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民主政治闡釋意見
時間:2022-10-04 01:00:00
導語:社會民主政治闡釋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這是中國政府首次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闡述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闡發了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全面反映了正在蓬勃開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和取得的成就。這份白皮書宣示了黨和國家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決心和信心,宣示了中國的民主理念,宣示了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所必須遵循的原則,向人們揭示和描述了正在形成之中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模式。
一、宣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建立和發展人民民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之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靠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協調發展。民主政治建設為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提供制度保證。《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理念和實踐的全面闡述,表明黨和國家對于現代化進程中民主建設重要性的深刻認識,同時它也宣示出黨和國家繼續高舉社會主義民主的旗幟,繼續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辦法興利除弊,用促進政治建設解決前進中遇到的問題,克服發展中遇到的障礙的決心和理念。
白皮書的發表也在一定程度上回應和澄清了某些西方輿論對中國政治發展的誤解。國外的一些輿論認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也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政治體制改革是滯后的,對中國的民主發展或視而不見或干脆予以否定。這種觀點在國外頗有一些市場,對我們國內也有一定影響。針對這種觀點,白皮書系統、全面、準確地介紹了中國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框架和運行機制,說明了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人民民主性質。白皮書還特意運用大量事實、數據介紹和說明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民主政治全面發展、快速推進的情況。
西方對于中國民主政治存在誤解,一方面是由于不了解中國政治發展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于民主觀念上的差異。許多西方輿論是站在西方立場,從西方的概念出發,用西方人的思維方式看待中國的事情,評判中國政治的,自然很難認同中國的政治發展和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對此,白皮書不僅用大量事實盡可能詳盡的介紹中國實際的政治發展,也進一步闡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長期實踐中,經過反復探索形成的民主理念,深刻揭示了當代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國的歷史與國情、符合中國社會發展進步要求的政治制度。
二、宣示中國的民主觀
《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當中一個十分引人注意的觀點是,即肯定民主的一般價值,又強調民主的內生性,強調了民主的多樣性,反對把民主的具體形式絕對化。論述民主政治的白皮書通篇并沒有給民主下一個定義,并非不能對民主進行定義,而是有意回避了這個問題,而這一回避本身恰恰透視出中國對民主問題的一種看法,這也許是了解中國民主觀的一個很有意思的切入點。
白皮書開篇肯定了民主的一般價值,指出:“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但在這一普世價值之下,各個國家的民主實踐各有不同,民主形式各具特色,民主理念也并不盡相同。民主從理論到實踐具有顯著的多樣性,每一個國家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政治發展道路。任何人都沒有資格將一己之民主觀念與政治模式強加于人。正是考慮到民主觀念和模式多樣性,白皮書沒有從主觀上抽象地定義民主,而是著眼于實踐,提出了衡量民主客觀標準,這就是要看廣大人民的意愿是否得到了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是否得到了充分實現,廣大人民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了充分保障。符合這樣標準的就是一個民主的政治制度。
在此基礎上,白皮書進一步論述了中國的民主政治是適應于中國的歷史和國情,符合中國社會發展進步要求的政治制度。白皮書指出,中國民主政治的真實性、廣泛性,首先體現在社會制度和國家政權的性質與作用上,即由人民選舉、受人民監督的國家各級政權為人民服務。不僅如此,中國民主政治,還更加直接地體現為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和保障,即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政治過程、直接參與社會管理。這是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特色和優點。
民主作為政治制度屬于上層建筑。上層建筑的作用是保護經濟基礎,促進社會的經濟發展和全面進步。一個好的民主制度,應當有利于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建設美好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應當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當今世界上有不少國家在法律上規定了人民的權利,但不同的階級、種族、宗族以及各式各樣的政治勢力之間,相互爭斗,甚至相互殘殺,使國家陷于動亂,社會苦于內耗。這樣的民主政治,不能說是一種好的政治制度。一個好的民主制度,應當帶來國泰民安,文明進步。這是白皮書所蘊涵的一種新的民主理念。
三、宣示中國民主政治的未來走向
作為一份具有權威性的政府文告,白皮書要回答國內外人士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走向的關心。人們不僅要從白皮書中了解中國民主的過去和現在,更希望從中讀出有關中國民主未來的一些信息。
白皮書沒有回避中國民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白皮書坦言:雖然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有許多需要克服和解決的問題,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指出了中國民主政治目前尚存在的六個方面的不足:民主制度還不夠健全,人民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當家作主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的權利在某些方面還沒有得到充分實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依然存在;官僚主義作風、腐敗現象在一些部門和地方滋生和蔓延;對權力運行進行制約和監督的有效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全社會的民主觀念和法律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尚需擴大。
面向未來,白皮書表明了我們黨和政府進行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決心和方略。白皮書指出:“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將通過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加強和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改革和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改革和完善政府決策機制,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努力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更值得注意的是,白皮書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堅持和發展中國民主政治的五條原則: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和優勢;要有利于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要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尊嚴;要符合漸進有序發展的客觀規律。可以預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將遵循這些原則不斷發展前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對自己選擇的政治發展道路充滿信心。就像白皮書中所說的,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中國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將越來越完備,其巨大優越性和強大生命力必將越來越充分地展現出來。在未來的歲月里,中國人民將越來越多地享有更加豐碩的政治文明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