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清潔工程建設長效機制工作意見
時間:2022-11-17 10:10:00
導語:城鄉清潔工程建設長效機制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城鄉清潔工程長效機制建設,提升城鄉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提出本意見。
一、城鄉清潔工程長效機制建設的指導思想與工作要求
2008年以來,我市以建設現代宜居城市為目標、建立健全城鄉清潔體系和機制為重點、開展“四治”“五進”“十創”活動為載體,“整臟、治亂”,全面實施城鄉清潔工程,城鄉環境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取得階段性成果。但清潔工程整體發展不平衡,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小街巷和部分老居民區臟亂問題依然嚴重;清潔工程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各項保障機制和監督管理制度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密切配合、各盡其責,堅定推進城鄉清潔工程。要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細化任務,明確責任,嚴格考核評議,嚴格責任追究。繼續深入開展“四治、五進、十創”工作,加強垃圾收運、綜合處理、衛生填埋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強化執法檢查,切實把城鄉清潔工程各項制度落到實處,使我市城鄉清潔工程再上新臺階。
二、城鄉清潔工程長效機制建設的目標任務
(一)實現四個目標
1.清潔工程常態化。制度健全、經費落實、管理到位、容貌整潔、秩序井然。
2.清潔內容標準化。有長遠規劃、有近期目標、有整治標準。
3.清潔作業規范化。各項清潔作業有操作規程、有檢查制度、有考核細則。
4.清潔管理數字化。提升城鄉清潔工程科技含量和科學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八項保障機制
1.組織保障機制。各級政府和市直相關部門要在城鄉管理體制改革中加強對城鄉清潔工程的組織領導,健全街辦、鄉鎮、社區、農村清潔工程管理機構,保證編制、人員、經費落實。組建落實村莊、社區、單位、樓院、市場、河道、進出口通道等區域清掃保潔隊伍,城中村和無物業管理小區按每300-500人、農村按每500人配備1名清掃保潔人員;每1000人配備1臺垃圾收運車輛;每個市場配備2名保潔人員;進出口通道及鄉鎮道路每1.5公里配備1名清掃保潔垃圾收集人員。2010年達到清潔作業隊伍全覆蓋。
2.投入保障機制。市、縣(市、區)財政要將城鄉清潔工程和數字城管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并逐年增加,確保環衛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設備更新購置經費和日常運行經費,城中村、農村、無物業管理社區、樓院、河道、進出口通道等公共服務區域清掃保潔及垃圾清運經費得到落實。對農村、河道、無物業管理樓院清掃保潔人員給予適當補助。將城鄉清潔工程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從新農村建設資金中切出一定比例,用于農村村容整治。
3.法制保障機制。啟動《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辦法》修訂和數字城管立法工作,依據國家最新頒布的《城鄉容貌標準》制定出臺我市《城鄉清潔容貌標準》,明確清潔農村、社區、樓院、河道、出入口通道等整治標準。繼續加大“車輛亂停、攤點亂擺、廣告亂貼、工地亂象”整治執法力度;制定不文明施工、綠化澆水沖泥上路、混凝土罐車運輸拋撒、沿街門店門前責任制不落實、游商小販亂擺亂賣、早攤、夜市、燒烤點占道經營、門店裝修亂堆建筑垃圾、廢品回收站臟亂、垃圾中轉站管護不到位、司乘人員亂扔垃圾雜物等“十個源頭治理標準”,為城鄉清潔工程提供法制保障。
4.技術保障機制。完善技術保障機制、提升清潔工程科技含量,數字城管在擴面基礎上提質。按照“提高檔次,完善標準,增強考核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加強對區級平臺的考核和信息采集單位、采集人員的管理。繼續推進數字城管二期工程建設,完善評價模型,提高信息采集、案卷批轉、協調指揮、數據分析水平。整合城鄉管理基礎資料和業務數據網絡平臺,實現基礎數據信息資源共享。
5.規劃引導機制。編制城鄉清潔工程中長期發展規劃。嚴格按照“三同時”要求,把垃圾處理設施、公廁、集(農)貿市場、廢品回收站、停車場等項目建設作為重點內容,納入全市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根據“節能減排”要求和相關“綠色標準”,研究制定我市公廁、集(農)貿市場、廢品回收點改建和垃圾資源化、減量化收運處理新工藝、新技術。公務員之家
6.作業管理機制。按照專業化、社會化、市場化要求,深化環衛作業與管理體制改革。擴大專業管理覆蓋面,推行各種形式的專業化接管、接運、接掃。強化門前和區域責任制度監管和落實,推行社會化清雪除冰。按照市場化購買公共服務方式,推行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市場化改革。按照重心下移原則,健全管理體系,加強所站建設,強化基礎管理。
7.考核評價機制。創新考核評價機制,將數字城管考核與清潔工程日常考核結合起來,完善清潔工程考核評價辦法,強化對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城鄉清潔工程中的責任考核。健全村莊、社區、清掃清運單位日檢查,街辦(鄉鎮)周檢查,縣(市、區)旬檢查,市月檢查制度。檢查考核內容記錄存檔,作為年度考核和評優依據。市政府設立城鄉清潔工程專項獎勵基金,年度考核優秀的,縣(市、區)區獎勵20萬元,開發區獎勵10萬元,相關部門獎勵5萬元,根據周通報、月檢查、季考核情況,年終兌現。
8.監督問責機制。強化監督問責機制,充實完善《城鄉清潔工程問責暫行辦法》,實行約談、通報、誡勉、免職等責任追究。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干部、群眾代表組成監督隊伍,定期檢查視察;組織新聞媒體開展媒體主題系列活動,設立不文明行為“曝光臺”,發動社會各界開展“提建議、獻良策”活動;建立舉報獎勵制度,健全社區城管協管員評議網絡,對城鄉清潔工程進展情況和整體效果進行民意調查,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
- 上一篇:提高幼師專業程度方式方法論文
- 下一篇:城市公園創新設計研究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