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完善政策教育總結

時間:2022-12-21 11:37:00

導語:科技局完善政策教育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局完善政策教育總結

20*年縣科技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全縣科技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編制科技發展規劃,強化科技進步考核。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科技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年初我局將編制“*縣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列入20*年度局重點工作目標,與浙江大學合作開展*縣十一五科技發展戰略的研究工作,共同編制“*縣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9月底完成規劃初稿后,分人大、政協、科技人員代表、部門代表四個小組組織召開了4個座談會,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初稿的意見和建議。目前“*縣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已完成第二稿。

切實抓好科技考核工作,進一步夯實科技進步基礎。20*年科技部組織開展第三輪全國縣、市、區科技進步考核;省委組織開展了市、縣黨政領導班子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我局對科技考核工作高度重視。在政府分管領導和縣政府辦公室的統一協調下,我局與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認真組織落實相關考核任務。5月份市委考核組來武對我縣黨政領導班子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執行情況進行了實地核查,市委考核組對我縣黨政領導班子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執行情況給予了充分肯定,我縣被評為金華市黨政領導班子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先進縣。全國縣、市、區科技進步考核任務也于6月底按時完成。同時,認真組織落實鄉鎮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年初就與組織部聯合制訂下發了考核辦法,對各鄉鎮、街道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進行部署和落實,平時加強督促檢查,年終進行綜合考核,有效地促進了鄉鎮科技進步工作。20*年對5個科技工作先進鄉鎮(街道)、4名鄉鎮科技工作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

二、出臺政策措施,完善政策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工作,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20*年我局在對我縣專利申請和實施情況開展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擬訂了《關于加強專利工作促進技術創新的實施意見》,縣政府辦公室已正式下文出臺(武政辦[20*]35號),進一步加大了對專利申請和實施的扶持力度。

制訂出臺了《*縣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孵化基地管理辦法》(武政辦[20*]46號),設立專項資金,對符合標準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孵化基地給予扶持。20*年,經企業申報、縣科技局審核、縣科教領導小組審批,對首家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孵化基地“*辰谷菌物科技有限公司”給予15萬元的資助。

完善科技項目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科技經費管理制度。為健全和規范科技項目和科技經費的管理制度,我局于2004年對原有的管理制度進行了一次完善,制訂了“*縣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對縣科技項目實行績效考評制管理,強化了對科技經費使用績效的考評。“管理辦法(試行)”對規范財政科技經費的管理起到了較好的作用。20*年我局結合科技經費審計中提出的意見建議以及“管理辦法(試行)”試行情況,對“管理辦法(試行)”作了進一步完善,于10月份與縣財政局共同下發了“*縣科技計劃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進一步密切了科技與財政兩家的配合,同時也加強了相互監督,從制度上和運行機制上進一步規范了科技經費的管理。

三、強化服務意識,積極組織實施科技項目。

20*年我局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和機關效能建設工作,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優化服務,積極主動為企業申報科技項目做好服務。20*年列入省、市級的科技項目數量明顯上升。新列入省級科技項目15項,新列入市級科技項目30項,20*年爭取到上級科技經費共163萬元。編制下達縣科技計劃項目兩批共74項,安排項目經費287萬元。其中工業項目27項,占36%,安排經費132萬元,占46%。農業項目35項,占47%,安排經費93萬元,占32%。社會發展項目12項,占17%,安排經費62萬元,占22%。20*年共安排縣科技經費467萬元,其中項目經費287萬元,技術創新資金100萬元,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80萬元。20*年共有15個項目通過鑒定、評審或驗收,其中省級3項,市級4項,縣級8項。

積極培育各類科技型企業。20*年申報省農業研發中心1家、申報市高新技術研發中心1家,新認定市高新技術企業2家、市專利示范企業1家、市制造業信息化示范企業2家、市科技型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民營科技型中小企業2家、縣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

四、重視知識產權工作,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一是出臺了《關于加強專利工作,促進技術創新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加大了對專利申請和實施的扶持力度。二是加強專利宣傳培訓,提高企業專利意識。組織舉辦了1期有企業負責人、專利工作人員共50多人參加的專利培訓班,邀請上海的專利工作專家作《企業專利戰略與管理實務》輔導講座。向全縣企業贈送了1000份由《中國知識產權報》編印的知識產權宣傳月系列特刊,在主要街道懸掛橫幅標語,利用報紙、電視、會議等形式,廣泛宣傳專利法律法規和專利知識。三是開展企業專利服務月活動。優先將5項專利成果列入縣科技計劃項目,同時兌現專利申請和實施獎勵共11萬元,支持企業將專利技術產業化。在《今日*》報紙開辟專欄刊登專利工作專題報道,擴大社會影響。四是積極培育專利中介服務機構。牽線搭橋,使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順利在我縣設立了專利辦事處,為企業的專利檢索、開發和申報工作提供服務。五是加大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對專利糾紛、侵權案件及時給于調解和查處。在市科技局專利執法處的支持和指導下,20*年我局對三家企業的專利糾紛進行了調解。同時,針對我縣圣奇運動器械公司、麥克園林機械公司專利產品被仿冒和專利侵權糾紛情況,專門邀請了上海專利律師到這兩家企業就專利訴訟等問題給予

