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產業環境影響審查意見

時間:2022-07-07 04:44:00

導語:基地產業環境影響審查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地產業環境影響審查意見

20*年*月*日,*省環保局在*縣組織召開了《*廬南重化工基地產業發展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審查會。會議邀請了7名專家及有關部門代表組成審查小組。根據審查小組審查意見,現提出以下審查意見:

一、*廬南重化工產業基地規劃范圍涉及*縣白湖鎮、龍橋鎮、礬山鎮、泥河鎮、羅河鎮五鎮。規劃選擇發展以礦產綜合開發的金屬冶煉產業、特種建材產業以及硫基化工產業,分近期(20*~2012年)、遠期(2013~2022年)兩個時段進行。礦山開采重點對廬南主要的鐵礦、硫鐵礦進行規模化開發,礦區開采面積總計30.5587km2。金屬冶煉產業和特種建材產業重點是依托廬南區豐富的金屬礦產資源及非金屬礦產資源發展金屬冶煉及特種建材兩大產業,近期規劃建設面積15km2。硫基化工產業重點依托廬南區豐富的硫鐵礦資源,建設硫鐵礦制硫酸裝置,并延伸進行深度加工利用;同時,對硫鐵礦制酸、磷酸生產、鈦白粉生產中產生的廢渣廢液進行綜合利用;另外,在中遠期實施以硫資源換磷資源、換鈦礦資料,發展氟化工,同時考慮發展精細磷酸鹽、食品級磷酸等系列產品,近期規劃建設面積5km2。

二、《報告書》描述了*廬南重化工產業基地所在區域的社會、經濟、環境狀況和基地的規劃方案,對基地區域目前的環境現狀進行了調查、回顧和評價,在此基礎上,對重化工產業基地的規劃方案進行了綜合論證,預測了規劃實施對當地空氣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生態環境的影響,同時對重化工產業基地建設存在的風險進行了識別,提出了減輕不良環境影響和防范風險的對策和措施。《報告書》進行了可持續發展能力、環境承載力和污染物總量控制分析、環境風險分析與評價、公眾參與、評價的困難與不確定性分析等,并對重化工產業基地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建設以及跟蹤評價提出了建設性建議。《報告書》框架完整,主要內容和評價所采用的技術路線和評價方法基本符合相關環評技術導則要求,主要環境問題和污染因子識別基本正確,《報告書》可用于指導廬南重化工產業基地規劃的調整優化及實施。

三、*廬南重化工產業基地規劃符合*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省礦業經濟區的布局要求,在空間開發格局、功能分區和產業定位上符合巢湖市沿江工業帶規劃的要求。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空間布局上符合*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要求,在生態經濟分區及發展方向上符合*縣生態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與*縣“*”環境保護規劃中發展循環經濟的思路基本一致,從城鎮性質及產業發展重點等方面看,廬南重化工產業基地規劃與各相關城鎮規劃基本協調。規劃的總體發展目標、產業發展目標、基礎設施目標、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與相關規劃的具體目標基本一致。

廬南重化工產業基地規劃實施后,對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貢獻較大,對大氣環境、聲環境、地表水及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但總體上在區域環境承載力的范圍內。在嚴格把關進入基地項目并落實各項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搬遷計劃及總量控制要求,盡快完善基地環保基礎設施的的前提下,從環保角度而言,規劃方案總體可行。

四、在產業基地開發、建設和環境管理過程中須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產業基地建設須堅持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推行循環經濟理念和清潔生產原則,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并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鼓勵與扶持企業內部和企業之間副產品與能源梯級利用,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循環利用。

2.進一步優化產業基地內的產業結構,盡快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項目準入條件,提高引進項目門檻,對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技術政策禁止的項目一律嚴禁進入基地,并嚴格控制產生“三致”物質的項目。進入產業基地的項目必須采用國內先進的生產工藝、設備并配套技術可靠、經濟合理的污染防治措施,項目應達到清潔生產國內先進水平。

3.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優化用地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進行開發建設。基地規劃的園區內不設居民集中居住區,基地工程范圍內及周邊衛生防護距離范圍內的居民必須及時搬遷。合理布置居民安置區,妥善安置搬遷居民,確保搬遷居民生活質量與環境質量不降低,特別是已批準建設的進入產業基地的企業衛生防護距離內的居民須立即搬遷。高度重視并切實加強產業基地環境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危險化學品的登記管理制度,在產業基地基礎建設和企業生產項目建設中須落實事故防范對策措施和應急預案,避免或減輕事故危害。

4.加強產業基地的生態環境建設,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治理規劃實施過程中的水土流失,確保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

5.強化基地內建設項目的環境管理工作。所有進入產業基地的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未通過環保審批的項目一律不得開工建設。項目配套建設的環保設施必須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

6.規劃實施中新增污染物排放總量應按有關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要求,在巢湖市、*縣的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計劃中予以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