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信息采集工作意見

時間:2022-10-22 04:35:00

導語:社區信息采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信息采集工作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

為充分滿足社區群眾服務需求,增強社區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不斷提高我市社區化服務與建設工作水平,現就加強社區信息采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增強社區工作人員服務意識,促進社區服務全面上水平為目的,通過開展“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主題活動,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需求信息,幫助群眾解決現實困難和問題,逐步建立起社區工作人員與社區群眾互動溝通、和諧融洽的良好關系,推動社區化服務與建設工作的健康穩步發展。

二、采集內容

社區信息分為基礎信息和服務需求信息兩部分。基礎信息包括社區群眾姓名、家庭人口、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政治面貌、聯系方式、何類服務對象、家庭收入來源及經濟狀況等資料;服務需求信息主要是指社區群眾最普遍、最現實、最迫切的服務需求,包括方針政策、科技信息、勞動就業、醫療衛生、社會救助等等。(參見附表)

三、方法措施

1、建立包村包戶責任制。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要根據社區村(居)民戶數和社區工作人員實有人數,實行社區工作人員包村、包戶責任制,分解細化信息采集任務,明確工作標準和目標要求,全面落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成效。

2、主動開展上門服務。社區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區群眾服務的工作理念,積極轉變服務方式,每兩月一次走訪所包農戶,采集需求信息;要通過入戶走訪、建立民情日志等方式,實地了解社區群眾需求,掌握社區動態,面對面地向群眾宣傳上級方針政策和社區服務知識,及時解決老弱病殘、特困戶、優撫對象、失業人員等社區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使社區服務工作有的放矢。

3、建立信息服務系統。依托諸城市社區服務網管理平臺和站室服務網絡,建立起社區信息服務系統,定期將社區工作人員采集到的各類信息整理分類、匯總錄入,逐步完善市、鄉鎮(街道、開發區)、社區三級聯網,利用社區智能化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率,加快推進社區服務規范化進程。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市里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領導同志任組長,民政、衛生、公安、人口計生、勞動和社會保障、農業、文化、體育、殘聯、老齡委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社區信息采集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開發區)、社區也要安排專門人員,具體負責信息采集的組織協調工作。

2、狠抓工作落實。各鄉鎮(街道、開發區)、社區要采取得力措施,組織社區各站(室)服務人員從辦公室走出去,深入基層開展信息采集工作;民政、衛生、公安、勞動和社會保障、人口計生、文化、體育、農業、商貿等有關部門要結合各自業務特點,堅持服務前移,加強業務培訓,規范、指導好社區信息采集工作。

3、改進社區服務。各鄉鎮(街道、開發區)、社區要建立完善信息采集、辦理、反饋工作機制,將了解到的群眾服務需求,根據職責分工,落實到有關責任人員,實行限期辦理、上門反饋,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保證服務質量。同時,結合信息采集工作,定期搞好情況分析,調整充實現有服務內容,合理增加服務項目,最大限度地方便社區群眾,不斷提升農村社區化服務與建設水平。

4、嚴格監督考核。市委、市政府兩辦督查室和民政部門要定期組織人員進行督導檢查,實地了解各社區信息采集工作開展情況,搞好定期通報,推動工作開展。各鄉鎮(街道、開發區)要進一步完善社區內部管理機制,隨時檢查考核社區工作人員包村包戶責任制落實情況和信息采集、辦理、反饋情況,并將檢查結果納入社區工作人員管理考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