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政務管理工作計劃

時間:2022-02-05 01:45:00

導語:新區政務管理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區政務管理工作計劃

新區政務公開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年全市政務公開工作要點的通知》渝辦發〔〕59號)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和市委、市政府以及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工作要求,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努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全面實施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強化監督檢查,加快政務公開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

一、充分認識政務公開工作的重要意義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推行政務公開。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舉措;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行政管理體制的重要內容。對于處在全市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新區,政務公開工作理應走在全市前列。因此,全區上下要充分認識政務公開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加強組織領導,統籌規劃,周密部署,狠抓工作落實,把推進政務公開工作作為一項重要職責,與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相結合,把政務公開的各項要求融入到業務流程中,形成分工負責、整體推行的工作局面,持續改善新區的投資服務軟環境。

二、重點做好“五個建設等方面的政務公開工作

緊緊圍繞“五個建設、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改善民生等重點工作,要按照黨工委、管委會的要求。持續加強對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擴大開放、自主創新、節能環保、政府性投資項目等有關情況的政務公開,為黨工委、管委會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提供有力保證。

三、積極推進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公開

按照黨工委、管委會的統一部署,要認真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在工程建設領域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切實把公開透明原則貫穿于工程建設項目規劃、審批、核準、實施、監管以及資金管理使用全過程。建立健全項目信息公開目錄,制定相關標準和程序,健全和完善考核評估和監督機制,著重解決好建設信息不透明、公開不規范等突出問題。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及時主動提供相關資料,通過新區內外網站等渠道,主動公開項目資金種類、數量和使用情況,發揮社會監督作用,嚴防個人決定大額度資金使用和重大項目安排。

四、大力推進決策公開

建立健全黨工委、管委會議事決策規章制度,根據新形勢需要。進一步推進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制度,逐步推進決策過程公開。要拓寬群眾參與渠道,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實行預公開制度,廣泛聽取意見,并向社會公布意見采納情況。要落實和規范聽證制度,堅決防止聽證過程中的形式主義。

五、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

嚴格設定自由裁量權行使程序,繼續推進對行政項目自由裁量權的規范。壓縮自由裁量空間,對裁量幅度分檔設置,細化標準,向社會公開,并加強對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要積極開展調研,研究制定規范行政自由裁量權的操作辦法。

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進一步規范和減少行政審批事項。要集中開展一次清理,推進行政審批相對集中改革。建立新區行政審批項目庫。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要規范審批程序、方式,明確各個審批環節的標準、條件、時限和相應的責任,及時通過新區網站向社會公布。要以行政服務中心機構更名整合為契機,切實推行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工作。要認真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有效防止亂收費行為。

七、加大主動公開力度

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擴大主動公開信息量,堅持把主動公開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主渠道。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建立社會熱點跟蹤機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高群眾滿意度。建立虛假或不完整信息清理制度,確保信息的時效性、準確性。各部門、各單位要適時將機構職能類、政策文件類、行政決策和執法類、工作動態類、社會服務類等信息在新區對外門戶網站上主動公開。按照市政府辦公廳要求,今年要對政府信息公開專網予以優化改版,方便群眾了解公開信息。

八、妥善處理依申請公開

各部門、各單位在依申請公開工作中要準確把握政府信息的適用范疇,加強對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指導。明確“一事一申請”原則,妥善處理研究課題類的申請,進一步拓寬受理渠道,完善申請的受理、審查、處理、答復程序。對申請涉及多個單位的要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明確責任,確保答復意見統一。對申請涉及敏感問題的要主動與申請人溝通,按照依法有據、嚴謹規范、慎重穩妥的原則,高質量回復申請人。

九、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

把群眾關注的住房、交通、食品、藥品、環保等熱點問題納入辦事公開范圍,銜接相關市級部門駐區機構及相關單位。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暢通雙向溝通渠道,建立和完善群眾評價體系,提高服務水平。教育、社發等部門要圍繞招生錄取、基建項目、醫藥購銷等容易出現問題的重點環節,認真推進辦事公開。推動辦事公開向社區延伸,為廣大群眾提供優質公共服務。

十、切實加強行政服務中心建設和管理

增加工作力量,要選準配好行政服務中心班子。搞好建章立制,理順并強化職能職責,抓好大廳規范化管理,著力為群眾辦事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使行政服務中心早日步入工作正軌,后來居上,爭取走在全市前列。要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按照市政府辦公廳要求,可以考慮逐步將政府采購和工程建設的招投標、國有資產產權交易信息、新聞、文件查閱等政府為社會提供的政務服務事項融入服務范圍。

十一、進一步發揮政府網站作用

著力于將該網站切實打造成為“新區對外宣傳的大窗口、政府信息公開的主渠道和改善投資服務環境的助推器”各街鎮也要加強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加強新區對外中英文網站建設。根據全市電子政務建設的要求,按照統籌規劃、協同建設、分級管理的原則,加大對“五個等一系列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事項的公開力度,方便群眾及時、準確查閱各類政府信息。各單位、各部門要不斷優化市長信箱系統,提高郵件辦結率,提升群眾滿意率,切實把政府網站辦成內容權威、服務便捷、技術先進、功能完備、富有特色、點擊率高、社會效益好的為民服務平臺。要在全市率先推出便民實景電子地圖,幫助市民通過該平臺提供的實景地圖,方便快捷的解到新區范圍內交通、餐飲、企業、學校、醫院、娛樂等相關便民信息。

十二、提升96001公眾一號通服務功能

全市率先創新推出的政府信息公開、辦事程序公開、行政效能提升的重要便民服務平臺。要繼續完善信息資料庫,96001新區借鑒發達開發區的成功經驗。圍繞“產業發展優化年”優化服務流程,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實行24小時中英文人工接聽服務,認真傾聽群眾呼聲,集中解答、轉辦和督辦群眾投訴問題,讓群眾咨詢有門、投訴有道,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復,把96001平臺建設成為政府與群眾間的連心橋、直通車。

十三、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監督檢查

重點檢查政務公開的時限、形式、內容、程序和運行機制是否合理,管委會辦公室將對政務公開工作開展情況適時進行督促檢查。工作任務、工作責任、工作制度是否落實,要把政務公開與優化發展環境、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等相關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綜合效應,確保政務公開取得實效。各單位、各部門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將按照新區年度目標管理考核辦法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