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管理工作改進計劃
時間:2022-03-06 12:23:00
導語:人才管理工作改進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年全縣人才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全省、全市、全縣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認真貫徹黨管人才原則,以繼續推進“三大人才工程”為重點,著力抓好“五類人才”隊伍建設,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圍繞這一總體要求,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切實加強對人才工作的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
(一)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切實加強和改進對人才工作的組織領導,真正把實施人才強縣戰略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把人才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在制定發展目標時要明確人才發展,在部署重點任務時要考慮人才保證,在落實工作舉措時要確保人才到位,建立黨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統籌規劃、協調發展的運行機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
(二)加強宏觀指導。研究提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委《年—2020年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綱要》的具體意見,規劃好我縣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工作調研力度,建立和完善各類人才信息庫,為縣委對人才工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全縣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建設正在籌備中;積極探索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和激勵機制,對各成員單位抓人才工作的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年度考核;按季度對人才工作各項任務落實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實行人才工作督查通報制,確保人才工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三)加強人才工作隊伍和信息庫建設。加強人才工作者隊伍建設,籌備召開全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和人才工作聯絡員會議,對全縣人才工作聯絡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人才工作者的創新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執行能力;認真做好人才資源統計和分析工作,各鄉鎮年底前要向縣人才辦提供本鄉鎮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名冊和統計報表??h直各部門要向縣人才辦提供本單位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社會工作人才名冊和統計報表,縣經貿局增報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名冊及統計報表。名冊和統計報表由縣人才辦統一制定下發。
(四)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宣傳文化系統要不斷提高認識,制定宣傳計劃,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宣傳我縣人才工作中出現的新典型、新經驗、新做法,不斷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努力營造出全社會“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
二、突出重點,繼續推進“三大人才工程”建設
(一)繼續推進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
1、黨政人才。圍繞提素質、增能力,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目標,以學習貫徹十七大精神為重點,在更新培訓內容,創新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上下功夫,認真落實好新一輪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重點辦好年全縣鄉科級正職培訓班、鄉科級副職培訓班、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非黨干部培訓班、后備干部培訓班;強化實踐鍛煉,繼續選派縣直部門新任副科級領導干部到信訪部門鍛煉,繼續選派領導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掛職鍛煉;認真落實《關于做好“十一五”期間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和黨外干部工作的意見》(龍辦發〔〕70號),建立組織、統戰、民宗、婦聯聯席會議制度,召開全縣年輕干部、少數民族干部、婦女干部、黨外干部座談會,加強“四種干部”的教育、培養,重點做好市委選派的3名少數民族干部、黨外干部的培養鍛煉及鄉鎮長(局長)助理配備工作,定向考錄我縣特少民族公務員2名;繼續抓好在職學歷提升和繼續教育工作,進一步提高我縣廣大干部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培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新所需人才。
2、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推行以競聘管理崗位為基本內容的用人機制,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推進在職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提高專業技術人員隊伍素質;大力實施遠程教育培訓,開展多形式的網絡培訓班,把專業技術人才在職學習和在線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采取菜單式培訓,“缺什么補什么”,切實做好教育、衛生、文化藝術人才的考核推薦工作,選派有中高級職稱醫療衛生人才及英語骨干教師到外地學習;實施萬名醫師下農村工程和縣級醫師支援農村計劃,加強對中、小學特級教師、骨干教師選拔推薦工作的指導。
3、企業經營管理人才。以市場為導向,以組織推薦和引入市場機制公開向社會招聘相結合,抓好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的培養、教育和管理,進一步規范企業選任和教育培訓機制,促進企業管理人才健康發展;繼續做好“銀河工程”和“藍色證書”培訓工作積極組織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到經濟發達地區進行專業對口學習;積極做好對青年學生、下崗失業人員的SIYB創業培訓(SIYB是國際勞工組織為幫助微小企業發展,促進就業而專門研究開發的培訓小企業家的系列課程)。
(二)繼續推進“邊疆民族地區人才振興工程”。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不斷為民族地區人才隊伍注入活力,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力度;切實加強邊疆民族地區的中、小學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學校建設,認真落實好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等措施,不斷提高邊境地區、少數民族鄉鎮中學入學鞏固率;充分利用中、小學遠程教育網絡,開展好中小學教師的綜合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農業、水利、林業、畜牧等相關部門的科技人員進駐村社開展科技入戶工程;組織實施好大學生“三支一扶”招募計劃;繼續做好選派機關工作人員擔任“新農村指導員”的鍛煉培養工作。
(三)繼續推進人才引進工程。堅持突出重點、按需引進的原則,做好優秀大學畢業生的引進工作;堅持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相結合,引進人才與引進資金、項目相結合,在重點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引進柔性人才,特別是結合抓好市級“百項”重大項目建設和40項重大項目中涉及我縣的18項重點項目建設,大力引進高層次、高技能的復合管理型人才;加快和完善人才市場運作體系,健全了各項就業政策、措施和制度,建立了人才供求信息和人才數據庫,全力做好大中專生畢業和未就業畢業生的就業推薦工作。
三、以提升素質為著力點,著力抓好“五類人才”隊伍建設
