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部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6 10:14:29

導語:老干部年終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老干部年終工作總結

2014年,我市老干部工作部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委、市委老干部局和市委組織部的具體指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以“讓黨組織放心,讓老干部滿意”為工作理念,以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為目標,切實從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關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顧老干部,著力加強老干部學習活動陣地建設,不斷豐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老干部作用,取得了明顯成績。

一、認真落實政治待遇,著力加強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設

一是堅持情況通報制度。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領導重視,堅持定期不定期向老干部通報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使老干部緊跟形勢、把握大局、增強信心、統一思想。1月23日,舉辦全市老干部迎春座談會,市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市長等6名市領導出席并向150名離退休干部通報了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2014年全市主要奮斗目標和任務。9月29日,在全市離退休干部“迎重陽、慶國慶”電影招待會上,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向全市300多名離退休干部通報了我市2014年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市組織部長還與部分老干部進了座談,聽取了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加深了市領導與老干部的溝通和聯系。

二是堅持參觀考察制度。經常組織老干部走出去,就近參觀,不但使老干部開闊視野、愉悅身心,更重要的是使老干部感受到各地改革發展的巨大成果和城鄉面貌的巨大變化。4月22日,組織50多名老干部到半月,觀賞千畝櫻花園;9月2日,組織40多名老干部到荊門自然生態村參觀考察。8月29日,組織25名縣級退休干部和部分離休干部代表參觀考察了當枝一級公路、三橋、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等七個重點建設項目,市政府副市長鄭以宏全程陪同,老干部們親身感受近幾年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進一步增強了發展信心和自豪感。

三是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堅持用科學理論最新成果武裝老干部的頭腦,使老干部做到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豪情滿懷。依托老年大學邀請專家舉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等專題理論講座10場次以上,參學的離退休老干部達800多人次。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各單位采取集中學習、上門送學、電話聯系等多種形式,確保每名離退休干部黨員都參加學習,通過學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黨內法規法紀、作風建設制度規章等,把老干部的思想和行動進一步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和市委的要求上來。

四是加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堅持不懈加強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在凝聚和服務老干部方面的重要作用。5月下旬,局領導班子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全市10個鎮處和14個市直有關單位,開展了全市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調研活動。通過調研掌握了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的突出典型,了解了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討論研究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并于6月25日在市水利局召開了全市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經驗交流會,40余名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參加了會議,市水利局、王店鎮等六個單位的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在會上作了經驗交流,與會代表還參觀了跑馬水庫整治項目等工程現場。

二、狠抓生活待遇的落實,確保老干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一是落實離休干部兩費“三個保障機制”。堅持對離休干部離休費保障機制、醫藥費保障機制和財政支持機制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研究解決,確保離休干部離休費按月足額社會化發放,醫藥費在制度規定范圍內實報實銷。落實鄂組通[2014]8號文件,將19名抗日戰爭時期參加革命工作的離休干部護理費,從1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1000元調整提高為1200元,全部到位。企業單位離休干部遺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我市根據鄂辦文[2006]67號文件精神,按照機關事業單位標準執行。

二是落實離退休干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機制。認真落實當政辦發[2014]46號文件規定,離休干部的生活補貼按同職級在職干部工作性津貼和生活性補貼之和的90%發放,退休干部的生活補貼按同職級在職干部工作性津貼和生活性補貼之和的75%發放。在機關離退休干部生活補貼調整到位后,我局主動協調人社局和市直有關部門完成對全市企事業單位離休干部津補貼補助和改革性津補貼補發統計上報工作,確保企事業單位離休干部各項生活補貼按時足額發放。

三是落實離退休干部困難幫扶機制。對存在特殊困難和問題的離退休干部(主要指因病致貧的老干部),市財政拔出專款有針對性地特事特辦,給予適當補貼照顧。各單位還擠出資金給予特殊照顧和關懷,使這部分老同志的特殊困難得到妥善解決。

