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局工作總結與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25 11:35:47

導語:市政局工作總結與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局工作總結與工作要點

2011年總結

2011年,我市市政管理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全系統干部職工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凝心聚力,拼搏奮進,實現了市政管理事業科學發展的新跨越,先后被授予“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市城市防汛工作先進單位”、“市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一年來,市政管理局的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惠民生,推動全市公用事業快速發展。

公用事業發展總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尺度,09年,我市在城市居民集中供熱、管道燃氣、集中供水和市政設施養護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發展。一是在居民集中供熱方面。全市新鋪設供熱管線6980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68萬平方米,總面積達到604.8萬平方米,城鎮居民集中供熱普及率達到96%,比去年同期增長10.8個百分點,并在金嵐小區5萬平米的地源熱泵技術供暖上取得試點成功。二是在城市居民管輸燃氣方面。新鋪設供氣管線12公里,總管網達到279.7公里,日供氣量達到3.2萬方,新增管輸燃氣用戶8093戶,用戶總量達到39934戶,管道燃氣普及率達到74.1%,比去年同期增長10.6個百分點。三是在城區供水方面。全年完成供水1600余萬方,新建、改造城區供水管網9.4公里,完成龍泉供水公司擴建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達到10萬多方,覆蓋整個城區及9處鄉鎮(街道),服務人口55萬。為老食品公司家屬院、金都小區等老舊小區解決吃水問題,并作為試點對該小區實行一樓一表改造。四是在城區污水處理方面。全年城區完成污水處理4776.16萬噸,銀河、舜河兩污水廠設備運轉率100%,城市污水處理率100%;征收污水處理費597萬元,查處非法排水戶50多家,既保證了污水處理廠的運行,又減少了財政資金的負擔;全年共收到排水許申請214戶,發放排水許可證書136個。五是在市政設施養護方面。對110多個城鄉結合部平交路口進行了硬化改造;修補城區路面、人行道6萬多平方米,更換各類檢查井蓋1700多套,維修路緣石2200多米;完成投資500多萬元,對老母廟巷進行了瀝青罩面維修;對市區和平街等三處積水點進行了治理,解決了多年來來懸而未決的汛期城區路面積水問題;對市區“四橋一路”進行了亮化,對濰徐東路濰河大橋進行了維修。全市公用事業發展創歷史最好水平,在7月份市政府組織的各項公用事業考核中,我市均名列各縣市區榜首。

二、促發展,助力城鄉一體化建設快速推進。

從去年以來,農村社區化建設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社區化建設的前提是統籌城鄉發展,讓農民享受與市民均等的社會公用事業服務。為此,從去年年底開始,我們一是為市委、市政府當好參謀助手。聘請市市政工程設計院對全市城鄉燃氣、供熱、給水、排水及中水回用進行專項規劃,并將四個城市副中心納入城區“三供一排”總體規劃,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主動與街道、鄉鎮實施服務對接,主動上門與鄉鎮(街道)共商加快城鄉基礎設施統籌發展之路。二是抓好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系統建設。09年,我們對城區銀河、舜河兩大污水處理廠進行了二期擴建,日處理能力提升至18.6萬噸,目前已全部竣工投入運營;在密州、龍都、皇華、賈悅、枳溝五處鄉鎮(街道)鋪設輸污管線,將工業和生活污水全部輸入城區兩大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在舜王、辛興、昌城、相州、林家村等五處具備獨立建設污水處理廠建設條件的鄉鎮(街道),建設第一批鄉鎮污水處理廠,目前辛興已全部竣工,其它四處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到今年上半年,在建的污水處理工程將能全部投入使用,全市污水日處理能力將達到24.8萬噸,可滿足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市工業發展需要。三是抓好城區改造項目和“三供一排”配套工作。濰河城區段截污、供水管線于6月底按期竣工。協調康源供水公司、新奧燃氣公司、金安熱電公司完成了繁榮西路、北關路等道路管線的拆遷配套任務。協調康源供水公司、新奧燃氣公司實施了對新一中的供水、管輸燃氣配套建設。協調恒陽熱電公司對北環路以北區域實施供熱配套。同時,新鋪設鄉鎮(街道)供熱管網20多公里,發展農村管道燃氣用戶700多戶,改寫了我市一直以來農村管道燃氣零的歷史。

三、保平安,狠抓公用事業安全監管不放手。

公用事業要發展,安全先行。一年來,我們始終把公用事業的安全監管擺在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狠抓不懈。一是加大執法力度。對非法倒賣液化氣行為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先后查處非法倒賣液化石油氣行為28起,沒收超期報廢鋼瓶54只,查封液化氣站5家,有效地維護了燃氣市場正常秩序。對排查出的16處管線占壓,全部進行了強制拆除或改造。三是加大監管力度。在對污水廠出水口安裝流量計、安裝在線檢測儀的基礎上,從源頭抓起,對大的排水企業規范排污口,安裝在線流量計,確保準確計量,安全排放。并配合城區防汛清淤,加大了對向排污口、落水箅子亂倒垃圾行為的查處力度,共查處亂倒垃圾行為20多人次。對燃氣、供熱管線設置地上明顯警示標志,并加裝防護欄,避免了人為破壞和施工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四是強化宣傳教育。會同新奧燃氣公司開展了一次大規模的燃氣安全知識宣傳活動,發放燃氣知識及安全使用常識等明白紙5萬余張,發放《安全用氣須知》3萬余冊,對6萬多戶管道燃氣用戶進行了入戶安檢,并通過電視臺連續15天不間斷播放警示信息,提醒廣大市民注意冬季天然氣使用安全。

