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機械育插秧意見
時間:2022-10-30 06:26:00
導語:水稻機械育插秧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稻是我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全縣常年種植面積44.5萬畝,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51%;稻谷總產量25.81萬噸,占糧食總產量54%。目前我縣水稻種植基本上靠人工栽插,生產手段落后,作業條件艱苦,作業效率低下,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民對水稻生產機械化的需求日益迫切。**年我縣在龍水鎮和國梁鎮開展了水稻機械育插秧示范推廣工作,示范推廣面積300余畝,示范推廣田塊的成功率達到98%以上,與同等條件下的人工插秧相比機栽成本每畝節省49元,對比測產產量高出20%,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進一步改善我縣農業生產條件,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促進主要糧食作物增產增收,現將**年度機械育插秧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加快水稻機械育插秧的重要意義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發展以農業機械化為主要內容和標志的現代農業。水稻機械育插秧是農業機械化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前,我縣水稻機械育插秧水平較低,“十一五”期間,加快發展我縣水稻機械育插秧的任務十分繁重。要大力提高水稻育插秧機械裝備總量和質量,擴大水稻育插秧機械作業面積和范圍,努力提升綜合機械化水平。同時,提高售后服務水平,增強服務效能。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快發展水稻機械育插秧的重要性、緊迫性和現實性,明確工作職責,以實際行動推進我縣農業機械化跨越式發展。
二、**年開展水稻機育插秧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和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從保障糧食安全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要求出發,以促進糧食增產增收為目標,以示范推廣為突破口,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加大農機具推廣力度,努力提高全縣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本著“以點帶面、先易后難、強化服務、梯度推進”的原則,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加強資金扶持、技術支撐,推進水稻種植機械化,力爭通過3—5年的不懈努力,使我縣水稻種植機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工作原則:一是重點突破和分度推進的原則。重點突破完善機插秧技術和引導廣大農民改變種植觀念兩個環節,結合各鄉鎮區域自然條件、水源條件、經濟條件以及農民對水稻機械插秧技術的認識程度和接受程度,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先易后難,分步推進。
二是政府引導與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原則。水稻機插秧技術的推廣,既要靠政府引導也要靠市場推動。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水稻機插秧技術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力度,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同時加強對插秧機的購機補貼扶持,引導廣大農民認識接受應用水稻機插秧技術,并開展水稻機插秧作業服務,拓展水稻作業市場,以市場化、社會化服務推進水稻機插秧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三是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原則。水稻機械化插秧技術性較強,農機和農業部門緊密結合,發揮各自的優勢,做好機具的選型配套,加強水稻品種的選擇、育苗、植保以及大田肥水管理等技術指導,使秧苗適合機械化作業,促進農機和農藝有機結合,共同推進水稻機插秧技術示范推廣工作的開展。
(三)目標任務:**年,推廣機械插秧示范面積1.6萬畝,主要布局在龍水、萬古、鐵山、高升、雍溪、國梁、拾萬、金山、石馬、智鳳、寶頂、三驅等12個鎮實施。(機插水稻面積附后)。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機插秧工作,專門成立機插秧領導小組,由分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水務、農業、財政為成員,負責水稻機插指導督促工作。各相關鄉鎮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保證我縣**年的機插秧任務的完成。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職。水務部門負責插秧機的調試、維修、保養和農機手培訓以及機插工作的技術指導。農業局負責農業技術指導,尤其要做好水稻品種的選擇、育秧、植保以及田間管理等技術指導。各實施項目鎮根據相應的任務,制定機插秧實施方案,實施方案分階段、分時間細化落實到人。同時抓好宣傳發動、落實面積,加強整田質量以及大田肥水管理的監督,加強技術人員的培訓,每個鄉鎮要培訓技術人員10人。縣水務、農業要抽調技術人員,深入各實施鄉鎮指導協調機插秧工作,確保全年機插秧任務順利完成。
(三)整合資源,全力推進。按照市、縣補貼一點、鄉鎮投入一點,群眾自籌一點的原則,各實施鄉鎮要安排一定資金專項用于機插秧工作,調動農民積極性。縣水務、農業等部門要加大扶持力度,農機補貼、電灌維修、種糧直補等項目要重點安排項目實施區,確保機插秧工作順利推進。
(四)落實責任,嚴格考核。縣委、縣政府將**年機插秧任務納入各實施項目鎮目標考核,實行獎懲制度,按照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的原則給予相應的經費投入;同時落實專人負責制,劃片包干。縣水務局和農業局成立機插秧工作實施督查組,不定期抽查實施情況,確保**年機插秧任務圓滿完成。
- 上一篇:春節期間安全生產督查計劃
- 下一篇:行政服務中心綜合服務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