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機械化發展意見

時間:2022-09-18 03:03:00

導語:農業機械化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機械化發展意見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提高土地綜合產出率,降低勞動強度,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保障。發展農業機械化,不僅可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還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推動城鎮化進程。發展農業機械化既是實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對接長珠閩,建設新贛州”的發展戰略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現實要求。為此,各鄉鎮和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加快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做好發展農機化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把握新形勢,搶抓新機遇,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小康做出積極貢獻。

一、明確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基本目標和重點

基本目標是:到**年,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10.7萬千瓦,增長15%;水稻的耕、插(播)、收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75%、30%、60%,農業生產的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以上。到2010年,全縣農業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5%以上,基本滿足農業結構調整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的多樣性需求。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應重點實施好“五大工程”:一是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程。重點攻克水稻生產中的“機械栽種”難關,穩步發展“機械烘干”技術,引進優質的半喂入聯合收割機,解決谷物破碎率高、含雜率較高、割茬高的問題,著力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水平;二是果業生產機械化工程。積極爭取萬畝精品果園機械化生產建設項目的早日立項,以機械化開發、管理為起點,積極引進推廣果園節水灌溉、植保、分級包裝、保鮮、深加工機械化技術;三是花卉生產機械化工程。引進推廣溫室、鋼棚、噴滴灌成套農業機械化技術和設施,促進花卉產業在品質、規模上一個新臺階;四是農產品加工機械化工程。重點發展果蔬、畜禽和水產等農產品保鮮、干燥、儲運、精(深)加工等產后處理機械化關鍵技術和設備,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五是生態環保機械化工程。按照“綠色、安全、無公害”的環保要求,大力發展高性能植保機械、新型節水灌溉等機具和設備。

二、抓好各項措施的落實

一要實施“科教興機”戰略。以實施綠色證書和農民機手培訓工程為重點,有計劃、有步驟的全面開展農機技術培訓,重點加強農機大戶的技術培訓工作;充分發揮農機化學校的作用,大力培訓農機專業化人才。現有在職農機管理干部和科技人員要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通過開展專業培訓、定向培訓、職業教育等各種途徑,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高、善管理的農機干部隊伍,專業精、業務強的技術骨干隊伍,懂技能、善經營的農機操作手隊伍。

二要加強農機維修服務網絡建設,不斷創新農機服務模式。大力扶持多種經濟成份、多種經營形式的農機服務中介組織,促進農機股份制公司、農機合作社、農機專業戶的發展,著力培育農機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搞好信息服務,維護成員利益。要按照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整合農機資源,組合農機作業項目,上聯農業龍頭企業,下聯產業園區、特色基地和農戶,加快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優化農機資源,盤活農機存量,通過組建農機調劑中心,充分發揮農機的使用效益。

三要加強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嚴格依法行政。要切實抓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江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辦法》和《江西省農機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加強執法監督,嚴格依法行政。縣農機部門要認真履行農機安全監理職能,做好對各類拖拉機、農用運輸車、拖拉機變型運輸機、聯合收割機、耕整機、挖掘機、推土機以及各類固定作業機械等的注冊登記,并做好安全技術檢驗,核發牌證及駕駛(操作)人員考試考核,核發駕駛(操作)證和年度審驗工作,對在工礦企業從事作業的上述機械及其駕駛(操作)人員必須按要求取得相應牌證,方可從事作業,縣安監、公安、工商等有關部門,要按照《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積極參與并配合縣農機部門加強對各類作業機械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并列入安全生產檢查范圍,排除隱患,確保安全生產。

三、加大扶持力度,創優農機化發展環境

一要進一步明確農機機構的性質??h農機機構及人員應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經費開支納入財政預算,穩定和增加公益性農機推廣服務體系經營投入,保護鄉鎮農機推廣服務機構資產,保障和提高鄉鎮農機管理人員的工資報酬。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等文件精神,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對農民個人、農場職工、農機專業戶和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機服務組織購置和更新大型農機具給予一定補貼。縣財政從**年起每年預算安排專項資金10萬元,扶持農業機械的發展,并隨著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推進逐年加大扶持力度。拖拉機是目前我縣最重要的農業機械之一,它機型多樣,適應性強,既可耕田整地,又可運送農具、肥料、農產品等,用機械替代了人的手推肩挑,把農民從許多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因此要鼓勵和引導農民購置拖拉機,對功率在10千瓦以下,既從事農田作業又從事營運的拖拉機養路費和運管費減半;對功率在8千瓦(含8千瓦)以下從事農田作業運輸的拖拉機免收養路費、運管費和工商管理費。

三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創優農機化發展環境。各鄉鎮要把農業機械化納入本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布局,把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作為基本建設和基礎性工作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管理力量,確保農業機械管理機構職能到位,確保鄉鎮農機機構和人員的穩定和必需經費。各有關部門如財政、發展計劃、農業、經貿、物價、金融、公安、交通、科技、教育、工商、稅務、技術監督、人事勞動等部門要互相配合,加強扶持,為農業機械化發展創優環境,努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持續、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