三、積極探索創新,提高老干部服務管理水平

一是堅持重大節日走訪慰問。我市各級黨政領導堅持利用元旦、春節、重陽、國慶等重大節日對老干部進行走訪慰問,關心他們的身體和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春節前夕,市委書記、市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一行親自走訪了休干所離休干部史愛民。我局牽頭對全市離休干部、實職縣級退休干部走訪實行家家到、戶戶落。

二是堅持搞好日常服務管理。對老同志來訪做到“八個一”服務:一張笑臉相迎、一把椅子讓座、一杯熱茶解渴、一句尊言相稱、一句問候貼心、一絲不茍辦事、一臉熱情釋惑、一聲慢走扶送,杜絕了“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四難”問題。堅持做好老干部生病住院看望和逝世慰問、喪事協調工作。對住院老干部到病床前看望,對逝世老干部送上最后一程,對喪葬撫恤等方面的疑惑按政策進行耐心解答。并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及有關部門的支持,竭盡全力解決老干部反映的實際困難問題。

三是建立聯系制度。局機關建立了全員聯系離休干部制度。每位工作人員聯系10名左右離休干部,做到“五上門,五知情”,并加強與離休干部主管單位分管負責人和老干部工作專兼職人員的聯系溝通,及時反饋老干部的情況。同時爭取市委辦、政府辦發文,明確縣級領導聯系抗日離休干部對象,密切了縣級領導與老干部的感情。

四、創新活動方式,不斷豐富老干部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搶抓發展機遇,辦好老年大學。以貫徹落實鄂辦發[2013]20號、宜辦發[2013]34號文件精神為契機,勇于擔當,主動作為,積極爭取市領導到實地察看,通過多次匯報,經市委常委會討論決定,市老年大學與市委黨校實行資源整合、統籌使用,解決了老干部盼望已久的學習活動陣地問題,同時積極爭取省委老干部局、省發改委關于老干部學習活動陣地建設項目的以獎代補資金,力爭新老年大學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在新校區尚未建好的情況下,著力改善現有老年大學辦學條件。按照市委常委會議意見,增加辦學經費,更新了市老年大學課桌椅,安裝了空調,硬化了教室前場地。同時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今年老年大學開設時事政治、老年保健、文學賞析、詩詞、地理等14門課程,突出政治性、實用性、趣味性。5月15日,組織學員到玉陽社區醫院進行了健康檢查,并多次邀請醫院專家為老年學員上健康保健課。從11月11日開始,老年大學還舉辦兩期電腦培訓課。這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有效增強了老干部學習的積極性。

二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依托市老干部活動中心,堅持日常活動與集中活動相結合。平常院內每天參加活動的老同志達300多人。今年成功舉辦了“金穗杯”、“華旗杯”等四次大型全市老干部門球比賽。4月29日,老干局代表隊在“健康”慶五·一廣場舞比賽中發揮出色,榮獲三等獎,獎金1000元。7月1日,老年合唱團和壩陵辦事處藝術團聯合在市老年大學舉辦了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3周年文藝演出活動,共演出筷子舞《歡天喜地》、大鼓《合唱團的變化大》等十八個精彩節目,展示了老同志的晚年風采,唱響了離退休老同志對黨、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真誠祝福。9月29日,舉辦了全市離退休干部“慶國慶、迎重陽”電影招待會,城區300多名離退休干部參加了活動。

三是成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在民政部門的支持下,利用老干部活動中心陣地成立了“東門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中心有效利用、整合現有社區服務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養老服務作用。設置有閱覽室、健身室、棋牌室、電視室、休息室、配餐廳,有效滿足老年人樂在居家、頤養天年的愿望,每天參與活動老同志達幾十人。

五、發揮老干部作用,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獻計出力

一是組織先進典型講傳統。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市廣泛開展了“前輩講傳統”活動。4月4日,邀請全國師德楷模鄭琦和市政協原主席徐時成兩位前輩,為全市縣級領導干部、市直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共400多人分別作了《堅定信念,畢生追求,踐行共產黨員的群眾本色》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做好群眾工作》的專題報告,受到了參會人員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贊揚。3月13日晚,我局邀請原局長、“全市首屆十佳公仆”周榮世同志,為機關全體黨員干部作了一場生動精彩的傳統報告會。受邀請周榮世同志還到市供銷社、市委編辦、市殘聯等單位作報告。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各地各單位共邀請了70余名老黨員老干部作了傳統報告。

