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局職業創新年終總結

時間:2022-12-21 02:16:00

導語:人事局職業創新年終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事局職業創新年終總結

20*年,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在上級人事勞動保障部門的指導下,在本局干部職工和各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全局上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工作中心,團結一致,開拓創新,在集中力量抓好人才工程建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和就業再就業等重點工作的同時,領導班子建設和人事勞動保障干部隊伍建設以及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都取得明顯成效,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各項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一)強化服務意識,優化人力資源市場服務功能,不斷拓展人才引進渠道。通過人力資源交流會和外出招聘活動,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全年舉辦人力資源交流大會13次,其中大中專畢業生公益性招聘會四次,有730家用人單位進場登記招聘,累計提供就業崗位16106個。組織用人單位到外縣市招聘14次,共有46家單位推出337個崗位,達成就業意向87人。組織企業赴陜西西安、寶雞、江西南昌和本省松陽等地招聘技術工人,全年引進技術工人42名。全年完成新增人才4217名,引進高層次人才30名,其中企業創新人才20名。上報市人事局國外智力引進項目5項。人力資源市場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基本就緒,規劃建設的人力資源市場大樓位于火車站的北面,用地面積6582M2,建筑面積約7754M2,該項目準備2009年開工建設。

(二)認真核定行政、事業編制,做好機構編制工作。完成事業單位分類的基礎工作,待縣編委會研究同意后發文實施。完成復合型事業單位分類情況、鄉鎮行政和事業編制實有人員控制督查情況的上報工作。加強編制人員臺賬管理,建立事業單位人員變動登記表,對教育、林業系統人員臺賬進行了核對,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認真進行20*年度全縣事業單位年檢工作,應年檢單位152家,完成年檢150家,年檢率98.68%。

(三)加強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考核管理工作。扎實推進繼續教育工作,組織全縣1163名專業技術人員開展《職業道德與創新能力》公共必修課及繼續教育選修課培訓。完成農業局等七個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比例具體方案審批。加大從實用型人才中選評專業技術人才的力度,有967名實用型人才取得初級專業技術職務,其中鄉土人才345名。完成培養高層次人才105名。評審通過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14*名,其中高級職務105名,中級職務3*名,初級職務996名。完成機關事業單位20*年度考核審核工作,全縣參加考核單位267家,工作人員7506人,其中實考人員7185人,確定優秀等次961名,稱職合格6064人,不稱職不合格9人,未定等次151人。辦理新錄用公務員42名,其中公開招考錄用公務員34名,接收軍隊轉業干部15人。全面完成20*年、20*年度全縣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兩輪滾動晉升級別和級別工資的調整工作。首次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任教津貼制度,全縣共有1269名農村教師享受了人均233元的任教津貼。貫徹企業工資宏觀調控的政策,企業職工工資增長指導線,將我縣企業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調整為780元。組織了55名優秀公務員的健康休養和3200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健康檢查。

(四)扎實推進勞動力培訓,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調整政策,創新機制,轉變培訓思路,改進培訓補助辦法,加強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提高重點專業培訓補助標準,加大對特殊人員、特殊群體的幫扶力度,允許農民參加第二輪的技能提高培訓,通過農村勞動力培訓政策調整,從多方面促進我縣農村勞動力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全年完成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12200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5063人,外省務工人員崗位技能培訓1546人。今年7月25日,省委*書記在視察我縣聽取匯報后,對我縣的勞動力培訓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我縣的培訓經驗值得其他地方借鑒。

(五)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廣泛開展《就業促進法》和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利用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再就業優惠證年檢、就業狀態確認、申報社保補貼等時機進行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專門印制3000多冊《就業促進法》,把政策送到每位失業人員和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手中。積極開展“雙百”創建工作,全面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各試點社區通過依托共建單位、上門推薦失業人員就業、鼓勵失業人員自主創業等多種形式,開發社區就業崗位150個,安置就業76人,幫助42人實現了自主創業,使一批失業人員走上了工作崗位。積極做好零就業家庭動態消零工作,通過社區排查摸底確定是否存在“零就業家庭”,進行動態掌握,做到發現一戶,申報一戶,認定一戶,扶持一戶,實現動態消零,基本實現了社區充分就業的目標。全縣凈增城鎮就業崗位2127個,失業人員實現就業1157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30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以內。

