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監管局加強藥品監管發展計劃
時間:2022-01-16 09:40:00
導語:食藥監管局加強藥品監管發展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和國家、省、市食品藥品監管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確定的“三三四四”工作思路,按照“三新”(新體制、新職能、新作為)要求,堅持“三個原則”(依法行政、科學監管、服務發展),突出“四項重點”(創新工作機制、抓好宣傳教育、強化日常監管、深化專項整治),實現“四個目標”(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促進食品醫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升隊伍素質、樹立良好形象)。以“雙強雙建”(強化團隊意識、強化隊伍素質,建立學習型機關、建立服務型機關)活動為契機,積極探索科學監管理念,全面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和水平,著力構建長效監管機制,建立健全監管責任體系,逐步完善安全監管網絡,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堅決防止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發生,確保食品藥品安全,促進全縣食品醫藥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健全機制,進一步完善藥械監管體系
1、落實責任體系建設機制。認真落實縣政府與鄉鎮(街道)簽訂《年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書》,層層分解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任務目標,明確各環節部門的食品藥品安全責任;進一步完善食品藥品安全考核評價工作機制,并對年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半年和年度考核評價。
2、完善藥械安全監管機制。明確藥械生產經營使用安全各環節、各部位的管理部門和責任人員,堵塞漏洞,消除盲區,實現無縫隙監管。進一步推進藥械生產企業實施質量受權人制度,強化藥械生產經營企業質量第一責任人意識,督促企業完善質量追溯體系,嚴格執行產品召回制度。
3、創建藥械安全風險預警機制。制定藥械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全面啟動安全風險監測工作。確定重點風險監測企業、品種和監測項目,建立藥械安全監測隊伍,提高風險監測、風險預警水平,對藥械企業進行風險因素評估,實行安全風險分級管理。
4、完善應急處置工作機制。進一步修訂、完善食品藥品安全事故應急機制和應急預案。嚴格信息報告制度,暢通信息報告渠道,確保食品藥品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快速的處置。
5、健全藥械安全社會監督機制。完善藥械安全社會監督網、信息網,提高縣鄉村三級基層監管網、信息網效能;充分發揮群眾舉報投訴網絡的作用,完善投訴舉報處理機制,加大舉報獎勵力度;充分發揮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等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形成藥械安全的社會監督合力。
6、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全程監管、責任明確、全程負責的藥械安全責任體系,建立完善責任追究具體辦法,對失職瀆職、造成藥械安全事故的嚴格責任追究,對違法生產、經營和使用藥械的行為依法從重處理。
二、科學監管,保障藥品安全
7、開展藥械安全綜合治理。認真貫徹落實縣政府關于《縣縣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縣集中開展藥械安全專項整治,并與日常監管及其他專項工作相結合。對國家、省質量公告和外省市反饋的“問題”藥械進行現場核查,確?!皢栴}”藥械檢查到位、處置到位,切實解決影響藥械安全的深層次問題,確保用藥安全。
8、做好藥品生產經營環節管理。強化企業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的意識,探索建立完善藥品生產質量授權人與駐廠監督員相結合的監管機制。充分發揮駐廠監督員作用,加大基本藥物生產企業實施GMP、GSP檢查力度,抓好藥品分類管理,做好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換(發)證、GSP認證工作,要以換發證為契機,逐步推行藥品經營的資源整合、兼并重組、優勝劣汰,提升監管水平,促進藥品經營企業整體水平的提高,確保藥品質量。
9、強化藥品使用環節的監管。結合“三個創建”活動,繼續做好《省藥品使用條例》及《省藥品使用質量管理規范》的宣傳、貫徹和落實工作,開展對使用單位藥品質量規范化管理工作。
10、加強特殊藥品的監管。進一步完善監管責任制。定期組織特殊藥品現場檢查,加強對麻黃堿原料及其復方制劑的監督檢查,嚴防流弊。
11、加強醫療器械生產經營及使用環節的管理。對一次性使用輸液器、麻醉穿刺包、橡膠避孕套、血管內支架、宮內節育器等重點品種開展專項檢查;繼續開展醫療器械質量管理規范化創建活動。
12、建立信用監管模式,加強企業信用考評獎懲管理。建立健全藥械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信用考評制度,對藥械生產、經營和使用各環節結合行政執法、行業自律、社會參與、輿論監督,開展藥品安全風險因素、不良行為積分登記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建立基于藥械監管職能、服務經濟發展的信用監管模式。加強企業信用考評獎懲管理,在全縣藥械生產經營和使用單位中倡樹守法誠信和質量安全新風尚。
13、做好藥品抽驗快檢工作。發揮技術支撐作用,依托快檢,加強對農村藥品經營、使用單位的監督抽驗,提高靶向性,完成全年的抽驗任務。
14、進一步提高藥品和醫療器械不良反應(事件)病例報告的數量和質量。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ADR上報例數,其中新的嚴重的病例報告要達到15%以上。加強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報告數量和質量要有較大的提高。
15、推進“三網”建設工作。完善藥械安全協管員、信息員的管理制度,制定激勵機制,加強培訓和指導,提高協管技能,使之充分發揮協管、信息報告職能,認真履行藥械安全協管職責。促進監管工作關口前移,形成監管合力。
