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食品安全行動計劃
時間:2022-04-01 01:55:00
導語:企業食品安全行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目的
(1)提高現場食品衛生監督的裝備水準。
(2)提升食品衛生監督、檢驗隊伍的素質和執法能力。
(3)加強食品衛生監督信息網絡建設。
(4)提高食品衛生監測和檢驗能力。
2、內容
(1)更新現場監督執法技術手段。加快研制和裝備衛生監督現場快速監測設備,不斷改善衛生監督機構的交通、通信和執法取證的條件;以提升食品安全監督的執法能力。
(2)加強食品衛生監督信息網絡建設。建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基本信息、監管信息、監測信息、誠信信息、不良記錄信息等有關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庫,加強信息交換,提高食品安全的監督水平。
(3)加強實驗室能力建設。對國家、省、地、縣不同能級的實驗室進行設備更新,強化檢驗人員的培訓和質量控制,提高資源綜合利用能力。
(4)改進食品安全監督模式。
實施食品衛生量化監管制度,引進危險性管理的理念,探索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食品安全監督模式,提高衛生監督的效率和效益。
建立企業不良記錄檔案。對食品生產經營中違反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行為,將其納入不良記錄檔案,并在全國衛生執法網絡中予以通告;實施重點監督管理。對嚴重違法的食品生產經營的企業要向社會公示,充分調動消費者和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
(5)加強衛生監督隊伍建設。加快衛生監督人員
培訓和培養,規范衛生監督人員工作考核,完善執法責任制和執法責任追究制。
(6)提高處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制定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做好人力、設備、技術的儲備,隨時預防和應急處理重大食品污染、食物中毒及食品安全恐怖事件。
3、指標
(1)20*年地市級以上衛生監督機構達到食品安全現場快速監測設備的裝備要求;20*年縣級衛生監督機構達到設備裝備要求。
(2)20*年在地市級以上衛生監督機構建立食品衛生監督信息網絡;20*年在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建立食品衛生監督信息網絡。
(3)20*年建立省際不良記錄企業通告網絡。
(4)20*年對省級衛生監督機構的食品衛生監
督員進行業務知識輪訓一次;20*年對地市級食衛生監督員輪訓一次;20*年完成縣級食品衛生監督員的輪訓。
(5)20*年前具備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和地方食品安全監測檢驗實驗室。
四、保障措施
(一)將食品安全列為衛生事業優先發展的領域。衛生部要依法行使主管全國食品衛生的職責,加大監管力度,組織制定全國食品衛生監管人員、經費、裝備的標準,確定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優先地位。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將食品安全作為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列入工作計劃,加強領導,重點扶持。
(二)加快衛生監督體系和技術保障體系的建設。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衛生監督體系和技術保障體系的領導,嚴格按照衛生部確定的改革思路、原則和步驟實施,改革到位,充分發揮其在食品安全監管中的作用。
(三)認真做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部門協調。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在依法履行食品衛生監督職責時,要注意與相關部門的協調,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在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適應中國國情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四)充分發揮社會對食品安全的監管作用。
建立有效的機制,保證消費者和社會輿論監督渠道暢通;建立全國統一的消費者舉報投訴接受系統,設立全國統一的監督電話,營造一個企業自律、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的食品安全新秩序。充分發揮新聞機構的作用,運用新聞媒體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增大食品衛生法規的透明度,把食品安全置于全社會的監督之下。
(五)將保證食品安全列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工作內容。各地在開展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活動中,應當將保證食品安全作為重要的內容和目標,繼續抓好、抓實、抓出成效。
(六)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食品安全的監管能力。認真實施國家“食品安全關鍵技術”重大科技專項,學習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食品安全技術支撐體系。
(七)增進國際食品安全的合作和技術交流。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尤其要加強與WHO、FAO和CAC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食品標準的制定,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技術和管理水平。
- 上一篇:銀行企業開展貸款指導意見
- 下一篇:企業融資難問題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