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03-18 07:05:00
導語: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市農業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20*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精神,市委10號、14號文件精神,圍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一中心任務,全局上下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20*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7.1億元,同比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收入達到5559元,同比增長16.4%。分別高于市政府年初給我局下達4%和7%的增長目標。完成農村新建戶用沼氣池40293座,全市累計發展戶用沼氣池達到81291座,提前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3萬座的十件實事任務。在播種面積與上年持平的情況下,全年糧食總產達到165.05萬噸,增產7.9%,畝產達到308.04公斤,創歷史新高。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專業合作社、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等跨越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年度目標均圓滿完成,各項重點工作也實現了新的突破。
(一)不斷優化農業經濟結構,按照現代農業要求發展生產
一是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優質高效經濟作物面積進一步擴大,全年糧經比69.5:30.5;優質糧面積達310萬畝,占全年糧食種植面積的57.9%。水產養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20*年全市共完成水產投養水面11.1萬畝,水產品產量達到9.6萬噸,同比增長14.3%。
二是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和品牌農業有了長足的發展。20*年我市通過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委員會認證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已經突破130萬畝,通過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認證的農產品達到1*個,有6個農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結束了我省沒有農產品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歷史。
三是觀光休閑農業快速發展。全市建立了豐樂農莊等20個農業觀光休閑園區,重點聯系的6個園區,20*年接待游客380萬人,門票和餐飲收入3300萬元。
四是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進一步加強。全市累計建成各類園區55個,其中,15個重點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引進試驗推廣了200余個果樹、蔬菜、食用菌、花卉等作物新品種,新建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保護地生產設施560座,面積2000多畝,帶動農戶達到8000多戶。
(二)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一是不斷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近年來,我局一直把扶持龍頭企業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措施,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工作機制,促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對農戶的帶動能力。20*年,全市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82家,其中省級16家,國家級4家,建立各類農產品生產基地160多萬畝,帶動本地及外地農戶130多萬戶。20*年,我市已認定的127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中,僅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年銷售收入就已達128億元,較上年增長16.4%。
二是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20*年,我局在總結上年工作經驗和成效的基礎上,結合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繼續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引導示范村培育主導產業,強化產業支撐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全年新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60個,新增社員1.5萬戶。全市累計建立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321個,范圍遍及13個縣(市)區的102個鄉鎮,668個行政村,入社社員總數達到3.*萬戶,生產經營范圍涵蓋了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農機及農資服務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農業生產經營的規模化、產業化和標準化,帶動了一方產業,富裕了一批農民。
(三)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當好人民群眾餐桌保護神
近年來,我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一直穩居全國先進行列,多次受到農業部通報表揚,為全市人民群眾餐桌安全做出了貢獻。20*年2月8日的全國加強食品藥品專項整治和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安排上海、廈門、湖南、*四個地方發言,趙建才市長代表我市在大會上介紹了我市的經驗和做法。
一是“兩級三層”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20*年,投資4366萬元的*市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建設項目開工建設。各縣(市)、區的監管機構和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配送中心等生產經營單位的自檢體系也在人員、設備和制度建設上得到加強。
二是農產品質量檢測水平進一步提高。20*年我局對市區新增加的42個市場進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擴大了市場檢測范圍。目前,全市區三大蔬菜批發市場、三大生豬重點屠宰廠、三大水產品批發市場、97家農(集)貿市場、73家超市(連鎖店、專賣店)經營的農產品全部納入質量檢測范圍。去年7月和11月農業部對全國37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我市蔬菜農藥殘留合格率均位居第三名,豬肉中磺氨類藥物殘留檢測合格率和水產品中孔雀石綠、氯霉素殘留合格率均居第一名。
三是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順利實施。
