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食品安全計劃
時間:2022-01-02 05:16:00
導語:質監食品安全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是食品安全監管職能調整的第一年,區質量技術監督分局按照省、市局和區政府的部署,認真履行了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能,整頓和規范了食品生產加工業,完成了食品生產加工業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一、全面實施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監管
(一)加強領導,實行了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制
1、成立了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分局成立了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食品生產加工業整治的具體工作。
2、制定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為更好開展好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我局制定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并下發給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方案以城鄉結合和農村為重點區域,以小食品加工點和無證照的黑窩點為重點對象,以十五類食品為重點產品開展專項整治。加大查處無證生產力度,嚴厲打擊濫用添加劑、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
3、完善了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將全區劃定二個監管區域,設六個監管責任區,每個責任區設一名具體監管負責人,監管責任區實行了“四定”,即定人員、定職責、定區域、定企業;按照分類監管的原則,突出重點,加強對高風險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質量安全隱患的監督檢查,落實巡查、回訪、定檢和監督抽查等監管措施,建立對企業巡查工作記錄,對日常監管中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4、開展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普查建檔。為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撐握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基本情況,建立和完善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檔案。全年共普查登記食品生產企業124家,其中建檔118戶,獲食品證20戶,白酒4戶,有衛生許可無營業照的30戶,無證74戶。
5、健全各項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管制度。為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制定了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監管七項制度:一是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管理制度,要求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登記制度,目前已有35家企業建立了食品添加劑進貨、使用臺帳;二是質量信息通報制度,確保了信息的的準確、及時、客觀、公正,加強了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管理。三是食品企業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四是食品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強制檢驗制度;五是食品加工企業巡查回訪制度;六是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制度;七是重大食品質量安全應處置急預案。
(二)加強監管,完成各項監管工作。
1、嚴格實施食品市場準入制度。通過對十五類食品的嚴格審核、市場準入,目前我區已有20家食品生產企業獲得了食品生產許可證,其中大米生產企業10家,豆油生產企業2家,醬油、醋生產企業3家,飲用水生產企業4家,冷凍飲品生產企業1家。
2、開展了食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按照定檢計劃安排,我區食品定期檢驗企業共114家,應檢批次為208個,現已抽檢198個批次,抽檢率為94.7%。
3、開展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承諾活動。為了加強企業自律,在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中開展食品質量安全承諾,強化企業法人是食品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保證并公開承諾生產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劑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標準,嚴格進貨驗貨制度,不使用非食用性添加劑、原輔材料加工食品。保證產品出廠前經過嚴格檢驗、出廠的產品質量合格。全年有118戶食品企業簽定了《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
4、加強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質量安全巡查工作。為了保證食品的質量安全,從源頭上遏制假冒偽類食品,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我們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開展了經常性的監督巡查,根據食品企業質量安全等級,A類企業巡查了1次,B類企業巡查了2次,C類企業巡查了4次,全年共對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巡查450次,并將重點企業、重點產品、重點情況的巡查記錄記入檔案,切實加強了巡查工作。
