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實用人才建設工作意見

時間:2022-03-26 10:03:00

導語:農村實用人才建設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實用人才建設工作意見

為促進我區農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意見》(中辦發[]24號)文件精神,結合實際,就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明確目標,加快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

(一)進一步明確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農村經濟的增長,直接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和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實踐證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業,關鍵在人才。各級組織一定要從解決“三農”問題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確定目標,強化措施,狠抓落實,進一步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

(二)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1、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黨的十七大及市、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區委、區政府關于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部署,進一步建立適應市場需求、符合農村實用人才成長規律的人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著力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農村實用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為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2、目標任務:到年,在全區培養1.5萬名左右各類實用型科技人才,重點抓好農村經營管理、農業技術推廣、種養能手、能工巧匠等四類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其中,區、鎮(工業區)兩級培養400名左右具有中專以上學歷或初級以上職稱,從事種植、養殖、農機、畜牧、獸醫、水產、經營管理、農畜產品加工和中介組織經紀人等直接為農村經濟服務的各類專業實用人才;鎮(工業區)級專業合作社和村一級培養1200名左右具有掌握專業生產技術、技能和信息化應用的種養業能手、農民企業家,或為農畜產品開發、銷售服務的致富帶頭人、農村經紀人。同時,加強鄉村醫生的崗位培訓,提高鄉村醫生隊伍素質。

二、農村實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開發使用

(一)建立農村實用人才登記選拔制度。區、鎮(工業區)兩級要成立農民技術協會或行業組織。各鎮(工業區)要根據當地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村人口狀況,擬定實用人才標準,對農村實用人才要進行普查登記、建檔立庫、資源共享、分級考核,實行動態管理。

(二)切實加強區、鎮(工業區)、村三級農村實用人才庫建設。研究制定各級實用人才培養、使用辦法,并建立和完善三級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培訓資源庫,提供需求信息,搞好跟蹤服務。

(三)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積極推進農村實用人才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圍繞推進農業產業化、城鎮化和產業結構調整,實施“農村優秀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培養一批適應現代農業的村級管理人才、新型專業合作農場經營人才和實用人才。適應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的提高和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需要,以現有的農業學校、農廣校、農業技術推廣單位及社區學校等各類培訓教育基地為依托,廣泛開展《綠色證書》培訓、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婦女“雙學雙比”培訓、訂單培訓等,著力培養一批“用得上、留得住”的各類農村急需的實用型人才。

(四)發揮農村基層干部作用,為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組織保證。各鎮(工業區)基層干部隊伍是農村人才資源開發的直接參與者和領導者,要增強服務意識,積極支持當地實用人才開展技術推廣、技術創新等活動,在政策、市場、科技等方面主動提供服務,為農村實用人才排憂解難。要建立和完善科技為“三農”服務的長效機制,讓農業科技普及、持續惠及廣大農民,提升全區農民的科學素質和科技致富能力,切實創造一個尊重人才、保護人才、合理開發人才資源的良好環境,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穩定。

三、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引導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區、鎮(工業區)兩級財政要把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經費列入預算,在資金上提供支持和保證,并積極引導、協調社會各界,多方籌措資金,為農村實用人才開發提供資金支持。

(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技能鑒定和農民技術職稱評定工作。根據農村實用人才特點,健全評價機制、完善評價體系,堅持“業績為主、效益優先”的原則開展評審認證,完善農村技術職稱評定標準、程序。農業部門要搞好《綠色證書》培訓和頒證工作。對鑒定合格人員,人事部門應按規定發給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在全區農村逐步形成現代化的勞動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三)給予農村實用人才優惠待遇。對農村實用人才的創業提供全方位強有力的支持,要在良種供應、技術培訓、農業產業化項目覆蓋等方面給予農村實用人才“優先、優待、優惠”等政策。凡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鑒定證書》的農村實用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項目實施人員招聘時,應優先考慮;對承包和開發農業方面項目的,優先支持農貸資金;優先享受貸款貼息;在土地承包上,享受優先、優惠和扶持;鼓勵他們在農村跨地區開展科技承包、創業等。

(四)表彰獎勵對農村及農業經濟發展做出較大貢獻、有突出成績的各類實用人才。對帶領農民群眾走共同致富道路,并在農業科技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和推廣實用增產技術成效顯著的科技人員,可從科技經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給予獎勵。有條件的各鎮(工業區)可設立農村實用人才獎勵基金,每年組織一次選拔,促使更多的優秀農村實用人才脫穎而出。對確實優秀并具有管理才能的農村實用人才,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招聘為鎮、村級干部。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村人才市場

農村人才市場是人才資源配置市場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人才市場要以區人才市場為中心主要依托,建立和健全農村人才市場的網絡體系。各鎮(工業區)要把農村人才市場建設納入工作的議事日程,由專人負責。區級農村人才市場要與市人才市場相聯通,建立和發展區人才智力信息網絡和平臺,逐步建立起全區農村實用人才信息庫,發揮好市場配置人才資源的作用。要樹立人才是資本、人才流動就是資本流動、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投入的新理念,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建立集配置、引進、交流、開發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人才市場,努力推進“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積極引進農村急需的本科以上專業人才,為農業生產和農民提供人才、技術和信息支持。

五、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領導

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各級要把這項工作作為事關“三農”大局、增加農民收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定期分析研究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各單位主要領導要負總責、親自抓,組織人事部門要認真履行牽頭抓的總職能。農業、勞動、科技、教育、財政、文化、衛生等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深入調查研究,不斷探索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創新管理服務體系,豐富管理服務內容,共同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宣傳部門要通過多種途徑宣傳推廣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的先進事跡,發揮好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在廣大農村營造“當實用人才,做突出貢獻”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去干事創業,為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聰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