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黨風建設意見
時間:2022-09-21 09:16:00
導語:農村基層黨風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農村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農民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不斷增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齊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但是應當清醒地看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同新形勢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是:相當一部分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整體功能不強,共同致富的理念較差,缺乏利用市場經濟帶領農民致富的本領;年富力強的基層干部和青年黨員普遍偏少;隨著二、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形式的新經濟組織大量出現,外出流動的黨員越來越多,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和工作內容、工作方式亟待調整和改進;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夠,把經濟工作作為“硬任務”,把黨建工作看成“軟指標”,存在“談起來重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一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甚至處于癱瘓狀態;農村稅費改革以來,在減輕農民負擔的同時,也給基層政權運轉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出現了農村基層干部難選、難當、難留的“三難”問題,興辦農村公益事業也出現了一定困難,等等。這些問題如果不引起重視并認真加以解決,不僅難以完成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任務,而且將嚴重削弱甚至動搖黨在農村的工作基礎。筆者結合工作實際,談一些個人的認識。
第一,提高領導發展的能力。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離開了發展,一切工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尤其是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的西部地區,加快農村發展的要求更加緊迫、任務更加艱巨。加快農村發展,離不開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加強和改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其領導核心作用,不斷提高其領導發展的能力,使其真正成為發展農村經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火車頭和排頭兵。安順市委市政府著力抓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四有”工程,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抓基層黨組織“有型化”建設,使黨支部活動有陣地,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二是抓隊伍穩定,使村干部工作有報酬,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三是抓工作保障,使組織運轉有經費,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四是抓教學平臺,用遠程教育提升干部群眾素質,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在抓村黨支部“有型化”建設過程中,做到了經費投入多元化、制度建設規范化、督促檢查經常化、活動開展正常化、發揮作用最大化。在抓隊伍穩定方面,全市統一解決提高了村干部報酬、村公用經費等問題,調動了村干部的積極性,增強了黨組織的吸引力。使村干部報酬從不定到固定,增強了村干部的責任感;從報酬相同到不同,增強了村干部的緊迫感;使村干部從怕當到爭當,增強了村干部的榮譽感。在著力解決村干部報酬的同時,市委市政府還將解決村級組織工作經費作為轉移支付資金重點來安排,切實保證了基層黨組織的正常運轉,實現了辦公經費由無到有,集體經濟由弱到強,村級班子由“軟”到“硬”的轉變。遠程教育已經成為安順市農村黨員干部群眾更新觀念、拓展視野,掌握致富技術和市場信息的重要途徑,成為安順市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綜合素質和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重要手段。同時,安順市在此基礎上還落實了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旨在幫助提高村級組織的整體素質。
實踐證明,大力實施“四有”工程,農村基層干部的責權利進一步明確,促使農村基層干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任務上,有利于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有利于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戰斗力和創造力,有利于充分調動農村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有利于加強和改進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第二,選好配強支部一班人。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組織者、實踐者。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而要使廣大農民真正參與到新農村建設當中來,就需要有一個團結務實、廉潔奉公、開拓創新的村級領導班子來帶領。農村基層黨組織是最直接的組織者,農村基層干部是最基礎的落實群體。因此,要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選準配強村級領導班子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龍頭。通過強化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提高村干部的素質和能力,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實踐證明,建設一個好班子,特別是選好一個好書記,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關鍵。因此,要創新選人用人機制,把黨性強、作風正、懂經濟、會管理、能經營、受擁護的人選為黨支部書記。按照“抓好一把手、帶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隊伍”的工作要求,把村黨支部班子建設放在首位,切實加強教育、管理和培養,努力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員干部隊伍,使我們的每一個農村基層黨員都能夠成為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雙帶”能手,在三個文明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使村級黨組織成為帶領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堅強領導核心,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第三,在黨員隊伍建設上下功夫。沒有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黨的先進性就無從談起。農村黨員隊伍是農村黨建的基礎,是黨支部發揮核心作用的基礎,必須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隊伍建設,增強農村黨員隊伍活力,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實踐“三個代表”和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
