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班子選育難題意見
時間:2022-10-03 02:33:00
導語:村級班子選育難題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省**縣針對村級班子后繼乏人的問題,認真研究謀劃,在實踐的基礎上,采取組織選派、公開選聘、定向培養的方式,破解村級班子選育難題,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組織選派,解決村級班子戰斗力不強的問題。對宗族派性復雜、矛盾隱患較多、本村找不出合適人選的癱村、亂村、窮村,采取選派鄉鎮離崗干部、在職干部和退職干部到村任職的方法,優先選拔離崗干部職工回原籍任職。縣委先后制定了《關于選派鄉鎮干部到后進村任職的意見》等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在選人上實行“雙推”,即通過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確定下派干部初步人選;在定人上實行“雙選”,即經過縣鄉組織考察、農村選舉確定最終人選;在用人上實行“雙優先”,即優先把下派干部列為后備干部培養,優先提拔重用。**年來,全縣共選派231名干部到村任職,其中回本村任職的157人,占總數的68%。
公開選聘,解決村級班子后備干部源頭萎縮的問題。對村級班子后備干部儲備少、培養難的村,采取靈活機動的聘任方式,把那些回村初高中畢業生、退伍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懂經營會管理的鄉企骨干聘為村務助理、監督員、顧問,把他們緊緊團結在村“兩委”班子周圍,優先作為農村后備干部培養。在選聘人員中深入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每年為家鄉發展獻一條良策或信息,幫帶一戶貧困戶脫貧,帶頭領辦或引進一個致富項目,協調一筆發展資金,給其交任務、壓擔子,促其早日成熟。同時,建立了選聘人員業績檔案,通過“看服務,比貢獻”,激發選聘人員的工作熱情,對條件成熟的及時按要求吸收為村“兩委”干部。目前,全縣通過聘任方式培養的后備干部已達1620多人,現已有249名聘員經過公選擔任了村干部。
定向培養,解決村級班子成員素質不高的問題。對新任村干部和有發展前途的村級班子后備人才,由縣、鄉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大規模培訓,大幅度提高其政治業務素質和“雙帶”本領。一是學歷教育。積極選派和組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農村基層干部和后備干部參加農函大、農廣校、黨校、普通高校等學歷教育。五年來,共有1800人到各類大專院校學習,其中已有814人獲得大專畢業證書。二是素質培訓。**年來,縣、鄉每年都對村干部進行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和農業產業化的培訓,先后有1萬人次接受了培訓。三是任職資格和崗位培訓。結合村“兩委”換屆調整,對新任村黨支部書記進行任職資格培訓,對村委會主任進行崗位素質培訓,培訓時間為7天。目前,共有781人取得了村黨支部書記任職資格證書,1200名村主任接受了崗位培訓。
通過“兩選一培”機制的推行,為該縣農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一大批科技致富能手、種養專業戶、有文化的農村青年充實進了農村干部隊伍,村級領導班子“雙帶”能力得到明顯提升,近三年來,無一人因待遇問題“撂挑子”。
- 上一篇:初始提名權改革意見
- 下一篇:黨內民主生動實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