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青年評選前期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0 04:09:00

導語:杰出青年評選前期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市委群字[2007]8號文件批示,由團市委、市青聯聯合舉辦的第十屆廣州杰出青年評選活動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啟動。活動表彰、宣傳在廣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有突出業績、作出重大貢獻的優秀青年典型,充分展示“敢為人先、奮發向上、團結友愛、自強不息”的廣州人精神,塑造新時期廣州青年群體形象,激勵廣大青年銳意進取、建功成才、關注民生、熱心公益,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構建和諧廣州奉獻青春和力量。活動以“挖掘人才,選樹人才,服務人才”為出發點,在社會上進行廣泛宣傳、積極發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現將評選的前期工作總結如下:一、前期工作情況(一)精心籌備,完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一是完善組織機構建設,成立“三會一處”,即組織委員會、評選委員會、監督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秘書處。組織委員會由團市委及市青聯相關人員組成,負責整個評選活動的組織實施工作。下設秘書處負責組織委員會的日常工作;評選委員會由陳明德副市長親自擔任主席,有關部委辦局領導、歷屆杰青代表、新聞機構代表、專家學者、青年社團代表、青年工作者代表、社會知名人士等組成評委會,負責投票選出“第十屆廣州杰出青年”和“第十屆廣州十佳青年”;監督委員會由市公證處人員和資深律師組成,負責對評選活動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對提名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進行審核。二是修改評選標準和評選管理辦法、投票辦法,完善規章制度。本屆評選將年齡放寬到44周歲,將在廣州工作或生活年限放寬到兩年,允許外籍人士參選,在評選條件上增加“關注民生、熱心公益”的標準;修改和完善了《廣州杰出青年評選管理辦法》和《第十屆廣州杰出青年評選投票辦法》,為評選提供了更科學、更合理的程序性、制度性保障。(二)開展社會宣傳發動一是下發文件和通知,啟動單位組織宣傳。7月初,秘書處開始向150多個基層團組織下發通知,向300多個相關單位發出協助函,吸引了眾多廣州市屬單位、中央駐穗機關(如國土資源部廣州海洋地質勘探局,農業部南海漁政局等),省級政府部門(如省衛生廳、省建設廳、省農業廳等),中央、省部屬級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優秀人才參選。二是召開新聞會,啟動社會宣傳。在組織推薦初見成效的基礎上,總結整體情況,歸納參選人亮點后,8月16日召開第十屆廣州杰出青年評選活動新聞會,啟動社會推薦程序,吸引了眾多媒體和廣大市民的高度關注。同時,組委會秘書處改變以往被動接受報名的方式,主動邀請優秀青年參選,真正將“挖掘人才,選樹人才,服務人才”的精神融入到杰青評選中。三是利用現代媒體和大眾渠道廣泛宣傳。制作杰青專題網站,制作杰青公益宣傳片在廣州電視臺下屬四個頻道黃金時間播出,利用分眾傳媒的網絡在全市各大樓宇、商場的電梯間滾動播放。在社區、主要街道宣傳欄張貼杰青宣傳海報,公交車、出租車上、地鐵、4s汽車特約店內都擺放了杰青報名宣傳資料,拉動更多優秀青年參與杰青評選。(三)推薦報名情況經過前期完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廣泛的社會宣傳發動,本屆杰青評選推薦報名創造了杰青評選歷史上的“三個最”。一是參選人數最多。截止8月31日,共收到提名材料218份,比第九屆135份參選資料大幅增加61.5%,也是杰青評選近二十年來,首次突破200人大關(之前最多的是第六屆145人)。二是參選人總體素質最高。本屆參選人碩士以上學歷的占參評總人數的34.86%,比第九屆高出7.45個百分點。