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林業局林權檔案管理意見

時間:2022-05-23 04:34:00

導語:區林業局林權檔案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林業局林權檔案管理意見

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萌山風景旅游開發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以下簡稱林權檔案)是林權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成果,是林權管理活動的真實歷史記錄,是林地、林木所有權、使用權的法定憑證,具有法律效用,是國家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強全區林權檔案管理工作,確保林權檔案的完整、準確、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國家林業局、國家檔案局關于加強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工作的意見》、《省檔案條例》及《市林業局、市檔案局關于加強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加強領導,切實抓好林權檔案工作

(一)加強組織領導。鞏固林改成果,是維護林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穩定和完善農村林地承包關系、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林權檔案工作要貫穿于林權改革工作的全過程,做到與林改工作同步推進。這次林改工作量大,任務繁重,各鎮(街道)要建立林權檔案領導責任制,明確分管領導,配備專門檔案人員,為林權檔案工作開展提供必要的資金、設備(檔案管理軟件、檔案柜等)和人員保障。實行由鎮(街道)分管領導主管,各級林改檔案員具體收集、整理的管理體制,并納入鎮級林改工作驗收考核。

(二)明確職責,層層負責。區檔案局要加強對全區林權改革檔案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協同區林業局做好對林改檔案員的業務培訓;區林業局負責區級林改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并承擔對鎮(街道)、村(社區)林改文件材料收集、整理、歸檔工作的指導、督查、驗收;各鎮(街道)林改檔案員負責對本鎮(街道)及轄區內各村(社區)林改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編目、統計、移交等工作;各村(社區)林改檔案員在鎮(街道)林改檔案員的指導下完成各村(社區)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報送,并承擔村級林改檔案的保管和利用工作。

二、統一標準,保證林權檔案質量

(一)林權檔案的內容。林權檔案包括整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從宣傳發動、制定方案、初查定界、確權發證到檢查驗收全過程形成的全部材料。順序號按《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順序號排序表》執行。

(二)林權檔案的分類及整理方法。林權檔案分為綜合類、資源調查類、林權登記類、糾紛調處類、各鎮(村)林權改革檔案類、合同類,整理方法按文書檔案進行整理;聲像、電子類檔案按照國家檔案局相關專業檔案整理規范要求進行整理。

(三)林權檔案的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為永久、定期兩種。定期一般為30年。本機關、本單位的政策性文件;重要會議、重大活動、重要業務文件;重要問題的請示與批復,重要的報告、總結、統計、匯總材料;重要的合同協議、憑證性文件材料;上級機關頒發的需要本機關、本單位貫徹執行的文件;上級、下級、同級機關關于重要業務問題的往來文件等,應定為永久保管。一般職能活動形成的一般性、過程性文件,工作調研、宣傳、培訓材料保存期限可定為定期。

(四)林權檔案的收集。各級林改檔案員要及時將林改工作過程中形成的能夠反映林改工作重要活動且具有查考利用價值的各種載體文件材料的原件收集齊全,歸入檔案。收集時按《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工作步驟分階段進行收集。具體要求按《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執行。

(五)林權檔案的整理。實行分級整理、以村建檔的原則。村(居)將每一階段收集的檔案材料及時交鎮(街道)林改辦,由鎮(街道)林改辦集中整理、排列、編號、編目,建立檔案案卷級、文件級目錄數據庫,待林改工作結束后,將檔案及機讀目錄交區林業局集中系統排列。

(六)林權檔案的移交。全區林改工作結束后兩個月內,區林業局將一套完整的林權檔案(原件)、目錄數據、林權證管理信息數據移交區檔案局永久保存,并按規定辦理移交手續,區林業局保留移交清冊備案。

(七)信息化建設。林權檔案均應使用量子檔案管理軟件,建立目錄數據庫、實現計算機目錄檢索。

(八)歸檔要求。各鎮(街道)、村(社區)在林改工作中產生的檔案材料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原則上要形成三套,區林業局(原件)一套、鎮(街道)、村(社區)各一套。歸檔工作要在林權發證結束后一個月之內全面完成,并向區林業局移交。需歸檔的手工書寫的林改文件材料,要使用碳素或藍黑墨水書寫(因特殊情況產生的字跡模糊或易褪變的文件材料應附一份清晰的復印件),所用的紙張、裝訂材料等要符合檔案保護要求,并做到字跡工整、數字準確、圖樣清晰、手續完備;聲像檔案要保證載體的有效性,電子文件要用不可擦除性光盤刻錄,并制成紙質檔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