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品牌意見
時間:2022-09-28 03:20:00
導語:政務品牌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政務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組建以來,積極開展“陽光服務”,按照審批提速、服務提質、形象提升的要求,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和政務服務水平,有力打造了全縣的政務品牌,架設了一座黨和人民群眾的“連心橋”,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發展環境明顯優化,行政審批程序明顯簡化,機關辦事交率明顯提高,深受企業和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目前,有23個單位的113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納入中心集中統一聯合辦理。今年1—4月,累計辦理各類行政審批服務事項5000余件,其中即辦件3000余件,承諾件2000件,按期辦結率99%,完成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150余萬元,均比上年有明顯增長。主要作法是:
一、建設求實效,突出“兩個到位”
一是領導重視,投入到位。縣委、縣政府對政務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一直高度重視和支持,2005年5月經縣委常委會研究,縣編委正式下發了《關于設立縣政務服務中心機構的通知》(桂編[2005]3號),明確了政務服務中心為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核定全額撥款事業編制6名,賦予中心相應的職能職責,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給中心配備工作用車一臺,確保了中心工作的正常運轉。二是部門配合,協調到位。縣委、縣政府為確保中心的高效運行和規范服務,專門下發了《關于對全縣招商引資重點產業項目行政審批實行全程服務的通知》。各成員單位能站在全縣經濟發展的高度,不斷增強大局觀念和服務意識,積極配合中心抓好工作,實行特事特辦,沒有一個單位各自為政。目前,各窗口單位均按要求配備了高素質的窗口服務人員,完善了辦公設施、設備。
二、運行求高效,創新“兩個機制”
一是創新審批機制。創新審批機制、減少審批環節是優化經濟環境的核心,也是政務服務中心工作的重點。**縣對此作了有益探索,并取得顯著成效。首先,推行并聯式審批。按照《**縣政務服務中心聯辦件管理辦法》規定,凡需三個以上主管部門審批的項目,由首先受理的窗口部門填《聯辦件通知書》,并及時報告中心辦公室,然后由中心牽頭組織相關單位迅速辦理落實。其次,推行審批專用章制度。為防止個別單位我行我素,繼續在原單位搞“暗管操作”,縣政府規定,凡在中心辦理項目的收費票據一律加蓋政務服務中心收費專用章。這項制度實施后,有效地規范了審批程序,杜絕了隨意減免、緩征現象的發生,扼止了費用的逃、漏,僅此一項,縣財政每年可增收80余萬元。第三,推行服務承諾制。窗口不能當場辦結的項目都要開具三聯式承諾件通知書,向群眾公開承諾明確的辦理時間,力爭提前辦結,使審批件由“群眾盼著領”變為“等著群眾拿”,樹立了政府機關良好的服務形象。二是創新管理機制。首先,推行全程服務制度。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給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效、快捷服務,縣委、縣政府決定,設立**縣招商引資、重點產業項目全程服務窗口,對全縣招商引資、重點產業項目審批實行全程服務。其次,改革票據管理制度,確保中心正常運轉。自從中心實行票據統一管理制度后,財政不再單向各窗口單位發放涉及審批收費的票據。所有收費票據先由中心領取,加蓋收費專用章后再由各窗口到中心統一領取,對未在中心領取票據而收費的單位,將其審批所收費用全部收繳縣財政。
三、服務求完善,加大“三個力度”
一是加大設施建設力度,從硬件上保障便民服務質量。為了提高工作人員的辦事效率,方便群眾辦事,中心在大門口安裝了6平方米的電子顯示屏,全天滾動式有關行政審批的政策和信息,在各窗口安裝了電話、配置了電腦、布設了局域網線并開通了寬帶網,設置了醒目的窗口標志、辦事流程圖和辦事導辦臺,配備了專門的導辦員,并在服務大廳設立了干凈、整潔、舒適的群眾休息區和其他一系列便民設施,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營造了一種賓至如歸的氛圍。二是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從軟件上強化便民服務效果。中心全體工作人員實行掛牌上崗,印制統一的《服務指南》,服務項目、審批資料、辦事程序、承諾時限、收費標準和依據等全部列入其中,使群眾一目了然,中心還要求對前來辦事的群眾做到“三清”。即所有表格一次給清、審批程序一次說清、提交資料一次講清。同時還制定了《窗口工作人員行為規范》和《中心守則》,要求工作人員做到“五個一樣”,即受理咨詢一樣熱情;干部群眾一樣尊重;忙時閑時一樣耐心;生人熟人一樣和氣;來早來晚一樣接待。三是加大處罰力度,從根本上提高便民服務水平。中心始終把提高窗口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作為重點來抓,要求所有工作人員以“心誠、口甜、腿勤、業精”為服務標準,推行“迎賓式”服務,不斷強化窗口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同時中心設立了舉報箱,對群眾反映效率低下、服務態度不好的窗口工作人員實行一次警告,二次退回原單位的處罰制度,從而促使全體窗口工作人員牢固樹立了“三個第一”思想:即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要務,把群眾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把群眾的信任作為第一目標。
四、監督求嚴格,強化“兩個考核”
一是強化對進駐單位的考核。中心將各進駐單位的審批情況每月進行通報,對外開通了投訴電話,將政務公開完全置于群眾的注視和監督之下,隨時受理群眾的舉報和投訴,接受群眾監督。根據《**縣政務服務中心目標管理考核辦法》每月對各窗口單位工作情況按百分制進行考核評定,凡考核在90分以上授予紅旗窗口的稱號,在60分以下的為黃旗窗口。凡是為黃旗窗口的單位,年終不得評先評優。同時縣紀委監察局、縣政府督查室、縣重點辦每年還要對各窗口單位進行專項督查考核,對評定為不合格等次的單位,找其主要領導進行誡免談話,批評教育,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調整其工作崗位或免去其所任職務。今年以來,縣委、縣人大和縣政府共組織專項督查、明察暗訪4次,對工作不力的部分單位進行了曝光,有效地增強了各單位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強化對窗口工作人員的考核。中心還根據《**縣政務服務中心目標管理考核辦法》,給工作人員和窗口打分,每月考核一次,并將考核結果上墻公布。對經過考核,評定為服務標兵、優秀等次的個人、紅旗窗口,予以表彰和獎勵;對評定為不合格等次的人員,堅決退回原單位,并取消其年終評先評優資格。
- 上一篇:任職干部監督意見
- 下一篇:領導班子內部監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