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意見

時間:2022-11-21 04:23:00

導語: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意見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省衛生廳決定在全省衛生系統開展“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F將省衛生廳通知和市衛生局實施意見轉發給你們,并結合我區實際,提出以下實施意見,請一并認真貫徹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

醫療服務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是衛生系統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是“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具體體現。在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的基礎上,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有利于減少并緩解醫患矛盾,從而有利于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各醫療機構要統一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改善醫療服務的重要性,結合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開展,加強醫院基礎管理,全面落實專項行動各項措施要求,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

二、明確職責分工,密切科室合作

“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是今年醫院管理年活動的重要內容,區衛生局醫院管理年活動領導小組作為專項行動工作的領導小組。各醫療機構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及工作小組,負責制定本單位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并組織實施,確保專項行動順利開展。專項行動涉及到醫院管理的多個方面,包括醫務、護理、行風、門急診、財務、后勤、信息、宣傳等多個科室,各醫療機構既要明確各個科室的職責分工,又要加強科室間的合作,要建立層層責任制,醫院主要領導是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直接負責,具體抓落實,職能科室各負其責,全院職工全員參與,層層分解任務,落實責任,逐級負責,一抓到底。

三、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各醫療機構要根據省衛生廳提出的三大工作目標、十項工作措施以及市衛生局重點工作要求,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方案內容要體現在方便群眾就醫,改善服務質量,密切醫患關系上;方案的措施要具體、要切實可行,要人人參與;方案的落實要有階段計劃,既要體現長期目標,又要有具體的落實時間,對比較簡單、效果肯定,近期就能做到的要立即實施,對需要時間或需要實踐驗證的,可先行試點,逐步推行,要確保專項行動在明年7月份前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突出工作重點,務求取得實效

(一)切實改善服務態度,創建“滿意窗口”

醫務人員的不良服務態度是群眾就醫過程中反映的突出問題之一。各醫療機構要以創建“人民滿意窗口”為抓手,切實改善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要切實抓好醫德醫風考評、醫師定期考核和不良行為記錄等制度,建立醫務人員不良服務行為計分制度,對經常被投訴不良服務行為計分較高的醫務人員要與年終考核、職稱晉升、崗位安排等掛鉤,對群眾反應突出的醫務人員要調離窗口崗位,直至待崗教育。

(二)優化服務流程,改善就診環境

1、優化服務流程。各醫療機構要在優化、簡化服務流程上下功夫。采取各種措施,盡量減少病人排隊、等候以及在各窗口來回的次數和時間。

2、各醫療機構要在候診、侯查大廳安排足夠導醫人員引導患者候診、侯查。

3、合理安排檢查。對于門診病人不需要特殊準備的檢查要做到當天及時檢查。對病房病人與需要特殊準備的門診病人預約檢查要合理安排檢查時間,避開門診病人檢查高峰。要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設立門診醫師工作站,各種檢查結果能及時轉送到醫師工作臺,減少病人等候檢查結果的時間。方便患者查取報告。

4、合理安排門急診力量,實行彈性排班與彈性工作制。各醫療機構要根據門急診量及高峰時間,合理安排門急診醫務人員,實行彈性排班與彈性工作制,盡量縮短病人的陪診、侯查時間,同時也要合理安排好醫務人員的休息。有條件的醫院要推行專家門診“全日制”,當天就診當天了,方便農村和外地患者就醫。

(三)做好咨詢服務工作

各醫療機構要加強一站式服務及其他服務臺的人員配置,安排責任性強,業務熟悉的人員為病人及時解答就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方便病人咨詢。要加強宣傳,讓社會和人民群眾了解醫院的功能和任務、科室設置、特色專科、專家門診等情況,引導患者選擇就醫。

(四)及時處理投訴,化解醫患矛盾

各醫療機構要按照市衛生局《關于進一步加強以病人為中心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工作的意見》(寧衛〔2007〕43號)要求及時有效地處理投訴,化解醫患矛盾。對于發生的損害病人身體健康的事件,要及時組織專家討論,必要時可外請專家討論,明確事件原因、正確對待醫方存在的問題,善于承擔責任,以便公平、公正及時解決醫療糾紛。對發生的醫患糾紛要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及時在適當的范圍對職工進行教育,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五)加強宣傳教育,樹立先進典型

各醫療機構要廣泛宣傳此項活動的意義,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和培訓,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調動廣大職工參與此項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激發主動改善服務的意識、能力和水平,使職工充分認識實施全面改善醫療服務對病人、醫院和自身價值實現的重要性,使每一位醫護人員樹立并強化“病人第一、服務第一、質量第一”的觀念。要注意樹立先進典型,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先進人物、先進事跡、先進經驗要及時宣傳、推廣,以典型引路。

(六)加強基礎管理,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

各醫療機構要通過對各項基礎管理制度的“三抓”(抓建立完善、抓教育培訓、抓貫徹落實),著重在強化內涵建設上下功夫,促進醫療服務質量和安全核心制度及規范的落實,保障醫療安全。

(七)創造條件,促進分級醫療形成

實行分級醫療,合理利用醫療資源,引導病人“小病在社區,康復回社區”,緩解大醫院門診壓力,是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的重要保障,現階段要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健康宣教,引導患者就診。要加強對群眾的健康知識宣教,樹立合理的就醫習慣,對于常見病多發病要引導患者到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2、加強對口支援,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技術水平,使群眾放心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

3、實行社區首診與雙向轉診制,合理分流病人,減輕大醫院醫療壓力。

五、強化督導檢查,及時總結推廣

區衛生局將加強對各醫療衛生單位的監督、檢查和指導,確保專項行動不搞形式,不走過場,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區衛生局將其納入對所屬醫院的年度考核結果。

各醫療機構要建立以病人滿意度為重要指標的監督考評體系,建立不良服務行為記分制度,納入對職工的績效考核,與個人獎金、晉升、科研、繼續教育等掛鉤,嚴格實行獎懲制度,使全體職工達成“病人滿意與否是評價工作好壞的重要指標”的共識。

附:1、省衛生廳“關于在全省衛生系統組織開展‘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蘇衛醫[2009]57號)”。

2、市衛生局“關于在全市衛生系統組織開展‘全面改善醫療服務,推進醫德醫風建設’專項行動的實施意見(寧衛醫[2009]1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