四、煉隊伍,不斷提高機關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

一年來,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體活動,不斷提高廣大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一是加強政治理論修養。從年初開始,我們按照市委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局機關和局屬事業單位中扎扎實實地開展了這項活動。通過深入學習、查擺問題、落實整改,全面提高了干部職工的責任意識、奉獻意識、創新意識和團隊意識,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二是提高專業知識水平。開展“學習型機關”建設活動,通過領導班子帶頭、鼓勵機關干部參加專業技術考試等方式,引導廣大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工作積極開展業務知識學習。三是強化思想言論交流。開設“周一講堂”,搭建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交流平臺,人人都可以談理想、講心得、說體會,甚至聊家常,營造平等和諧的思想交流氛圍。

2012年打算

2010年總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以“優化結構、完善功能、提升品質”為主題,更加突出區域統籌、城鄉統籌,加快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更加突出改善與保障民生,加快環境治理與節能減排,更加突出優化監管,加快長效管理機制健全,更加突出彰顯特色與文明,加快行業整體服務的提升,更加突出改革與創新精神,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與隊伍建設,為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標作出市政管理行業應有的貢獻。

在工作上,實現“四個突破”:

一是要在城鄉基礎設施統籌建設上實現突破。到明年,全市城鄉污水處理系統要在9月底前全部投入使用;7月底前完成青墩水廠至鳳凰路、至皇華鎮,辛興至百尺河鎮23.8公里供水主管線的鋪設;9月份完成至密州、昌城23.5公里輸氣主管線的鋪設,并完成全年新增鄉鎮管道燃氣用戶1200戶的任務目標;10月底前完成皇華、枳溝、林家村地源熱泵集中供暖項目,并完成全年新增鄉鎮集中供熱面積20萬平方米的任務目標;7月底前完成興華路大橋維修改造和興華路、東關大街等主次干道80多個平交路口的硬化改造;完成西關大街、興華路等10條道路的罩面維修和破損人行道的修補。

二是要在節能減排和技術創新上實現突破。天然氣長輸管線要在10月份建成并投入運營;在下一個供暖期前整合城區小型換熱站,建設大型換熱機組;大力實施供熱分戶計量和供水“一樓一表”改造,努力推廣應用循環水和地源熱泵等供暖新方式;10月底前完成金安熱電3臺12MW和1臺6MW抽凝發電機組的改造和12公里循環水供熱管道的鋪設,完成恒陽熱電2臺12MW抽凝發電機組的改造和5公里循環水供熱管道的鋪設;完成濰徐路、和平街等6公里老化供水管道的改造。

三是要在地下管網綜合治理上實現突破。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在2月底完成地下管網工作流程和工作規范的制定,3月份聯系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等相關單位,對現存管網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并著手繪制綜合管網圖。加強對市政管網新建、遷移、改造施工情況的協調監管,完工后,及時對建設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和存檔,在做好樓宇項目配套建設服務的同時,為下步建設地下管線數字化管線監控系統奠定基礎。

四是要在安全生產工作的考核治理上實現突破。3月底前制定完成市政系統安全生產考核細則,并把安全生產考核作為所有行政許可審批的首要內容,凡是有考核不合格或整改不合格的,要暫扣或收回經營許可證。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長效機制,實現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對已經建立的供水、排水、燃氣、供熱應急隊伍,每年至少開展兩次演習,確保關鍵時候拉的出、頂的住。

在措施上,強化“四項管理”:

一是強化市政設施監管。進一步加強井蓋權屬責任制,建立、健全和落實巡查養護制度,實行分片包干,定崗定責,做到及時發現、及時解決井蓋損壞、丟失問題,以免造成偷盜市政井蓋所形成的“馬路陷阱”,引發傷人、毀物事件。加強城區破損道路維護和城區防汛工作,在實現路平、燈亮、整潔、美化的效果的同時,加快雨污分流管線的改造,不斷完善城市排水系統的建設。

二是強化燃氣、供熱市場監管。要加大對無證經營、無證施工、無證安裝維修燃氣和供熱器具行為的查處力度,要把供熱、燃氣器具安裝特別是天然氣、供熱管道施工納入監管范圍,從開工審批到施工質量進行全程監管,對不符合規定擅自開工、安裝燃氣的責令停工并限期整改,確保燃氣供熱各個環節不出問題,維護市政公用事業正常運營秩序。

三是強化供排水水質監管。在充分發揮城市水質檢測站作用,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大對供水、企業排放污水和處理后污水水質檢測力度,確保飲用水安全和處理后污水達標排放的同時,通過強化培訓、技術比武等活動,不斷增強化驗人員技術水平,充分利用好現有儀器設備,使化驗結果更加準確,使監管工作更具說服力。

四是強化工程質量監管。明確監管工作標準,提高監督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深化監管內容,加強動態監管,全面開展市政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大力培育精品工程。加強工地硬件達標考核,加大行政處罰力度,確保文明施工。建立企業信用制度,把工程質量、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市場行為等業績,與企業資質、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和市場準入管理緊密結合起來,從源頭上落實企業責任,提高企業自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