指導幫助。

五、進一步推進科技合作。

20*年,我局進一步推進科技合作,拓寬科技合作范圍,提升科技合作深度。繼前兩年在北京、上海召開*籍科技人員座談會后,今年8月我局在南京組織召開了*籍科技人員座談會,建立了與南京高校的合作渠道,加強了與在南京工作的*籍科技人員的聯系。組織參加了第六屆“市工科會”,達成簽約項目5項。組織企業參加了上海第七屆國際工業博覽會,*機床制造有限公司與上海理工大學在“工博會”上簽約,成立了聯合研發中心。組織參加了浙江省網上技術市場交易會。

積極培育企業研發中心。年初就把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列為局年度重點工作之一,制訂具體目標,進行重點培育。浙江雙峰鍋爐制造有限公司的高新技術研發中心通過市科技局驗收,*機床制造有限公司與上海理工大學成立了聯合研發中心。*金星食用菌公司申報了省農業研發中心,圣奇運動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申報了市高新技術研發中心。

繼續加強網上技術市場建設,引導企業通過網上技術市場這一高效、快捷、省錢的技術交易平臺解決技術難題,提升創新能力。20*年在網上技術市場共企業技術難題信息74條,其中有6家企業已合作成功,合作金額540萬元。

六、科技特派員工作。

20*年省、市、縣共下派了15名科技特派員,縣委、縣政府對此項工作非常重視,兩辦專門下發了《關于做好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工作的通知》,我局與縣農辦、縣委組織部、縣人勞社保局、縣財政局聯合制定了《省、市、縣科技特派員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與財政局、扶貧辦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科技特派員科技專項經費使用和管理的通知》,專門確定一名副局長負責科技特派員工作。重視科技特派員工作和生活條件的保障,專門安排資金為15名科技特派員配備了電腦,改善了工作環境,并為科技特派員提供每月200元的通訊費補助。定期召開科技特派員工作例會。科技特派員積極開展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帶動農村干部群眾學科技、用科技、以科技促扶貧、促發展。20*年科技特派員完成農民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共計4439人次,發放科普資料14803份,實施科技項目15項,向省、市科技部門爭取項目資金38萬元。

七、食用菌產業發展。

20*年我局圍繞生態立縣目標,按照“控制香菇生產總量,提高品質,優化品種結構,逐步擴大節木珍稀食用菌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發展思路,積極推動食用菌產業進入良性循環、健康發展的軌道。一是鼓勵扶持設施化、工廠化栽培節木食用菌。二是建立和完善無公害花菇生產基地建設。三是進一步擴大節木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建設和新品種引進推廣。四是做好全縣食用菌的技術輔導和協調工作。五是做好食用菌產業的對外合作與交流。六是做好外出放養秋冬菇工作。

20*年全縣香菇生產1657萬袋,其中高溫菇35萬袋、花菇313萬袋、秋冬菇1309萬袋。香菇生產總量與2004年相比減少512萬袋,下降24%,但節木食用菌生產比重進一步擴大,達到229萬袋,其中杏鮑菇103萬袋,秀珍菇49萬袋,平菇26畝,金針菇50萬袋,白靈菇1萬袋,黑木耳4.7萬袋,靈芝12畝。20*年食用菌總產值達85*萬元,其中出貨值達2500萬元。

八、認真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等活動,積極推進隊伍自身建設。

開展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是今年我局的重點工作之一。局黨組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建立機構制訂方案、突出特色抓好學習、結合工作開展討論、深入調研查找問題、分析原因認真整改,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服務質量、推進隊伍建設為主要目標,認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較好成效。

局內部實行重點工作目標責任制。下發了“*縣科技局崗位責任考核獎勵辦法”(武科[20*]5號),對每項重點工作明確責任人員、明確工作目標、明確進度要求,年終對照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并與年度評先進掛鉤。完善了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有效地強化了內部管理,提高了干部的工作責任心。與縣財政局共同制訂下發了“*縣科技計劃項目及經費管理辦法”,進一步密切了科技與財政兩家的配合,同時也加強了相互監督,從制度上和運行機制上進一步規范了科技經費的管理。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積極推進政務公開,規范行政行為,改善服務質量。堅持抓黨風廉政建設,層層建立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干部的廉政自律教育,提高干部自身的防腐拒變能力。重視干部隊伍業務素質的提高,積極為干部創造業務培訓和學習條件,20*年局干部參加省科技廳舉辦的業務培訓7人次。

20*年在上級科技部門的指導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但也還有不少薄弱環節。如高新技術發展等方面,離年初的工作目標尚有一定差距,下步要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力爭進一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