“獸首”這樣的國寶不再流失海外,應修改《文物法》,建立國家文物產權交易所,利用市場手段找到散落民間的文物。這樣不僅有利于保護文物,還將啟動除股市、房市以外的第三大投資市場:文物藝術品。這對拉動內需將產生深遠影響。

他建議,修改現行《文物法》限制文物交易的條款,同時頒布特赦令。只要按特赦令的要求,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進行產權登記的將作為主動獻寶處理,并進入國家指定的產權交易所進行市場定價后交易。成交后,獻寶者可以獲得成交價的50%獎勵。而對于拒不執行者,國家將加大處罰力度并保留追溯權。這樣一來,文物的產權還是歸屬國家,但卻通過市場的手段將文物的去向、歸屬弄得一清二楚。

點評

我國擁有國有企業近19萬戶,其中大型企業8000多戶,中小型企業18萬多戶,涉及需要調整的資產超過12萬億元。要實現重點行業控制力之外的國退民進與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市場化才是出路,在第一輪、第二輪乃至第三輪的國資改革過程中,看似簡單的公開、公正、公平六個大字卻預示著我國產權交易市場的任重而道遠。

20**年至今,產權市場創新頻頻,股權交易、林權交易、排污權交易、礦權交易、技術交易、農村產權交易等等,今天更有文物交易的奇思妙想。而所有這些創新,都依托于切合實際的需求和產權市場的能力范疇,研究市場需求,拓寬交易功能,推廣創新成果,事實證明通過產權交易可以解決許多疑難問題,**的提案反映了市場的需求,更證明了產權市場正積極展現其在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