四是農業標準化工作全面啟動。20*年市政府下發了《關于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市農業標準化工作。
五是《*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條例》20*年9月29日得到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批準,并于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
(四)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力度,農業出口創匯快速增長
20*年市政府成立了農業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并確定20*年為農業招商引資年。我們緊緊抓住有利時機,一抓出口基地,二抓對外招商,三抓科技服務,四抓企業扶持,促進全市農業對外開放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是農業出口創匯額成倍增長。2004年,我市農產品出口額是2574萬美元,2005年是5751萬美元,20*年全市農產品及深加工企業完成出口創匯額達到1.5億美元,呈快速增長態勢。
二是打開了農業招商的新局面。采取網上招商、協會招商、信函招商、展會招商等多種形式,相繼開展了“*農業項目招商暨經貿洽談會”、“20*中國*農業招商引資年”等十多次大型經貿活動,與臺灣、香港、韓國、美國、印度等境外30多個經濟機構和組織建立了聯系,為企業牽線搭橋100余人次,累計簽訂合作意向或協議20多億美元。
(五)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民培訓力度,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撐
一是科技創新成果累累。20*年以來,我局組織農業科研和農技推廣單位,認真實施農業科技攻關計劃,申報科技攻關計劃、星火計劃等各類科技項目58個,在全國省以上農業科研和科普刊物上和科普文章80篇。市蔬菜研究所的“鄭參1號胡蘿卜選育及應用研究”在省內外推廣面積達到75.7萬畝。
二是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培育新型農民。20*年我局大力實施綠色證書工程、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科技入戶工程,全市農業系統共開展各類實用技術培訓達到26.1萬人次。圓滿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技能培訓1.3萬人,引導性培訓3.2萬人,技能培訓結業率達到100%,轉移就業率達到95%以上。
三是加快農業新機具新技術推廣。20*年,市農機局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強化各項服務措施,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農機裝備水平和機械化作業水平明顯提高。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420.6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全市農機化水平達到57%,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
(六)狠抓農業行政執法,整頓農資市場秩序
20*年,我局以農業行政執法為保障,不斷規范農業投入品市場秩序,種子管理站、農藥監督管理所等相關單位結合各自的工作特點和治理重點,相繼開展了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依法收繳禁用及假冒偽劣種子、農藥、獸藥、飼料等農資1956噸(件)。在依法行政方面,我局不斷加強辦事大廳規范化管理,認真做好“網上審批”各項工作,未出現一起群眾投訴舉報現象,按時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為100%。在20*年的行風評議活動中,由于我局連續三年社會評議滿意度排位靠前,成為全市6家免評單位之一。
(七)認真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減負增收
20*年,我局積極配合財政部門,認真落實種糧直接補貼、綜合補貼、小麥良種推廣補貼和農機補貼等惠農政策,合計補貼金額達到10823.81萬元。同時,積極適應免征農業稅后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的新形勢,進一步加強了對轉移支付和糧食直補資金的管理使用情況的審計工作。繼續全面推行農民負擔監督卡制度,聯合市糾風辦對上年度涉農違紀案件進行整改,開展了農民負擔專項審計。20*年我市沒有發生違反規定出臺加重農民負擔的文件和項目,沒有發生因加重農民負擔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或惡性事件,切實維護了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和農村穩定大局。
(八)認真履行工作職責,扎實推進“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作為新農村建設工程的主要責任單位,一年來,我局在市跨越式發展領導組和市新農村建設工程指揮部的領導下,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認真履行協調管理職責。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為重點,堅持分類指導,召開了六次不同類型的工作現場會,通過典型引路,促進全市新農村建設。組織成員單位編制了示范村產業發展、村莊布局、道路建設和整治村改造等各種規劃,科學指導新農村建設。以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培育發展主導產業,強化產業支撐。同時不斷加強督察考核,深入調查研究,確保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實現了新農村建設的良好開局。
(九)加強自身建設,為做好農業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一是加強干部隊伍培訓。局黨委高度重視干部素質提高,不斷加大培訓力度,20*年選派了8名青年優秀干部到美國、北京、深圳等地接受專業培訓。在市委黨校舉辦了一期由縣處級后備干部、新提拔干部77人參加的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對全局500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知識更新培訓。
二是加強農業宣傳和信息交流。20*我局進一步加大了農業宣傳工作力度,各級新聞媒體有關我局工作的報道775篇;與*人民廣播電臺合作開辦《農業在線》欄目,播出1*期;編發了99期《*農業信息》。有效地提高了我市農業工作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是成功主辦或承辦全國性農業會展和交流活動。20*年,我局承辦或協辦了全國都市農業暨新農村建設高層論壇、20*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中國.*種子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等多個全國性的大型農業會展交流活動。成功舉辦了*市首屆農民運動會。上述大型農業活動的舉辦,增強了*農業在全國的影響,同時鍛煉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工作隊伍。
四是積極創建省級文明單位。2004年我局被評為市級文明單位,20*年我局又開始申報省級文明單位。一年來,我局深入開展道德規范進萬家、進行業、進機關、進農村活動;不斷優化辦公和居住環境,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和送溫暖活動。經過全局職工積極努力,成功創建省級文明單位。
- 上一篇:市農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 下一篇:市農業防治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