(六)實施“五費合征”,做好社會保障工作。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4054人(其中繳費人數44915人,中斷1970人,離退休7169人),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3625萬元,基金當年結余4718萬元,累計結余17960萬元,可支付月數21.23月。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參保單位1590家,參保職工38180人,比去年凈增8171人,超額完成市下達的擴面考核任務。征繳醫保基金4649.06萬元,基金征繳率達100%,其中:統籌基金2685.58萬元,個人帳戶基金1963.48萬元。支出醫療費用3235.03萬元,其中:統籌基金結報住院醫療費用1825.04萬元,支付個人帳戶門診醫療費1409.99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54781人,比去年凈增14919人(市政府目標任務12000人),基金收入815萬元,支出850萬元,基金累計結余471萬元。失業保險總計參保30938人,新增參保人數1855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1361人,比上年末凈增1137人,基金收入132萬元,支出76萬元,基金累計結余485萬元。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參保累計4200人,基本做到應保盡保,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7萬多人。

(七)切實維護勞資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的和諧與穩定。以《勞動合同法》的貫徹實施為契機,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有力地維護了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編印《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選編》3000多份免費提供給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以進一步加強對《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全面開展了勞動保障書面審查(年檢)工作,審查用人單位2402家(任務目標2400家),并及時完成臺帳、數據資料整理。積極開展日常巡視監察和專項行動監察,其中專職勞動監察員共檢查用人單位498家。開展了農民工資支付情況專項檢查、勞動合同專項執法、整治非法用工專項行動等專項監察,共實施行政處罰9起,查處清退童工12名。依法調解勞動糾紛和勞動爭議案件,不斷規范勞動爭議處理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提高案件處理質量。全年受理辦結勞動爭議案件231件,比去年增加70.9%,已結案230件,涉及勞動者289人,申訴標的686.6萬元。審批企業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18家。辦理工傷認定885件,組織傷病殘鑒定221人。充分發揮勞動爭議仲裁院和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的作用,探討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的長期穩定機制。目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意識和勞動者依法維護權益的意識都在增強,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

(八)優化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意識,進一步推動機關效能建設。認真開展“創業富民、創新強縣”大討論活動,由局領導帶隊走訪了近200家企業,開展蹲點調研活動,了解《勞動合同法》和“五費合征”政策實施對企業的影響,思考如何通過促進發展家庭工業推進創業富民,以推動創業來帶動就業,促進農民奔小康。認真清理落實政務公開事項,對各項辦事程序、承辦科室進行了公開,編印了《*縣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辦事指南》免費提供給服務對象,以進一步深化和完善政務公開制度。充分發揮行政服務中心人勞社保局辦事窗口的服務、宣傳、咨詢作用,對群眾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為辦事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陽光熱線全年上線9次,認真解答了群眾關心的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失地農民保險和就業以及人事招考等回題。

(九)退休干部管理工作和企業軍轉干部管理工作平穩有序。退休干部組織健全,機關部門和縣屬事業單位都建立了退休人員管理服務小組和退休干部學習小組,有27個單位建立了離退休干部黨支部(黨小組)。年內縣退干辦組織退休干部赴奉化等地參觀新農村建設,讓老同志感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也相應得到提高,各單位對國家政策規定的生活待遇都能不折不扣落實,退休干部對“兩項待遇”的落實情況都比較滿意。切實做好企業軍轉干部穩定工作,建立了企業軍轉干部例會制度。認真落實浙人發[20*]30號文件精神,及時為82名企業退休軍轉干部每月增發200元生活補貼;對全縣95名企業軍轉干部進行了走訪慰問,發放春節慰問金每人2400元,為其中17名相對困難的人員安排了困難補助每人700元。

(十)其它工作完成情況。貫徹落實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對本局牽頭和配合的全縣懲防目標任務進行分解,制訂工作計劃。承辦人大代表建議2件,政協委員提案8件,另協辦政協委員提案1件,做到辦結率100%,與代表面商率100%。共受理群眾來信135件,辦結122件,其中要信17件,辦結14件。開展了“慈善一日捐”和獻愛心、送溫暖“5.12”大地震捐款。黨風廉政建設、黨建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安全生產、工會、計劃生育、政務信息、檔案管理、保密工作等,進一步得到了加強。

二、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20*年我們較好的完成了上級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和縣委、縣政府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為改善民生、構建和諧*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我們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與不足,具體表現在:一是干部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工作作風、服務態度和我們履行人事勞動保障職能、提高為民解困的能力與黨和群眾的要求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部分服務窗口因人員變動較大,業務知識掌握不夠全面,服務水平有所下降,如何提高干部隊伍素質,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規范工作程序、轉變工作作風、改進服務態度、提高服務水平,還要我們高度重視;二是整個人事勞動社會保障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薄弱,人力資源市場大樓還沒有開工興建,各下屬單位辦公服務場所分散,群眾辦事十分不便;三是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勞動者數量、技能與崗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大中專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難度進一步增大。四是勞動關系處理難度加大。勞動爭議案件多發且大都情況復雜,難以處理,個別企業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逃避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義務,為日后勞動糾紛和處理埋下隱患。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新的一年和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加以改善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