二、開展了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今年,我們共組織開展了七次食品安全整治戰役,這七次戰役是“三綠工作宣傳月”、食品質量安全月、春節、五•一、六•一、中秋節和國慶節食品安全整治、肉制品專項整治等七次專項整治工作,出動執法人員700余人次,檢查食品生產企業124家,抽檢樣品180多個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3.2%。立案查處了食品違法案件31件。通過整治,從源頭有效遏制了假冒偽劣食品流入市場,保證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確保了食品質量安全。
(二)加大了食品生產加工業無證查處力度。開展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無證查處工作。一是對全區無證生產老“五類”食品和白酒的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在執法檢查過程中,共查處獲證企業生產無生產日期的大米案件4件、生產冒用QS質量標志大米案件1件,無證生產大米案件1件。并責令其改正;二是加強了對肉制品等十類食品檢查,按照國家總局的統一部署從今年7月1日開始,開展對肉制品、飲料、餅干、冷凍飲品、速凍面米食品和膨化食品等十類食品的無證查處工作。共檢查食品生產企業41家,對未申請辦證和經審查不合格的2家飲用水、5家碳酸飲料、27家肉制品生產企業,責令其立即停止生產銷售,限期取得生產許可的處罰;三是加強對實行生產許可證食品定期質量監督檢查。對于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強制性標準以及在食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等嚴重違法行為的,依法給予了從重處罰;確保了食品質量安全。使廣大人民群眾吃上滿意放心的食品,為雙陽經濟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三)加強了對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管。一是建立食品加工小作坊質量檔案,目前普查的食品加工小作坊有66家,建立檔案的有30家,40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
三、做好了食品放心工程的迎檢準備工作。
為迎接20****年31個城市食品放心工作綜合評價,切實加強對食品生產企業的監管,開展了食品放心工程綜合評價工作,從政府及領導重視情況、工作協調情況、部門落實情況、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情況、宣傳教育措施落實情況、宣傳教育效果情況等幾方面做了大量準備工作,特別是對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工作中,我們從原料進貨索證和檢驗、黑加工點整治、使用非食品原料、非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整治、產品標準和標識的執行、生產許可(QS)、企業通過ISO9000、HACCP認證、日常監管制度及落實、兒童食品整治等做了大量周密細致的工作,共整理各項背景材料60多份,建立食品安全監管制度七個,規范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原料進貨索證和檢驗,督促企業建立原料進貨檢查驗收制度和檢驗制度,食品添加劑使用備案制度及相關制度。為迎接評價工作做好了準備。
20****年工作安排
一、進一步完善食品質量安全區域監管責任制。
1、明確責任區具體監管工作任務,進一步落實監管責任。
2、對責任區內的食品企業進行“六清查”。一要清查企業數量;二要清查企業證照;三要清查生產設備能力;四要清查質量狀況;五要清查人員素質和健康狀況;六要清查出廠檢驗水平。
二、完善企業質量安全等級評定,實施分類監管。一是對全區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進行等級評定。按食品安全風險程度、產品質量、質量控制能力、誠實守信情況,交企業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二是對各等級企業實行分類監管。A類企業每年至少巡查1次,B類企業每年巡查4次,C類企業每年巡查6次。D級企業實行停業整頓,整改后仍不合格的,予以取締。
三、開展食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
一是加大對食品企業產品出廠檢驗的監管力度,確保出廠產品質量合格;
二是按省、市局下達的強制檢驗計劃,開展好食品質量的強制檢驗工作,食品企業強檢率達到95%以上。
四、加強對食品小作坊的監管。
1、調查摸底,建立檔案。摸清我區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數量、所加工產品的類別、規模和質量善,建立翔實準確的質量檔案,做到心中有數,并且實行動態管理。
2、簽訂質量安全承諾書。督促食品加工小作坊要逐一簽訂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明確承諾不生產加工假冒偽劣食品;不偷工減料、摻雜使假、以假充真;不以非食品原料、發霉變質原料加工食品;不濫用食品添加劑;不偽造食品標識、冒用QS標志、虛假標注生產日期等。
3、加強小作坊食品質量檢驗的監管。不具備檢驗能力的監督其實行委托檢驗,保證產品質量。
4、加強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監管。通過巡查回訪、強制檢驗、監督抽查,加強對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監管。
5、嚴格查處。對長期不具備生產加工條件、產品質量屢次出現不合格的小作坊,特別是生產假冒偽劣、濫用食品添加劑、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以及冒用QS標志的小作坊,要及時提請有關部門吊銷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證。
五、繼續加大食品安全的執法力度。
1、加大無證查處力度。
2、嚴厲打擊濫用食品添加劑和用非食品原料生產加工食品的違法行為。
3、實行食品“黑保單”制度,對無證生產、制假售假的,開入“黑名單”,予以曝光。
六、繼續嚴格實施市場準入制度。
一是加強宣傳,使食品企業提高對市場準入制度重要性的認識;
二是加大幫扶力度,幫助企業完善質量保證體系;
三是嚴格許可準入,確保獲證產品的質量安全。
- 上一篇:教育質監教學工作計劃
- 下一篇:質監局計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