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醫療衛生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6 10:28:51
導語:全市醫療衛生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攻堅克難,深化醫改工作取得新進展
一是醫療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2013年,我市新農合籌資標準提高到人均300元,參合率以縣(市)、區為單位達到100%。縣、鎮兩級新農合政策補償比達到78.85%,居全省領先位次。全市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15萬元,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7倍以上。積極推進8類重大疾病保障工作,累計補償1380例,補償比達到76.23%。將肺癌、食道癌等12類疾病納入重大疾病試點范圍,共救助74125人次,大大減輕人民群眾的就醫負擔。
二是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截至2011年3月20日,我市實現了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在17個非政府辦機構中推進實施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在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有效減少了群眾的藥品費用支出。
三是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堅持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體系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加快打造覆蓋城鄉的“15分鐘健康服務圈”。2013年,全市創建13個省級示范鄉鎮衛生院,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330個。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工程,市、區兩級財政共投入專項資金7,880萬元,使我市30個社區衛生機構服務環境煥然一新。全面推進公立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緊密協作,大力提高社區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積極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正結合中央、省化解資金進行債務化解工作。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事制度改革,基層績效考核和績效工資制度已全面實行。
四是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穩步推進。以落實“八免一關懷”政策為載體,實現10大類41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全覆蓋,全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出生缺陷發生率均達到省定標準,新生兒疾病篩查率98%以上、婦女病檢查率92.83%、城鄉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全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84.6%,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率90.8%,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87.9%,老年人健康體檢工作全面完成。法定傳染病疫情保持平穩。積極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全年抽檢各類食品3500批次。全年有4鎮141村通過省級衛生鎮、村的考核驗收。沛縣、邳州市、新沂市分別通過省滅鼠、滅蚊、滅蠅、滅蟑活動先進地區的驗收。完成改廁任務152500戶,占全省改廁總數的近1/6。農村生活飲用水監測覆蓋率達到100%。
五是公立醫院改革成效初顯。以縣為試點,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已制定調整收費項目和價格方案,確保年底前啟動實施藥品零差率銷售。我市各級醫療機構積極探索,在改善服務、臨床路徑、優質醫院創建等方面成效明顯。加大全科醫生培養的力度,組織基層醫療機構156名醫師參加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95名臨床醫生參加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遴選并推廣21項城鄉基層適宜衛生技術,使城鄉居民享受到了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適宜衛生技術服務。開展爭創“人民滿意醫院”和“人民滿意醫生”為主題的“雙爭”活動和“構建和諧醫患關系-讓我們從細節做起”主題活動,有效促進了衛生系統風氣進一步優化。
二、構筑高地,積極打造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
一是提升醫療機構整體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縣級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邳州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分別通過三級綜合醫院和三級中醫院評審,使我市三級醫院數量增至13家。在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官網的“2011中國地級城市醫院•競爭力100強排行榜”上,我市3家醫院從全國1196家候選的地級城市醫院中脫穎而出,入選中國地市級城市醫院100強,入選數量居淮海經濟區之首。
二是積極突破衛生政策壁壘。加強與淮海經濟區周邊城市的聯系,牽頭聯合安徽、山東、河南等4省8市58個縣(市、區),成立了淮海經濟區新農合協作組,實現了以為中心的淮海經濟區8個城市在國內率先實施跨省、市異地結報以及計算機聯網管理和現場刷卡結報,進一步強化了我市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的功能,極大地方便了區域內參合病人的異地就診結算。
三是注重打造優勢學科。2013年,市中醫院獲得國家中醫臨床重點專科1個,實現了我市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零的突破。不斷加強對我市10個市“醫學優勢學科”和17名“醫學領軍人才”的考核力度,加大對于高層次醫學人才的培養力度,促進高層次科技成果的產出和臨床能力的提高。
四是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優勢。2013年,市中醫院以高分通過國家中醫藥局組織的三級甲等中醫院復核驗收,邳州市中醫院通過三級中醫院評審驗收,全市6所縣級中醫院100%達到二級甲等以上標準,進一步增強了我市中醫藥服務能力。新沂市今年順利通過了全國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的評估驗收;、、縣通過全省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估驗收;區子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5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評估驗收。市中心醫院已建設成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科示范單位。我市中醫特色優勢不斷彰顯。
五是高起點規劃衛生信息建設。我市目前已實現了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化信息系統建設的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立電子居民健康檔案720余萬份,建檔率84.6%。有序推進醫院電子病歷系統建設,加強市級衛生信息中心建設,研制開發了“市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網”。
- 上一篇:全市衛生實施要點
- 下一篇:副市長在全市食品藥品監管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