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推進搞活流通意見
時間:2022-05-27 03:48:00
導語:民政局推進搞活流通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印發之日起開始施行。本意見適用期限兩年。
發揮商貿流通業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中的重要作用,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國辦發〔〕134號)市人民政府關于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意見》鄭政〔〕22號)要求。堅持我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現就我區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有關問題提出以下意見,請認真貫徹執行。
拉動農村消費
一、健全農村流通網絡。
推進農產品新型流通渠道建設。
(一)抓好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改造。
增強農產品市場交易能力,1.積極引導農產品銷售市場建立與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對接、互動機制。支持我區農產品批發市場對冷鏈系統、質量平安可追溯系統、廢棄物處置系統以及倉儲、分揀包裝、加工配送等設施進行升級改造。支持農產品銷售市場做大做強。凡列入國家“雙百市場工程”并經核準的享受市財政給予項目實施企業20萬元的獎勵。
提高品牌農產品銷售比例,2.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農產品流通企業與農產品生產基地的農超對接”擴大農產品進入大型連鎖超市銷售的品種數量。建立農產品順暢流通的新渠道,實現農產品流通的規模化運營,降低流通本錢,增加農民收入。
促進農村家電消費。
(二)全面推進“家電下鄉”工作。
積極擴大我區的農村家電消費,1.認真落實國家、省“家電下鄉”有關政策。合理增加銷售網點,完善兌付機制,簡化補貼手續,方便群眾消費。
及時、足額撥付“家電下鄉”工作經費,2.依照省、市“家電下鄉”推廣工作要求。保證我區“家電下鄉”工作順利開展。
擴大鄉村消費
二、增強社區服務功能。
(一)完善社區便民服務體系。
便民服務進家庭”為主題,1.以“便利消費進社區。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社區商業示范社區。
有針對性地根據入駐社區居民的需求特點和社區商業網點的建設要求,2.建、新建社區要根據規劃預留商業網點建設空間。合理配置各種業態的商業網點。尚未開發的居住區,要依照商住分離原則和社區商業建設規范規范的要求,認真做好社區商業網點規劃。
社區內開辦便利店、日用生活品超市等與社區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類商業網點,3.引導企業特別是品牌連鎖企業。形成便民、惠民的社區服務網絡,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逐步做到居民各項需求均能在社區內實現。
(二)促進鄉村耐用品消費升級換代。
帶動新產品銷售和資源節約。1.鼓勵生產和零售企業開展“收舊售新”以舊換新”業務。
推行回收經營企業備案制度,2.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絡。支持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等形式,依法建立統一規范的社區廢舊物品回收站點,改造建設再生資源分揀交易中心,提高主要品種回收率。
降低消費本錢
三、促進流通企業發展。
促進流通業現代化發展。
(一)培育大型商貿流通企業。
迅速做大做強。1.支持和鼓勵外地具有競爭優勢的商貿流通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參股、控股、收購、托管、特許加盟等多種方式向外市場擴張。
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2.鼓勵流通企業運用現代經營管理模式和技術。全面提升企業流通現代化水平。重點支持大型連鎖經營企業進行商業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推進重點商貿項目的組織實施。
(二)擴大商貿流通服務業對外開放。
針對我區商貿流通領域單薄環節,1.充分利用國家及省、市政策。加大商貿流通服務業招商力度,積極引進國際、國內著名品牌企業,投資發展高檔酒店、精品百貨、大型電子商務等商貿流通服務業項目,以此促進和帶動全區商貿流通服務業布局調整、結構優化和產業升級。
建立重點項目推進制度,2.篩選確定規模和影響大、關系民生和經濟發展全局的重點商貿流通項目。明確相關部門領導專人負責,對項目建設情況進行協調、督查和調度,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項目的落地和組織實施。
支持中小商貿企業發展。
(三)通過金融創新。
充分發揮其便利消費、穩定市場的作用。推動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扶持和促進中小商貿企業發展。加大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商貿企業融資支持力度。支持金融機構根據商貿流通企業特點,制定差別化的授信條件,創新擔保方式,通過動產、應收賬款、倉單質押等方式,解決中小商貿企業貸款抵押問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商貿企業發展。
促進消費升級
四、發展新型消費模式。
(一)積極培育和發展新的消費熱點。
培育和發展高端消費、時尚消費、特色消費、夜間消費以及定制類消費。1.拓展電子信息、教育培訓、家政服務、文化娛樂、體育健身和休閑旅游等新領域消費。
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2.發展特色商業街。鼓勵參與評選命名市級特色商業街活動。對達到規范的商業街每條街獎勵50萬元,依照受益財政市、區各擔50%。積極引導特色商業街完善設施,加強管理,突出特色,提升檔次和品位,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區打造一條在省市有影響的特色名街。
培育夜間文化娛樂、夜間旅游等夜間消費市場,3.鼓勵大型商場延長營業時間。滿足市民消費需求,繁榮和發展夜間經濟。
規范發展家裝、家具、家紡、家飾等商品市場,4.配合國家鼓勵普通商品住房消費和安居工程建設有關政策。促進熱點消費。
開展各類營銷促銷活動。
(二)努力繁榮市場。
開發適銷對路的商品和服務,引導企業結合市場特點。擴大消費需求。組織供需對接,促進流通企業形成穩定的供需伙伴關系。積極組織企業圍繞重要節假日和銷售旺季,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營銷、商品促銷活動,營造消費氛圍,促進商品銷售。
發展信用銷售。
(三)促進銀行卡使用。
提升電子結算水平,1.加強銀商合作。擴大銀行卡使用范圍,方便刷卡消費。引導經營者采用銀行卡結算,方便消費者使用銀行卡支付。
改善電子支付環境,2.鼓勵競爭。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效率。積極推動國內貿易信用平安業務發展,促進和規范商業信用服務發展,支持建立信用風險分擔機制,有效防范信用風險,促進信用銷售發展,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
促進平安消費
五、加強市場調控。
增強市場監測能力。
(一)健全居民生活必需品貯藏機制。
提高預測預警水平,1.建立完善生活必需品貯藏機制和市場供應應急預案。保證各類突發事件引發市場動搖和重大節日市場供應。完善貯藏肉制度,確保全區7天以上的市場供應量。建立廢品糧油(含小包裝糧油)應急貯藏制度,確保全區10天以上的市場供應量。
擴大監測范圍,2.繼續完善市場監測機制。分析市場消費熱點,改善監測樣本企業工作條件。進一步提高監測智能化水平,促進效果轉化,增強監測信息的公共服務功能。
促進平安消費。
(二)切實改善市場環境。
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商業欺詐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1.積極推動市場誠信體系建設。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和交易環境。全面清理和規范涉及商貿流通業的各項收費,為流通企業發明寬松的發展環境。
加快流通領域市場信息系統和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健全和強化酒類商品備案登記和溯源制度,2.加強對流通企業食品質量平安的監管。規范酒類流通秩序,促進酒類平安消費。積極實施放心肉工程,支持屠宰企業升級改造,切實提高肉品平安保證水平,建設病害豬無害化處置和肉品質量信息可追溯體系,促進肉類平安消費。
- 上一篇:供銷社機關節能工作報告
- 下一篇: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報告范文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