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組工建立科學意見
時間:2022-09-28 11:56:00
導語:六個組工建立科學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組織部在“興高潮、樹形象”活動中,緊緊抓住干部工作這一熱點,通過全面、系統、深入學習,廣大組工干部對“六個組工”的認識有了新高度,在干部工作中不斷開拓創新,取得良好效果。
一、公正選任,著力構建干部選拔使用新機制。
一是建立民主推薦、民意測驗、民主評議制度。我縣在干部選拔任用中注重群眾公認原則,在干部選任工作中堅持“三不提交”擬任討論原則,即:無單位黨組織推薦不提交、民主測評票不高不提交、民主評議有不良反映不提交。二是建立差額考察和考察預告制度。根據《干部任用條例》對縣直單位和鄉鎮正職、副職分別按1:3、1:2的比例進行考察。考察組在考察前3天通知考察對象所在單位,將考察對象基本情況、擬任級別職務情況、舉報注意事項及考察組成員名單、聯系電話制成公告張貼。三是建立干部擬任前聯席會審制度??h委組織部召集縣紀檢監察、綜治、審計、財政、計生等部門負責人,對被縣委列入后備干部管理和擬提拔的干部情況進行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核實,及時調整。四是實行任前公示制度。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條例》,對擬提拔為正、副科級的領導干部(含同級非領導職務干部),實行任職前公示。自**年來,所有擬提拔任用的干部都進行了公示,經過公示,其中3名有不良反映的干部被縣委否決。五是實行公開選拔制度。我縣突出專業型人才的公選,公選范圍也不斷突破,積極吸納縣外人才。近幾年來,我縣確定了19個正副科級領導職位進行公開選拔,18個名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有效地形成了正確的用人導向。同時積極鼓勵干部參加縣外公選,為其參加公選創造條件。近幾年來,我縣參加公選考取縣處級干部5人。六是建立常委會票決制度。在決定領導干部任免時,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人大主席、政協組長和縣直單位班子成員實行票決制,贊成票必須超過應到會人數的一半才通過。
二、科學考核,不斷完善領導干部考核新辦法。
一是堅持雙重、雙向考核。“雙重考核”,就是每年末先抽調考核組對各單位領導干部進行考核,后再組織在職縣級領導、縣直單位負責人、鄉鎮黨、政、人大、政協“一把手”,對縣直單位和鄉鎮黨政“一把手”進行民主測評和民主評議?!半p向考核”就是縣委組織部、縣紀委分別對鄉鎮、縣直單位領導干部履職情況和廉政情況進行考核,每個領導干部都必須述職述廉,考核組對領導干部的履職和廉政情況,分別作出評價和鑒定,并按優秀票率高低綜合排隊,獎優罰劣。二是堅持分類考核??h委將39個鄉鎮根據工作條件、資源狀況、經濟基礎等方面的差異,分三類進行考核評比。一類鄉鎮考核居前6名者、二類鄉鎮考核前4名者、三類鄉鎮考核前2名者獲年度綜合獎,其黨政“一把手”獲得評先評優和晉職資格。對每類排末位者分別取消其負責人的評先評優和晉職資格;對每類連續兩年居末位者,降免其主要負責人的職務。三是堅持按月、按季考核。對主要經濟指標、經濟環境等實行按月考核,對計生、政法綜治、財政、組織工作等實行按季度考核。考核結果要綜合排隊,作為年度考核結果的依據??h委、縣政府按月、按季度兌現獎罰。四是堅持屆中、屆末考核。在鄉鎮班子和縣直機關班子任期屆滿和屆中,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的干部組成若干考察組,分別深入各單位,對領導干部和后備干部進行全面考察。考察結果作為評價領導班子實績的重要依據,讓數字說話,讓群眾說了算。五是重視運用考核結果。我縣注意體現獎懲結合、賞罰分明的原則,正確運用考核結果選拔調整干部,推動干部能上能下。據統計,近2年來我縣共有283名經考察群眾普遍反映德才表現較好、政績突出的干部先后被提拔重用,有6名群眾普遍反映各方面表現一般的干部被降職使用,有8名因學習和工作表現差的正副科級干部年度考核定檔為不稱職。
三、多重交流,大膽嘗試促進干部健康成長新途徑。
一是加大科級干部的交流工作力度??h委結合鄉鎮和縣直機關班子換屆和調整,把干部交流當作一個重要措施來抓,突出交流鄉鎮黨政“一把手”和縣直機關班子負責人,突出交流有培養前途的優秀年輕干部。我們除交流調整一批干部外,同時還注意崗位之間的輪換交流通過交流,充分激發了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加強股級及股級以下干部的輪崗交流??h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制定《干部交流暫行辦法》,明確了交流的對象、范圍、形式和紀律要求等。近4年來,我縣教育、衛生、財政等有關部門共輪崗交流股級及股級以下干部1079人。三是注重干部交流的效果。在推進干部交流的過程中,堅持從事業需要出發,著眼于發揮干部的專長和促進干部的健康成長,較好地把握了干部交流的原則,注重立足于優化班子結構和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注意適當掌握干部交流的數量,充分考慮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同時考慮領導班子建設的實際需要,考慮接收單位的接受能力。
四、改進方式,努力創新干部教育新路子。
一是創新教育形式。首先是“請進來”學。每年邀請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學者進行政治理論、實用技術、知識經濟、現代行政管理體制創新等方面的專題講座。去年來,邀請26名專家教授開辦專題講座31場次,聽眾達2萬余人次。其次是“走出去”學。大力實施“4321”人才工程,選派4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自謀職業鍛煉、30名優秀年輕干部到湖南師大深造、20名縣直機關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鍛煉,建立一個**籍在外知名人士支持家鄉經濟建設的平臺。再次是“沉下來”學。大力實施“干部素質提高年”活動,圍繞黨員干部的執政能力建設構建層級教育體系、完善干部教育機制。二是豐富教學內容。在重視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堅持因地制宜,將適合本地推廣的新知識、新技術作為重點教育內容,著眼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新形勢下對農村基層干部的新要求,讓基層干部“吃點菜”,分片培訓、因崗培訓。三是完善教育網絡。在鞏固縣委黨校教育主陣地的基礎上,成立了富有我縣特色的“流動黨校、金葉夜校、老年黨?!?,以“四校”為陣地,提高干部的帶富本領。同時加大投入完善現代教育手段,投入200余萬元建設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目前已建高標準接收站點22個,黨員科技示范基地300余個。四是強化促學手段。在干部教育工作中堅持“五促學”,即以考促學、以管促學、以評促學、以用促學、以賽促學,通過公開選拔、各種比賽、群眾評議等方式,提升干部綜合素質,錘煉知識型干部隊伍。
一是實行試用制。對新提任的非選舉產生的副職領導干部,包括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的領導干部,實行試用期制度,試用期為1年。試用期滿,經考核被認定為稱職的,正式任職;不稱職者回原崗位或原職級安排。
二是確定任期制。選任制干部在同一領導崗位上任職不得超過兩屆。任期中新進的領導干部隨班子一并任職到期。任期屆滿,自然解除領導職務,連任須重新辦理任職手續。委任制干部在同一領導職位上任職不得超過10年,到期應進行交流或改任非領導職務。
三是任前公示制。對擬提拔的領導干部,在縣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連續公示7天,征求廣大干部群眾意見。對群眾意見反映較大,情況屬實的公示干部,暫緩提拔,情節嚴重者則提交有關部門處理。
四是劃線騰位制。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52周歲,由領導職務改任非領導職務,騰出職位,充實年輕干部。
- 上一篇:干部能力素質意見
- 下一篇:干部監督管理三要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