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加快創新教育發展意見

時間:2022-12-21 11:39:00

導語:科技局加快創新教育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加快創新教育發展意見

20*年,縣科技局要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全國科技大會精神,根據縣委、縣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標,積極實施“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發展方針。以爭創科技強縣為奮斗目標,進一步加強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合作,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推動力度,不斷夯實科技進步基礎,為促進我縣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構建和諧*提供科技支撐。

20*年縣科技局主要工作目標是:

新培育認定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4家;

組建市級以上高新技術研發中心2家;

組織申報市級以上科技項目40項(其中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0項);

促成企業與院校所簽訂科技合作協議10項;

培育認定市級以上專利示范企業2-3家;

全縣專利申請量300件以上。

圍繞上述工作目標,20*年將通過采取以下措施確保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

一、籌備召開全縣科技工作會議,營造良好的科技工作氛圍。

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召開全縣科技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宣傳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對科技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總結我縣“十五”時期科技工作情況,圍繞爭創科技強縣的奮斗目標,部署我縣“十一五”科技工作規劃,制訂政策措施,鼓勵自主創新,推動全縣科技進步,切實提高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真正實現和諧發展、科學發展。

二、籌建*縣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加強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整合縣科技局現有的高新技術辦公室、科技信息中心、食用菌推廣站等資源,籌建*縣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在有條件的鄉鎮、街道逐步建立科技創新服務中心或科技創新辦公室。加強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為全縣的科技創新提供更好的服務。

三、建立科技創新示范基地,以點帶面推進全縣的科技創新。

結合我縣實際重點建設以下三個具有*特色的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1、以發展設施農業為重點,建立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發揮我縣食用菌生產的技術領先優勢,實現食用菌生產的品種多樣化、原料生態化、生產設施化、產品標準化的目標,加大杏鮑菇、秀珍菇等節木珍稀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力度,以食用菌科技創新基地為示范,以點帶面促進全縣設施農業的發展。

2、以五金機電產業升級為重點,建立工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發揮我縣五金機電產業集聚的優勢,建立省級五金機電類產品科研開發基地,為提高我縣五金機電產品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服務。

3、以溫泉養生研究為重點,建立服務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

發揮我縣的溫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首屆中國溫泉養生論壇由*發起并在*舉行的成果,在論壇機制的基礎上建立溫泉養生研究所,為我縣溫泉旅游業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四、籌建浙江大學與*全面合作組織,進一步深化科技合作。

為進一步夯實科技合作平臺,使科技合作更具體、更具操作性,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我縣與浙江大學的全面科技合作關系,建立*縣與浙江大學全面科技合作組織。同時要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與其他院校所的合作領域,擴大科技合作的區域范圍,提升科技合作的檔次和深度。做好現有科技合作項目的跟蹤管理和后續服務工作,擴大科技合作成果。

五、以科技特派員為依托,大力推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這一優質科技人才資源的作用,拓寬科技特派員的活動領域和技術履蓋面,通過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上開設科技特派員專欄的形式,向農民傳授科技知識,推廣實用技術,幫助農民走上科技脫貧、科技致富的道路。

六、深化食用菌行業管理的科技創新工作。

通過科技創新解決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生態瓶頸制約,推動食用菌產業穩定健康發展。使節木型食用菌品種從試種階段走向推廣階段,將設施化栽培技術從龍頭企業推廣到示范基地,加大對組織利用木材下腳料和外購原材料的扶持力度,將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從資源消耗型向環境友好型方向轉變,使其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中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加強專利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加大知識產權的創造和保護力度。

在現有專利辦事機構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對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的培育力度,為今后籌建專利事務所打好基礎。加強對知識產權的宣傳和引導,加大宣傳和普及力度。舉辦專利知識培訓和咨詢服務活動,提高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繼續努力推動我縣專利總量增加的同時,重視專利質量的提升,力爭在全縣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

八、繼續加大科技宣傳力度,提高全民科技意識。

在通過電視、報紙及各種活動積極宣傳科技工作的同時,要探索科技宣傳的新途徑,多渠道、多層次地開展科技宣傳,切實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科技意識。

九、加強科技隊伍建設,健全組織網絡。

加強鄉鎮、街道科技副職(助理)隊伍的建設和管理,使其切實履行好基層科技工作的職責。加強開發區、工業園區科技組織的建設工作,爭取在條件成熟的工業園區建立專門的科技工作隊伍。加強民營科技組織建設,扶持民營科技隊伍的發展。加強科技局自身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提高業務素質,為全縣的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社會提供組織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