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勞動保障工作意見二

時間:2022-12-31 03:33:00

導語:鎮勞動保障工作意見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勞動保障工作意見二

各村、企事業單位: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重要之年。因此,做好今年的勞動保障工作意義十分重大,今年勞動保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和市委十一屆六次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突出改善民生、突出城鄉統籌、突出整體推進,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勞動關系更加和諧,努力開創勞動保障工作新局面。

今年勞動保障工作的主要目標是:

——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900人以上,新增農村勞動力開發培訓900人以上,其中轉移前培訓350人以上。

——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全年新增企業養老保險人數300人以上,醫療保險400人以上,工傷保險400人以上,生育保險50人以上,失業保險100人以上,征繳農?;?0萬元以上。

——“兩個合同”管理。各類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率不低于98%,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以勞動合同管理為主要內容的規章制度,50人以上的企業集體合同和工資專項合同簽訂率均達95%,女職工專項合同簽訂率80%,三項合同經職代會討論通過達100%,報送勞動保障部門審查率達100%。

——工傷保險目標管理,安全辦、建管站要加強對高危行業的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將參加工傷保險作為核發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必備條件,高危企業和建筑施工企業參保率分別達到90%、80%以上。

為確保上述目標的實現,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

1、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社會就業更加充分

各村、各企業部門要把就業工作擺上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認真貫徹落實《就業促進法》,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推進城鄉就業步伐。

一是發展經濟,擴大就業。要抓住當前良好機遇,齊心協力推動經濟發展,努力把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變成對就業拉動能力不斷提高的過程。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服務業和各類中小企業,鼓勵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發展,拓寬就業空間。要堅持經濟拉動和創業帶動并重,勞動保障、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努力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就業組織,及時掌握各類企業新增就業崗位情況,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加強用工服務,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

二是城鄉統籌,推進就業。對“零就業家庭”、“4050”、殘疾、低保等困難人員培養幫扶機制。各村要做好創建充分轉移就業村活動,使貧困村、貧困戶就業率達30%,年底充分轉移就業村達80%,基本消除“零轉移家庭”。各村要對本村勞動力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失地農民就業扶持政策,實現工業規劃區內失地無業農民就業率超過50%。

三是落實政策,扶持就業。要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各項就業扶持措施,要將國家優惠政策范圍覆蓋到所有有就業愿望和就業能力的特困群眾,確?!半p下雙失”職工、“零就業家庭”、失地農民等人群充分享受政策;鼓勵、扶持各類服務型企業和經濟實體的發展,推動全民創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是加強培訓,促進就業。各有關部門要以就業為目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技能培訓。實施高技能人才獎勵制度,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進度。對下崗失業人員培訓,要給予優惠、減免相關費用,加快城鄉新成長勞動力和農村貧困戶勞動力充分培訓計劃,確保未升學的初高中畢業生、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復員退伍軍人充分培訓;積極發揮培訓券的作用,廣覆蓋、分層次、多形式搞好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加快培養具備職業資格的技能型農民。

2、堅持擴面優先,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全力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各用工單位應自覺履行法律義務,強化責任,狠抓落實,加快推進“五險”齊擴。各村、各相關部門要以貫徹實施省政府36號令為重要契機,擴大參保范圍,強勢推進企業養老保險參保工作,力爭到年底,實現五大保險各企業全覆蓋,所有規模企業的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0%以上;加快推進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工傷保險參保工作。加大城鎮居民醫保擴面力度。勞動、稅務等部門要強化執法檢查,對經多次上門做工作、仍拒不參保的企業要公開曝光,實行地稅預征制,強制參保,這里要強調的是,鎮勞保所、各相關部門要加強協調配合,杜絕以“減、緩、免”社會保險費作為承諾企業不合理要求的做法。勞動、稅務部門要對重點行業薄弱環節開展專項檢查,糾正少報、漏報繳費工資基數行為,對逾期仍不繳納的,按規定加收滯納金,督促參保;對拒不登記參保、瞞報職工人數和繳費工資基數的,以及能交不交的,要嚴肅查處,確保職工合法權益得到保護。

二是加快社會保險制度。在我鎮的貫徹實施,要完善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做到應保盡保,全面推行新農保制度,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險實行“即征即保,應保盡保,計劃內批準的被征地農民參保率達90%以上。

三是按照“六到位“的要求,加強鎮勞動保障所平臺建設,并按照要求將鎮級服務平臺向村延伸,建立村級勞動保障協管和信息員隊伍,完善并擴大鎮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深化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強化退休人員自管組織功能,逐步建立和完善離退休人員健身活動中心,確保本鎮籍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率達100%。

3、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鞏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鎮勞動保障所和有關部門,應以憲法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為依據,規范管理,嚴格執法,著力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一是積極落實“兩個合同”制度。全面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擴大勞動合同覆蓋面,確保年末各類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8%,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勞動合同簽訂率不低于70%。進一步擴大集體合同覆蓋面,完善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確保50人以上各類企業集體合同簽訂率達95%,集體合同、工資協議報送審查率達100%。依托村級和鄉鎮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加強組織體系建設,打造上下銜接、左右協調的勞動關系工作體系。

二是保障職工勞動報酬權益。要大力實施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確保已建工會的企業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勞動保障所、鎮工會要進一步完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價位和人工成本預測預警制度,引導企業合理確定工資水平及其增長機制。要加強對最低工資標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著力提高低收入者工資收入。全面推行工資支付保證金制度,堅決防止產生新的工資拖欠。

三是提高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效能。積極和上級勞動保障執法部門聯系,對極少數違法用工現象實行重點打擊。深入推進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水平,積極開展“勞動保障監察年”活動,及時受理舉報案件,嚴厲查處企業欠薪、不參加社會保險、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非法招用童工等違法違規行為,督促企業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四是健全勞動爭議調處機制。貫徹落實《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推進仲裁實體化建設。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效能,著重處理好集體勞動爭議和群體性事件,加強村級勞動爭議調解力度,指導、督促各用人單位、社區和工業園區建立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及時妥善化解勞動爭議。

以上意見,希遵照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