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信息化建設意見

時間:2022-09-22 02:46:00

導語:企業信息化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信息化建設意見

為落實黨的**提出的關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精神,加快我市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從資源主導型經濟向創新主導型經濟的轉型,推動我市經濟社會雙轉型,根據廣東省《進一步推進我省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進一步推進企業信息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意見》、**市《關于實施科技**工程建設創新型城市的意見》和《**市**-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規劃》等有關文件精神,現就加快推進我市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遵循國家和省的企業信息化指導方針,圍繞建設富強和諧新**的戰略目標,堅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的發展戰略,在推進企業內部信息化,促進行業信息化和優化企業信息化發展環境三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政府的引導、協調和服務職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的橋梁作用,突出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有重點、分層次、有步驟地推進全市企業信息化建設,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和增強傳統產業競爭力,推動我市產業鏈向高技術、高附加值兩端的延伸,為我市產業和城市雙升級服務,實現我市經濟增長模式和社會發展模式雙轉型。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企業為主,統籌規劃,分類指導,重點實施。政府做好政策導向、宣傳、鼓勵和推廣工作,進一步加大企業信息化建設投入力度,著力營造良好的企業信息化建設環境,同時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企業在信息化中的主體地位;在搞好信息化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的同時,各級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結合行業的特點和信息化需求,指導企業制定信息化發展規劃,按照企業的不同類型及信息技術應用的不同程度和水平,實行分類指導;各有關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并結合自身職能,制訂目標措施,突出重點,精心組織,周密實施。

三、總體目標

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利用,不斷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服務的效率和水平,進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過程。具體包括創新過程智能化、生產過程自動化、管理方式系統化、管理機制網絡化、商務運營電子化等。**期間,我市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具體目標如下:

(一)企業信息網絡的應用普及率有較大提高。用電子商務技術改造企業物流系統和購銷系統,實現企業營銷創新;全市中小型企業互聯網應用普及率達到7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普及率達到90%以上;電子商務應用有較大的普及,全市流通龍頭企業、重點批發市場逐步開展電子商務應用;行業協會、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和專業鎮普遍建立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

(二)信息技術對產業的改造提升有明顯成效。用信息技術提高設計能力、改進制造過程,實現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自有品牌和知識產權的“兩自”企業;在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紡織服裝、化工、家具、玩具、造紙及紙制品、食品飲料等八大工業支柱產業中,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計算機輔助制造(CAM)/計算機輔助工藝計劃(CAPP)/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等應用率達到60%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應用率達到70%以上。

(三)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規模以上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應用率達到100%,供應鏈管理(SCM)系統/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應用率達到60%以上,企業制造資源計劃(MRPII)系統/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的應用率達到70%以上;中小型企業實現財務、物料和營銷管理信息化的比例力爭達到50%以上。

(四)企業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城市化效果顯著。信息技術成為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市升級的主要手段,有效帶動我市產業經濟結構和城市管理模式的調整升級,推進我市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全市企業信息化總體應用程度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城市和企業的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技術能力和市場占有規模進一步提高,環境污染、能耗比和成本進一步下降,企業信息化為全市綜合實力的提高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作出突出貢獻。

四、主要任務

推進企業信息化總的任務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扣當前經濟社會雙轉型的大局,圍繞城市產業雙升級的需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為目標,以推廣信息技術應用為突破口,統籌規劃,加強引導,典型示范,突出重點,注重實效,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互動,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企業信息化之路。

(一)促進企業管理信息化

在企業管理方面,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適應企業信息化需要的組織體制。著眼于增強快速響應市場能力和企業運營效率,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對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進行有效整合,大力推進企業應用ERP/CRM/SCM以及商業智能(BI)、知識管理(KM)等先進管理理念與技術,逐步提升企業集成的層次和水平,促進企業流程再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

――重點大型企業。工業行業企業重點推廣ERP、SCM、CRM等管理信息化系統,其他行業企業要推行比較完善的財務、營銷、庫存管理信息系統。注重發揮企業網站的商務和服務功能,不斷提升和拓寬電子商務的范圍和水平。