其中博士以上學歷24人(其中博士后1名),碩士以上學歷52人,分別比第九屆提升140%和92.59%;有6名全國勞模、2名黨十七大代表、1名中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參選、11名廣東省勞模、3名省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參選。三是牽動面最廣。推薦單位除廣州市屬單位外,還吸引了許多中央、省部屬組織、機構;許多單位把優秀青年團體集體向組委會推薦(例如荔灣區的十大杰出青年、廣鋼集團十大杰出青年、“廣州市十佳見義勇為好市民”中的四人);第一次出現港澳臺及外籍人士參加廣州杰青評選。二、前期評選情況對218名推薦參選者,經過五個程序的嚴格篩選,產生23名建議候選人。一是認真遴選。218份提名材料,分別來自文化宣傳藝術、科技教育衛生、信息產業、國有企業、政法、城市建設、環衛、港澳臺及海外人士、國防、民營企業、社會團體、公交、農業、派等14個界別。組委會秘書處工作人員在接受參選人報名的時候,就仔細審查認真遴選,確保所有參選人符合本屆評選條件和參選資料完整。取消了5名人士在截止報名時間之后的申請,確保了活動的公正、公平和權威性。二是行業審核排序。為使建議候選人的推薦更客觀、公正,我們將收到的提名人資料進行分組(按行業細分),并交由11個單位的人事組織部門等相關機構進行初步評審排序。如將政法、文化宣傳藝術界的參選人材料分別送市委政法委、市委宣傳部進行評審排序,將農業、科技和教育界參選人材料分別送往省農業廳、市科協和市教育局進行評審排序,將衛生界參選人送省衛生廳和市衛生局進行評審排序,將企業、建筑界參選人送市國資委、市經貿和市建委進行評審排序,并收到了相關部門的書面回復和評審專業意見。三是初步評定。在初步篩選、行業審定排序的基礎上,我們采取廣泛均衡及優中選優原則篩選出40名建議候選人預備人選。其中,女性4名,男性36名;博士7人,碩士12人,本科以上學歷占85%;非中共黨員13人,占48.15%;最大的44歲,最小的23歲,平均年齡37.7歲。四是深入考察。在確定40名建議候選人預備人選后,組委會副主任晏擁軍同志親自帶領秘書處人員分成3組,對人選進行逐一走訪、深入考察,了解所在單位同事領導對預備人選的評價和意見,進一步核實候選人的事跡材料。在走訪考察基礎上,參照預備人選所屬界別權威部門的排名意見,綜合考慮了黨派、性別、界別、所獲榮譽、社會影響、個人成就等各種因素,初步擬定了23名建議候選人。這23名建議候選人在廣州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享有較高知名度和社會評價,具有很強的行業代表性。在他們身上反映出時代特色和廣州發展的特點。23名建議候選人中,男21名,女2名;中共黨員14名(其中一個兼臺盟盟員),非中共黨員占43.5%;30-40周歲16人,40歲以上7人,最大年齡44歲,最小年齡31歲,平均年齡37.04歲;本科學歷以上占82.60%,其中11名本科學歷,6名碩士,2名博士,2名大專學歷,1名中專學歷,1名高中學歷;有省勞模2名,市勞動模范3名,廣東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3名,17大黨代表2名;有文化宣傳藝術界3名,科技教育衛生界1名,信息產業界1名,國有企業界3名,政法界2名,城市建設界1名,港澳臺及海外名士界3名,國防界1名,民營企業界2名,社會團體界2名,公交界1名,農業界1名,環衛界1名,派界1名。五是審議評定。10月12日,第十屆杰出青年評選活動組委會聽取了組委會秘書處相關工作的匯報;審議通過了40名建議候選人預備人選名單;結合走訪考察情況,在充分討論醞釀的基礎上,確定了23名建議候選人名單;審議通過了《第十屆廣州杰出青年評選投票辦法(草案)》。六是召開第一次評委會。于10月31日上午在東方賓館東方廳舉辦第一次評委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杰青評委會主席陳明德同志主持會議。會上,活動組委會主任李自根同志通報了杰青評選前期工作情況。全體評委認真審議并一致通過《第十屆廣州杰出青年評選投票辦法》,在觀看23名建議候選人的事跡材料及介紹短片后,通過無記名投票選出20名正式候選人(詳見附件1),并提交監督委員會審核后在社會上廣泛公示,接受市民的監督。為了進一步擴大杰青評選的影響,組委會將20名正式候選人的簡要情況登載在各大報刊和各大網站、廣州共青團網上,市民可以通過電話、網站等方式對杰青正式候選人進行投票,并將投票結果于第二次評委會召開前反饋至組委會。組委會將設50名“熱心參與獎”,并邀請獲獎者參與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