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廳職稱改革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1 04:35:00
導語:人事廳職稱改革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各省轄市和鞏義市、項城市、永城市、固始縣、鄧州市人事局,省直各單位,各大專院校: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全省人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做好職稱工作,積極服務人才強省戰略,現對當前深化職稱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1、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以有利于調動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有利于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設、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為出發點,建立以業績和能力為導向的重在社會認可的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努力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配套的、科學的職稱管理體制,為實現中原崛起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完善專業技術人才評價機制
2、研究制定職稱社會化評審的意見和辦法,不斷完善“個人自主申報、社會公正評價、單位自主聘用、政府宏觀調控”的人才評價與使用機制。從20*年起在經濟、統計、會計、審計、翻譯、律師、公證、工藝美術、計算機軟件等系列的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試行社會化評價,凡在河南工作、與單位確立了人事、勞動關系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論戶籍、身份和單位性質,不論檔案在何處管理,不受單位崗位數額和結構比例限制,只要符合申報條件,均可自主申報,參加社會化評審和考試。
3、打破人才身份、學歷、資歷和所有制限制,拓寬人才評價的服務范圍。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工人身份的人員,可通過評審、考試取得相應的專業技術資格。注重業績和能力的評價,不具備規定學歷和任職年限、業績突出的人員可破格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發展面向社會的人才評價工作,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在職稱評聘、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方面與國有單位一視同仁。在部分系列和專業研究探索機關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價工作。
打破系列(專業)崗位限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申報多種職稱資格,鼓勵專業技術人員一人多證、一專多能。
4、豐富和完善人才評價方式。根據不同系列(專業)崗位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科學化的評價辦法,采用以考代評、考評結合、考核認定、同行評議、直接聘任等多種評價方式,逐步引入筆試、面試、述職、答辯、人機對話等手段,豐富評價方式,提高評價質量。衛生、審計、農業等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繼續實行考評結合。從20*年起,經濟、會計系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實行考評結合的辦法;除國家統一部署的以考代評專業外,圖書、檔案系列中、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實行以考代評;初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可采取評審、初聘、答辯、專業技術知識測試等評價方式。
5、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科學的人才評價標準體系。注重學術技術能力和工作業績的考核,根據不同行業、專業的實際情況,修訂完善有關系列的申報評審條件,制定以考察創新能力和工作業績為主,真正體現專業技術人員能力、業績、水平的人才評價標準。
6、改進和完善對評審委員會的管理。改進評審委員會按行業、部門組建的模式,由政府人事部門或其委托的行業主管部門等機構按照科學化、專業化、社會化的要求組建評審委員會。加強評委會專家庫建設,在跨部門、跨單位、跨地域的同行專家中選聘并建立評審專家庫,吸納知名專家學者,組建一支專業性強、學術技術水平高、公道正派的評審專家隊伍。全面推行評委會及專業(學科)組成員由計算機隨機抽取產生的辦法。建立對入庫人選的考核、監督制度,嚴格評審委員會的備案審批制度,有效監督其評價的客觀公正性。
7、進一步調整完善職稱外語等相關政策。根據不同行業、專業特點和專業技術人員實際,進一步擴大外語免試范圍,出國留學一年以上的人員、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人員、通過大學英語六級考試的人員、在鄉鎮工作的人員以及其他在科技進步和創新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申報(聘任)副高及以下專業技術職務免試外語。適應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需要,鼓勵專業技術人員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凡未完成繼續教育任務的專業技術人員不得聘任高一級專業技術職務。
- 上一篇:現代化關系探討論文
- 下一篇:經濟發展對策初探論文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