――中小企業。廣大中小企業要積極創造條件,加強企業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對基礎設施尚不夠完善的企業,要通過模塊化改造,盡快建立各種子系統;對建有部分子系統的企業,要積極推行系統集成,發揮綜合效用。

(二)促進生產經營過程信息化

以信息技術促進企業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我市八大工業支柱產業重點推進產品生產過程信息化,推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新產品開發技術CAD/CAM/CAPP/CAE/PLM以及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柔性制造系統(FMS)等應用,實現企業基礎數據共享共用,建立企業產品設計創新體系,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加強電子信息技術與裝備制造技術的互相融合,以信息技術促進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提高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水平和成套設備集成能力。加強公共信息技術支持中心和企業信息技術中心的建設,鼓勵信息技術應用研發機構進入企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設計開發節能降耗產品,降低生產過程中的能源物資消耗和環境污染,提高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率。

——電子信息、電氣機械等行業。以提高企業制造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為目標,重點推廣應用CAD/CAM、CAPP、CIMS、CAT(計算機輔助測試)、PDM(產品數據管理)等技術。

——紡織服裝行業。以適應大規模定制的發展需要為目標,重點推廣CAD/CAM、印花分色制版系統、染色配色系統、自動裁剪系統和試穿系統等。

——家具、玩具、食品飲料等行業。以提高產品的衛生安全和綠色環保等功能和智能化、數字化程度為目標,重點推廣應用CAD/CAM、CIMS、PDM、FMS、模糊控制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等技術。

——化工、醫藥、造紙及紙制品等行業。以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為目標,重點推廣先進控制技術(APC),集散控制技術(DCS)、現場總線控制技術(FCS)等。

(三)促進產業服務信息化

圍繞我市企業信息化的總體目標,要分行業逐步建立完備的企業信息化產業綜合服務體系,為我市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工商領域重點行業建立行業公共信息技術服務平臺(包括行業企業和產品數據庫、行業產品和技術配套信息網等),逐步建立產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培育一批提供行業咨詢、軟件開發及系統集成服務的企業信息化服務商,形成與我市企業信息化相適應的服務體系;整合行業協會、中介服務機構、信息服務商、行業專家等資源,構建中小企業信息化創新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咨詢、產品研發、檢測和質量認證、技術支持以及教育培訓等服務。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中小企業綜合服務機構、信息化服務提供商等的積極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服務網點為載體、以培訓服務為重點、以公共信息服務為支撐”的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共同推進企業信息化服務。同時,要有效整合資源,構建企業信息化應用服務網絡,借助各類信息化技術服務商強大的服務網絡資源和專業的服務運營能力,建立起遍布全市的信息化服務網點,以實現企業獲得快速響應的服務。

(四)促進企業商務營銷信息化

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商務貿易活動,推廣普及數字終端設備、條碼技術、電子標簽、EDI技術、商業自動化技術、POS系統、電子訂貨系統(EOS)、會員管理系統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在商貿流通領域的應用,實現電子訂貨、電子轉帳和票證自動處理,提高商貿流通企業的數字化和自動化水平。建立全市性企業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完善電子商務的網絡基礎設施、應用配套設施、服務與安全體系和各類應用系統。推進商務模式創新,促進企業由產品管理為中心轉向客戶管理為中心,以開放型的過程管理取代傳統的功能管理,以數據庫為核心建立決策支持及運營系統。