16、強化教育培訓,擴大輿論宣傳。強化藥械監管法律政策和提升執法能力的教育培訓,著力提升監管人員法制觀念、業務水平和行政能力。加強藥械從業人員法律法規和藥械專業技術知識的培訓教育,有效提升藥械從業人員的法制意識和專業服務水平。加強新聞宣傳和政務信息公開,廣泛宣傳食品藥械監管工作,引導人民群眾安全、健康、科學消費,形成黨委政府關心、監管相對人配合、全社會支持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履行新職能,切實抓好餐飲服務、保健品、化妝品的監管
17、做好食品監管職能交接。與編辦、衛生部門溝通協商,搞好職能、編制和人員交接。與人事、財政等部門溝通,加快建立與監管職能相適應的隊伍管理、經費保障等工作機制,確保執法力度不受影響。
18、深入開展餐飲服務、保健品、化妝品監管現狀調研。組織開展餐飲服務、保健品、化妝品監管情況摸底調查,深入分析監管形勢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之策,作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重要依據。
19、加強監管基礎建設,加快提升監管能力。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要求,建立健全各項監管制度。加強餐飲服務、保健食品和化妝品技術支撐體系和風險控制體系建設,制訂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建立統一指揮、反應靈敏、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強化《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熟練掌握餐飲服務規范及保健食品、化妝品管理規定,確保履行食品監管新職能。
20、深入開展餐飲服務、保健食品和化妝品安全整治。嚴格落實《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把學校、幼兒園、企業和建筑工地食堂等作為監管重點,把食物中毒風險較高的熟食鹵味、冷菜等作為重點品種,嚴把餐飲服務食品進貨、儲存、加工控制關,指導和督促餐飲企業加強質量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全面開展保健食品許可證和批準文號換發工作,開展保健食品違法添加藥物專項檢查和保健食品阿膠的清理整頓,重點查處在輔助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三類保健食品中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開展化妝品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超市、商店、化妝品專賣店等經營企業。
21、加強群體性餐飲安全監管。認真做好各類重大活動和重大節慶期間餐飲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特別是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農家樂旅游點的餐飲監管,防止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四、強化服務意識,支持醫藥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22、為重點醫藥技改項目提供便利服務。對重點醫藥技改項目實行動態管理,開設綠色通道。積極支持企業新產品開發,推進產品結構調整,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23、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進行積極幫扶。通過政策引導、教育培訓、示范帶動、蹲點幫扶等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技術和質量問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五、加強機關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監管隊伍
24、加強組織建設。適應食品藥品監管體制的新變化,統一思想,對今年的監管工作進行正確定位,完成監管隊伍建設的新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監管能力。
25、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目標管理體制,切實解決“目標不明、壓力不足”的問題,進一步細化任務、強化責任意識;建立健全考核獎懲機制,切實解決“干好干孬一個樣”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健全檢查督導機制,切實解決“重部署、輕督查”的現象,進一步將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建立健全責任追究機制,切實解決“責任不清,效率不高”的問題,進一步優化監管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學習培訓機制,切實解決“不會干、干不好”的問題,進一步充實專業知識、提升隊伍素質。
26、加強廉政建設。認真學習、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切實落實“一崗雙責”,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加強廉政工作,提高全局干部職工防腐能力。
27、加強作風建設。一方面要在嚴格執法中體現熱情服務。增強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規范執法行為,嚴格依法辦事。要帶著強烈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去做好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堅決杜絕冷、硬、橫、推、拖的不良作風。另一方面要在熱情服務中強化嚴格執法。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負責,服務人民的原則,努力提高服務質量;按照“十個不準”嚴格要求,堅持標準,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依法辦事,自覺接受監督,維護法律權威,樹立良好服務形象。
- 上一篇:全縣黨建工作大會領導發言材料
- 下一篇:縣長在民生工程工作大會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