(一)抓好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意見》(中辦發〔〕24號)精神,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以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為目標,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加大農村實用人才統計、分析的工作力度,進一步了解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現狀,為下一步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以農村致富技術函授大學(農函大)、“綠色證書培訓工程”為主要載體,緊密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合理設置培訓專業,重點培養造就一批種植、養殖和加工能手;以農村產業合作社、產業協會為依托,不斷強化對協會理事長、農業專業大戶的集中培訓和引導支持,重點培養造就一批農產品經紀人,不斷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產品的競爭力,促進農民穩定增收;以實施“陽光工程”為抓手,充分整合各種培訓資源,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的訂單培訓,按照用人單位的需求,合理安排培訓內容,加大對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培養一批農村技能型人才;大力實施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積極開展科技示范基地、優質農產品示范園及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引導農民自覺學習運用實用技術,提高生產技能;配合“黨員致富先鋒”行動計劃,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加大對農村黨員實用技術的培訓和政策扶持,切實把黨員培養成“土專家、田秀才”,不斷增強農村黨員的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致富能力;加強鄉村農技人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建設;認真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秋季完成年27人的招生任務。按中央、省、市委統一部署和要求,認真做好選聘19名優秀大學生到農村任“村官”工作。
(二)抓好中小學師資人才隊伍建設。圍繞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組織實施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教師特崗招聘計劃,從高校應屆畢業生中招聘教師充實到農村中小學;建立和完善城鎮中小校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制度,積極推行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認真落實《保山市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實施意見》,重點完成中小學骨干教師培養教育、中小學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教育、中小學教師學歷教育、中小學教育技術能力培訓等六個方面的培訓,切實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完善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制度,選派3名英語骨干教師到上海外國語大學學習;建立和完善城鎮中小學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制度,積極推進校際間的合作交流。
(三)抓好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堅持“請進來”與“送出去”相結合,一方面邀請省、市的著名醫學專家、學者,親臨我縣做臨床指導和理論講座,提高我縣醫療衛生人才隊伍的醫學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選派一批優秀的醫務工作者到外地學習先進的醫學技術;結合實際積極爭取國家衛生部支援西部人才培養計劃,培養我縣緊缺的醫療衛生人才;認真制定年衛生系統人才需求計劃和系統內調配計劃,有計劃、有目的的引進人才,合理調配人才,提升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優化醫療衛生人才結構;加強醫務人員繼續醫學教育工作;舉辦婦幼專干、鄉村醫生等各類培訓班;加強對全縣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考試、推薦上報副高級資格評審工作;進一步落實好縣級衛生單位對口支援農村衛生工作,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稱前到基層服務一年的規定;對衛生監督人員進行法律法規培訓。
(四)抓好職業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研究制定我縣《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以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等項目培訓為抓手,以職業中學為培訓主陣地,大力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的職業技能型人才隊伍;加快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師資隊伍建設,重點做好縣職業中學建設工作;繼續做好機關事業單位的技師考評工作。
(五)抓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以民政系統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為重點。積極開展崗位專業培訓;認真貫徹落實人事部、民政部關于《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和《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積極推行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對分布在司法、社區、殘聯、婦聯、工會等領域的社會工作者狀況開展調研。
四、進一步加大人才工作機制創新力度,不斷優化人才成長、創業環境
(一)建立健全人才考核評價機制。研究制定《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意見》和《縣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暫行辦法》,對各鄉鎮和各成員單位抓人才工作的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年終考核;按照《省人才資源開發促進條例》對公務員、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村實用人才提出的評價標準,積極研究探索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辦法。
(二)健全和完善人才流動機制。積極推進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重點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人才市場信息化、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專業技能培訓等人才公共服務工作。加強人才市場法制建設,規范人才市場管理,加大執法力度,確保人才服務行業的有序發展。健全和完善師資人才競爭激勵機制、教師聘任制,使教師流動進一步合理,師資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進一步加強對各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指導和管理。幫助好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合作社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使工作有序開展,加大對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和合作社會員的科技培訓力度,不斷提高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充分發揮協會和合作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支撐作用。
(四)加強人才工作者隊伍建設?;I備召開全縣人才工作聯絡員會議,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對各鄉鎮和各成員單位聯絡員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人才工作隊伍的業務素質。
- 上一篇:統戰部黨外干部選拔意見
- 下一篇:公共文化發展工作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