——建立和培育行業門戶網站,發揮網絡虛擬市場優勢。立足**實際,以產業為依托,以行業協會、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為主體,建立集信息、價格指導、網上交易、資源優化配置和其他支撐輔助功能為一體的行業門戶網站,帶動行業電子商務的開展。支持為中小企業服務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為中小企業提供網上開店、數字證書認證、在線支付和物流信息等服務,促進中小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提高商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運用網絡技術,推進產業組織創新。工業企業要積極采用以網絡技術為支撐的電子商務方式,建立企業聯盟和發展虛擬制造,推進供應鏈管理,大大提高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和整體專業化水平。加快推進各類專業批發市場信息網絡系統建設,實現網絡化的信息采集和,大力推行電子結算、電子拍賣,重點依托流通龍頭企業建立網上批發市場和網上商城,創新交易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水平,促進批發市場的規模化發展。

(五)促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信息化

加強企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是推動企業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解決企業信息化建設當中‘人才瓶頸’問題的關鍵舉措,對于有效避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盲目性,防范風險、提高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整合利用科研院校、信息化服務企業和社會培訓中介機構等各種培訓資源,建立省、市兩級企業信息化培訓基地,大力開展各類企業信息化課程培訓,為企業培訓信息化急需的人才;改進和完善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想方設法留住企業的各種信息化專業人才。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支持各類信息服務提供商通過巡展、演示、培訓、講座、現場體驗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活動方式推進企業信息化應用,將信息化技術深入普及到鎮、村和企業基層,拉近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與信息化的距離,促使企業各級經理人員和業務骨干不斷地接受現代信息技術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培訓教育,以信息化武裝他們的思想和頭腦,從而全面提高企業人才隊伍的信息化專業知識水平和整體素質。

五、推進措施

(一)加強統籌協調、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

1.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企業信息化建設,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優勢,形成推進企業信息化的工作合力。市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牽頭組織建立全市企業信息化聯席工作會議制度,加強對我市企業信息化工作的統籌協調,研究推進企業信息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工作內容,制定支持企業信息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全面指導我市企業信息化的發展。

2.制訂扶持和鼓勵企業開展信息化的相關政策。落實國家和省扶持企業信息化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將企業信息化項目納入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的重點,市財政挖潛改造資金和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要進一步加大對企業信息化項目的扶持和傾斜,加強共性技術應用平臺和重點企業信息化項目建設。積極發揮市“科技**”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落實企業信息化建設專項扶持資金,由市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研究制定相關實施細則,組織實施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強基工程”、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倍增工程”、企業信息化推廣的“信翔工程”、企業信息化人才培訓的“智富工程”等四大企業信息化工程,進一步加快全市企業信息化步伐,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產業升級轉型。

(二)實施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強基工程”,構建多層次的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

1.以我市行業協會、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產業園區和龍頭企業等為依托,逐步建立各類行業和企業信息化服務平臺、區域產業集群信息化服務平臺、企業信息化技術支持中心等服務體系,為全市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化服務,實現資源共享,降低企業信息化投入成本。

2.籌建成立**市企業信息化促進服務中心,為我市各類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和行業服務機構提供信息資源開發、計算機信息網絡建設、各種數據庫及應用系統的建立和開發等技術支援及咨詢服務,以助提高我市各行業信息技術總體應用水平,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我市產業核心競爭力。

3.推動**市企業信息化行業協會的籌組成立,加快行業技術和行業信息等資源的開發、整合及利用,建立相應的服務體系和多元化投資渠道,由行業協會或中介機構牽頭組織社會資源,采取市場化運作機制,實行信息資源有償使用,逐步實現信息資源的社會化、網絡化、數字化和商品化。

4.加快電子標簽、電子商務信用、認證、標準、支付和現代物流配套建設,以及服務于中小企業的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建設,形成有利于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撐體系,推進企業電子商務建設。

5.加大力度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堅持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的方向,降低行業準入門檻,創造平等的市場競爭環境,鼓勵社會資本投入,推動我市現代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根據信息服務業發展的規律和趨勢,結合我市服務業發展實際,重點推進以數字內容產業為核心的信息服務業,加快發展電信增值服務業務、數字電視、網絡游戲、遠程教育、動漫創意等新興信息服務產業,發揮信息服務業在我市服務產業鏈中的輻射帶動作用。

