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辦體育事業發展規劃
時間:2022-06-18 03:40:00
導語:區委辦體育事業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現代化商務中心區的發展目標,堅持體育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方針,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文化需求為出發點,以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為根本目標,實現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進一步推動我區體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建設體育強區做出積極貢獻。
二、目標和任務
(一)群眾體育到年的發展目標是:抓好群眾身邊的組織建設、活動開展、場地建設,進一步增強居民體育健身意識,身體素質進一步提高,使體育健身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
1、健全基層全民健身體育組織網絡。全區街道體育組織建設達到100%,社區、行政村體育組織建設達到80%以上并普遍建有全民健身活動站點。進一步完善、規范各單項體育協會、俱樂部以及社會力量興辦體育事業的管理。基層體育組織自主開展經常性和制度化的體育健身活動。
2、增加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數。每周參加3次以上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數比例達到40%以上,每周參加1次以上體育健身活動的人數比例達到50%以上。
3、增加基層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全區各類體育設施達到400個以上,人均體育設施面積達到1.4平方米以上。全部街道建有公共體育健身設施,50%的社區、行政村建有活動場(活動室)。公園、綠地、廣場逐步增加公共體育健身設施。
4、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加大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爭取到“十二五”末全區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達到700人以上,確保每1000人擁有二名社會體育指導員。
5、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1)認真開展好全區日常群眾體育賽事和單項協會的各項賽事。
(2)認真籌備組織舉辦三年一屆的全民運動會。
(3)認真組織舉辦每年“全民健身日和全民健身周”的各項健身活動。
(4)街道、社區、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每年舉行一次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賽事。
(二)競技體育的發展目標是:瞄準奧運爭光目標,加強體教結合,在市、省運會等重要賽事中取得好成績,為爭光。進一步提高我區競技體育總體實力和競技水平,居全市中等水平。
1、以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體育傳統項目學校、民辦體育俱樂部為重點,合理布局游泳、籃球、手球、足球、跆拳道、擊劍、網球、羽毛球、田徑等訓練項目,逐步形成體育人才培養網絡。
2、向市、省級輸送運動員50人以上。
3、努力提高競技體育水平,爭取在市十八屆運動會上金牌、總分位列全市中游水平。
4、加強體教結合,發揮各自優勢,完善體育后備人才培養體系,爭取“十二五”末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達到2個、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達到5個、市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達到10個。
(三)體育場館、設施的發展目標是:加強體育場地、設施建設,不斷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爭取“十二五”末建設或改建一處區屬體育場館,填補建區以來無區屬體育場館的空白。
1、加強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建設。在已建39個項目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再建項目16個,爭取村村都有體育健身工程。
2、根據目前區現狀和我區體育工作實際,在大型體育場館無法建設的情況下,可先行建設一處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館),占地面積不少于5000平方米(包括籃球、排球、手球,并帶3000人看臺)。
(四)體育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加強體育產業管理,大力拓展體育市場,增強體育事業發展的活力。
1、加強對體育彩票的宣傳工作,合理布局,力爭體育彩票銷售額逐年遞增。
2、加強對體育培訓業、體育用品行業的管理,促進其健康發展。
3、加強體育競賽表演、體育旅游業等市場培育,大力拓展市場空間。
三、工作措施
1、加大體育宣傳力度。大力宣傳《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提高全民健身意識。
2、發揮體育優勢。采取政府、體育部門、協會主辦以及聯辦、協辦,企業冠名、贊助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各類體育賽事,利用體育競賽促進體育活動的開展,推進社會和諧,推動經濟發展。
3、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籌措體育經費,加快場館建設步伐,大力培養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
- 上一篇:高速路改性瀝青砼面層作業技術
- 下一篇:全區生態建設安排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