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加強企業公有資產管理意見

時間:2022-06-04 08:28:00

導語:財政局加強企業公有資產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政局加強企業公有資產管理意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各委、辦、局,縣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加強企業公有資產管理,防止資產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和規范資產處置程序,根據國務院和財政部對企業資產管理的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對企業公有資產管理提出如下意見:

一、企業有有資產的范圍和形成

企業公有資產指國有(集體)企業資產,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專項資產和其他資產,不含應付福利費、應付工資和住房公積金等。

根據誰投資、誰所有和誰收益的原則,企業公有資產形成的資金來源有:(1)國家財政和企業主管部門直接撥款投資所形成的資產;(2)視同投資所形成的資產;(3)轉移資金所形成的資產,如財政企業主管部門集中其他企業利潤再投入某一企業作,購置或建造的資產;(4)劃出資金形成的資產;(5)享受減免稅收形成的資產;(6)享受稅前還貸形成的資產;(7)借貸資金形成的資產;(8)從其他公有制企業或事業單位無償調入的資產;(9)用企業利潤或基金購置或建造所形成的資產;(10)有其他經濟成份合資合營后增加的資產中按公有投資份額應獲得的資產等。

二、企業公有資產存量的確認

企業公有資產存量的確認,以*年清產核資報表的實際存量數額為準,對帳實不符的,由企業寫出說明,主管部門確認簽章后,報縣財政局備案。

三、企業公有資產管理及處置

停產企業在停產期間,仍要對所屬各類資產進行妥善保管、維護和維修,保證安全,防止流失或損失。

企業公有資產出租出借時,在征得主管部門同意后,由企業制定出租出借方案,報主管部門審核,再報縣財政局備案,按規定程序進行操作。其租賃主出借收入,要首選用于下崗職工安置和繳納職工養老金和失業金等。

企業公有資產和股權轉讓,要以職代會(職工大會)或股東大會批準,應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入縣招投標服務中心等法定產權交易市場進行公開拍賣或競爭性轉讓。買賣雙方達成產權轉讓協議后,轉讓產權方填報《國有(集體)產權轉讓審批表》,經投資主體或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局審批。同時辦理公有資產產權變動或注銷登記手續。其產權轉讓收入應首先用于職工安置和繳納職工養老金、失業金及醫藥費等。

企業改制時,其申報的各種資產損失和不良資產,經中介機構驗證后,報財政、稅務等部門審批。對待處理財產損失、待攤費用、遞延資產等科目中的潛虧掛帳和長期投資損失,財政、稅備等部門依據有關規定,予以核銷;對3年以上符合規定的難以收回的應收帳款和3年以下的已經形成損失具備核銷條件的應收帳款予以核銷;對于報廢的各種實物資產扣除殘值后凈損失,財政等部門予以核銷。

對不具備核銷條件的不良資產(包括應帳款、淘汰的實物資產等)經批準后從凈資產中剝離,隨剝離的非經營性資產和一次性計提的各項勞動保障費用,一同辦理移交手續,移交到企業主管部門管理。

經財政等部門批準核銷的資產損失按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調整帳務,并實行帳銷案存,辦理移交手續,由企業主管部門管理。

企業改制時,其公有資產剝離,首選由改制企業提出資產剝離報告,按照有關法規、政策規定,報主管部門審核后,以縣財政局、勞動社會保障局等部門確認。勞動社會保障局對從企業評估的凈資產中剝離的職工安置人員、標準、條件進行審核。縣財政局核批企業剝離資產項目、金額。

改制企業剝離非經營性資產和核銷不良資產應遵循如下規定:(1)改制方案中若涉及所屬醫務室、職工宿舍、食堂等無法轉為經營性的非以營性資產需要進行剝離或核銷不良資產的,企業在進行瘧疾評估前先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縣財政局審批;(2)申請辦理非經營性資產剝離或不良資產核銷時需報送的材料為:①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出具的有關書面報告;②中介機構出具的專項審計報告,并附核銷和剝離資產相關原始資料。

核銷和剝離資產實行委托管理制度,由財政等部門委托企業主管部門管理。

企業土地使用必須符合漣政發[*]137號《縣政府關于印發加強縣城區土地資產管理規范用地行為規定(試行)的通知》和漣政發[*]138號《縣政府關于印發加強縣城區規劃建設管理規定(試行)的通知》要求。

企業公有資產處置申報應提交如下材料:(1)經企業職代會(職工大會)或股東大會的同意處置決議;(2)經主管部門審核的企業改制方案;(3)企業產權界定申請表;(4)企業資產剝離報告;(5)法定中介機構對改制企業的審計制造、資產評估報告、評估基準至新企業創立日期間審計報告;(6)主管部門審核的公有資產處置報告;(7)縣體改辦對企業改制方案的誰或評價文件。

上述企業改制材料報送齊全且有效的,由縣財政局辦理公有資產處置審批積案手續。

股份制企業的公有股權管理規定:

1、對原有公有制企業改造成股份制企業的,對原有資產進行清查登記,委托評估,以評估后的資產作為投資入股,若公有控股的,公有股權由縣財政局委托企業法定代表為公有股東代表,在經營活動中遇有擴大投資和產品轉向等重大決策時,其公有股權代表應將方案報財政局審批后付予實施。

2、對已改造成股份制企業中的公有股,應按照章程中規定,對前有虧損,需用后期盈利補虧,對盈利的,要按期分紅,公有股應分的紅利,要按期足額繳縣財政局。

四、強化監督,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各企業和主管部門要把加強企業公有資產管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廠長、經理是企業公有資產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主管部門負責人是本系統企業公有資產管理的總責任人。縣財政局、紀檢、審計等部門要加大檢查處罰力度,對違反規定,擅自處置公有資產,給國家和集體造成經濟損失的,將由縣紀檢、監察部門對直接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