(三)實施企業信息化建設“倍增工程”,加快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

1.引導企業廣泛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信息化技術對經濟的倍增作用。在“科技**”資金中設立企業信息化專項,實施企業信息化建設“四大工程”,優先扶持八大工業支柱產業和工業商貿流通領域的龍頭企業建立相應的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生產管理流程再造,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倍增;同時鼓勵一批產品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的中小企業積極開展企業信息化建設項目,通過企業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引導,有效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倍增。

2.利用信息化技術改造提升我市傳統工業商貿行業,實現競爭力倍增。要通過吸引國內外企業信息化的技術和資金,結合政府支持投資的形式,為傳統工業商貿行業提供行業信息化服務,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傳統產業,促使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針對制約傳統工業商貿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推廣與普及對提高生產工藝與技術水平有重大作用的信息技術,提升傳統工業行業的機電一體化水平和企業勞動生產率,降低企業勞動密集程度和人力生產成本,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專利保護能力,從而加快推進傳統工業和商貿行業的信息化進程,實現行業核心競爭力倍增。

3.統籌規劃,加強對企業信息化的宏觀指導,實現效率倍增。各級政府部門要參照省、市有關做法,建立健全推進企業信息化工作的協調機制,全面指導企業信息化工作,密切配合,以多元化方式加大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形成推動企業信息化工作的合力倍增;同時要結合本地區實際,組織制定本地區企業信息化發展規劃和行業信息化建設方案,力爭在一些優勢行業和產業集聚地區及重點企業率先突破,實現企業信息化建設效率倍增。

(四)實施企業信息化推廣“信翔工程”,積極營造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良好環境

1.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積極營造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各級政府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充分認識企業信息化對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意義,及時總結、大力推廣企業信息化的先進經驗,大力普及企業信息化知識,引導各行業企業轉變觀念,增強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緊逼感,提高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水平和實際運營能力。

2.大力抓好企業信息化示范企業和示范項目,以點帶面,逐步推廣。組織實施八大工業支柱產業、商貿流通業和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的企業信息化示范工程,探索企業信息化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發展模式。根據企業規模和行業的情況,結合我市產業結構調整,選擇一批信息化基礎條件好、管理規范的行業龍頭企業作為企業信息化的示范企業;選擇一批行業帶動性強、技術水平高的信息化項目,作為企業信息化示范項目;選擇一批服務質量好、開發能力強的信息化技術服務機構,作為企業信息化示范服務商。對示范企業、示范項目和示范服務商實行動態管理,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重點扶持。

(五)實施企業信息化人才“智富工程”,搭建多層次的人才培訓體系

1.加強政府引導,推進學校、社會培訓機構與企業互動,多渠道開展企業信息化技術人才培訓、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工作。依托科研院校、龍頭企業、各類培訓機構等資源,建立一批企業信息化培訓基地,其中包括企業信息化培訓、技術咨詢與服務、專家人才資源等三個服務體系。要充分整合利用現有的各種社會資源,組成企業信息化培訓服務體系,對企業負責人、中高層管理人員從思想觀念、技術操作等方面進行全面培訓,同時也要做好對咨詢機構、監理機構的培育和從業人員的培訓;要組織、調動我市的大專院校、信息技術服務中介機構、系統集成公司等力量,為企業信息化提供一體化的服務;要積極組成專家、人才資源體系,發揮信息技術專家及在企業、科研院所從事信息技術工作的專業人才的作用,為企業應用信息技術提供策劃、咨詢、指導服務。

2.加快對計算機與管理類復合型人才的吸納、培養和使用。充分貫徹落實我市一系列人才優惠政策,進一步改善創業、激勵、法制、治安等外部環境,增強對信息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復合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吸引國內外相關公司、學校和研究所到**創辦信息化服務機構,吸引國內外留學生到**參與信息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工作。支持院校專業培養和企業定期脫崗培訓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快培養造就既精通信息技術又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完善繼續教育體系和人才流動機制,盡快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信息技術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