二是關心教育下一代顯身手。6月18日,我市召開了關心下一代志愿者協會成立大會。41家單位負責同志和160名會員代表參加了大會。原市政協副主席、關工委副主任賈慶生等領導應邀出席,我市市委書記,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出席成立大會,揭牌、講話并帶頭捐款,會上收到捐款4萬多元。市關工委組織關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開展“十送十鼓勵”關愛青少年活動。向“五區”(山區、老區、庫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的6所學校開展走訪捐資活動,資助資金1.5元,并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輔導講座。暑假期間師德楷模鄭琦老師在自家鄉村少年宮開辦希望家園,50余名留守兒童得到免費假日培訓,系列活動均受到社會、學校和家長的好評。老年志愿者們還組成網吧義務監督組織,活躍在各網吧,履行監督職責,為凈化青少年成長環境作貢獻。

三是社團組織展才藝。廣大離退休老同志在晚霞文學社、老年合唱團、老促會、老年體協、老年書畫協會及其他專業協會等老年社團中展現自己的才藝,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晚霞文學社堅持一年出版發行一輯《晚霞文學》,23年出版了23輯;2000余名老年體育活動愛好者常年堅持門球、象棋、橋牌、功拳劍操等各種體育活動,并組隊參加省和市老年體協舉辦的各種競賽。桂花專業研究會、花木盆景協會等專業協會的會員還堅持深入社區、農村開展業務培訓和科技知識推廣,為發展市花,美化環境、建設綠色做出了貢獻。

四是“四城聯創”樹形象。廣大離退休干部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積極參與我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環保模范城市和國家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有的在城市綠化美化方面擔任義務宣傳員,有的在城市環境保護、衛生保潔方面擔任義務監督員,有的擔任網吧義務監督員、文明交通協管員等。

六、加強自身建設,樹立老干部工作隊伍形象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把學習貫穿工作的始終。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體機關黨員干部重點學習了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了系列講話精神,學習了老干部工作政策業務知識,每人做讀書筆記1.5萬字以上,寫心得體會文章3篇。今年有2名同志參加了市委黨校和我市市委黨校的主體班學習培訓,有1名同志參加了省委老干部局組織的崗位培訓。通過學習,機關黨員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業務素質進一步提高。

二是改進工作作風。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我局全體黨員干部認真查找并解決“四風”方面的突出問題,積極撰寫對照檢查材料,生活會上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制定整改計劃,切實抓好整改,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老干部工作取得新進展。今年來,我局圍繞老干部工作重點,加強宣傳報道工作,向市級以上報刊網站登載各類信息文章100多篇,全方位宣傳了我市老干部工作情況,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是加強機關內部管理。修訂完善了機關日常管理制度。從嚴控制“三公”經費開支,杜絕鋪張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新增了一名公益崗位,專門負責打掃院內環境衛生。整修了機關辦公樓衛生間,解決了漏水的問題。嚴格遵守上下班紀律,上班期間無上網聊天、玩游戲、炒股等現象。同時把嚴格管理與關心愛護相結合,既要求機關黨員干部嚴格遵守各項紀律規定,又關心大家的實際問題,用事業、感情和適當的待遇留人,讓大家感受到組織有溫暖、事業有奔頭、發展有空間。

四是統籌完成了其他工作任務。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我局合理安排、統籌兼顧,完成了群眾路線教育、機關黨建、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治理、門前三包、平安創建、文明創建、保密、學法普法、檔案管理、“三萬”活動等工作,為加快建設“五個”、實現“雙爭”目標作出了應有貢獻。

存在的不足:一是老干部工作面臨轉型發展、科學發展,新辦法新路子還不多;二是總結推廣典型經驗的力度還不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