一是要不斷壯大黨員隊伍。要把責任心強、有開拓奉獻精神、有知識、有能力的農村青年團結在黨組織周圍,使之成為黨外積極分子,對符合黨員標準的適時吸收進黨員隊伍。要進一步改善黨員隊伍的年齡和文化結構,把那些年富力強、有一定經濟頭腦、具備一定科技文化知識、懂得經營管理的在鄉知識青年、退伍軍人、村辦企業骨干、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充實到黨員隊伍及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中來,徹底改變黨員隊伍年齡偏大、素質偏低、作用偏弱、人數減少的狀況,提高黨員隊伍的整體素質,鞏固黨在農村的群眾基礎和政權基礎。
二是要加強基層黨員的學習和教育。在經濟成份、利益主體、社會組織和生活方式多樣化的背景下,當前農村黨員教育工作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加強的問題。要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緊密結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學習教育活動,加強基層黨員的學習、培訓、教育,強化對廣大農村黨員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論、鄧小平理論、黨的基本知識、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農村實用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廣大農村黨員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提高廣大農村黨員的綜合素質和致富本領,進一步增強農村黨員的先進性。
三是要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隨著農村社會的不斷轉型和農民隊伍的深刻變化,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準確把握農民群眾階層化、生活方式多樣化、精神需求復雜化的新特點,摸清社會輿論和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站在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角度,深入了解農民群眾的困難和困惑,認真分析和研究,在解決農村群眾實際生產生活困難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經濟建設的各個環節和全過程中,幫助他們轉變觀念,化解矛盾,理解和支持基層黨組織的工作。
四是健全各項制度,加強對黨員的監督和管理。實際工作中,一些黨員干部工作熱情很高,但是由于工作經驗不足,對政策法規不熟悉,容易出現盲目蠻干,甚至與黨的路線方針背道而馳的現象。因此,必須加強對黨員和基層黨組織的約束和監督力度,規范監督機制,推進民主監督,全面推行村級政務公開,將干部的一言一行置于全體群眾監督之下。要探索針對目前農村工作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和辦法,建立健全層次清晰、責任明確的具有可操作性和約束力較強的監督運行機制和措施,以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貫徹執行。要嚴肅處置不合格黨員,對黨員不履行黨章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能發揮模范作用的,要經過黨員民主評議,該勸退的勸退,該除名的除名。對于違法亂紀的腐敗分子,必須堅決清除出黨,確保黨員隊伍的純潔和活力。
第四,努力適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要求。作為農村各項事業領導核心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如何站在歷史的高度,圍繞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重新審視自身的方位,進一步明確職責和使命,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領導農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能力,切實承擔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歷史性任務,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嚴峻課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充分認識現實存在的問題,努力在更高層面上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要求。
一是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調整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職責職能。農村基層黨組織處于農村工作的最前沿,擔負著團結帶領農民群眾實現黨在農村奮斗目標的重要職責,是黨做好農村全部工作的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內容上看,涉及農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與以往黨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又拓展了更新的領域、豐富了更多的內涵;從進程上看,它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心。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針對新農村建設總的要求,把其作為新時期黨在農村工作的總抓手,思想上高度重視,在新農村建設這一偉大實踐中,當好組織者,做好推動者,成為實踐者。
二是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轉變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方式、提高領導能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嶄新的事業,它全面綜合地反映著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實施如此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中央和國家的政策、項目、資金來扶持,需要千千萬萬農民群眾去奮斗,更需要農村基層各級黨組織的精心組織和有效服務,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適應農村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變革的要求,適應農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協調發展的要求,準確把握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性、動態性和層次性的特點,努力改進領導方式,不斷增強組織、協調、服務、帶動功能,進一步提高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的能力,切實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先鋒隊和領路人。
三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舞臺上有所作為。農村經濟沒有大的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沒有大的提高,農村面貌沒有大的改變,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會缺乏強有力的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就會成為一紙空談。農村各級基層黨組織必須緊緊把握“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些目標要求,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努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各項目標要求,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在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大顯身手、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