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報告范文
時間:2022-05-27 03:50:00
導語:村莊規劃建設工作報告范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鎮規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調節和引導村鎮土地和空間資源的重要手段,事關農村建設的長遠發展。如何整合縣2798個自然村;如何才能實現村鎮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如何才能保證有限的公共資源合理有效地配置,避免重復建設,關鍵一條就是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引導農民健康有序地建設家園。
一、因地制宜,編制縣域村莊布點規劃
在鎮村建設中,我縣始終把村鎮規劃作為一項龍頭性工作來抓,用規劃來約束各類建設行為,加大投入,主動作為。年初,我縣全面啟動了縣域村莊布點規劃編制工作。
縣域村莊布點規劃把我縣村鎮劃分為縣城、建制鎮、準社區、中心村、基層村(過渡居民點)、廢棄點六個層次,規劃框架“1核、9星、65點”。1核即襄河鎮(城關鎮),9星即9個建制鎮,65點即歷史上歷次撤并了的鄉政府所在地23個準社區、42個中心村;同時,考慮到現代農業生產現狀,圍繞一產就業方便,在村莊規劃布點中,設置了615個過渡點,限制建設,余下2136為廢棄點,禁止建設。規劃明晰了我縣城鎮化的發展方向,同時也解決了土地從哪里置換,村莊到哪里建設的難題。
二、科學安排,有序開展永久性居民點詳細規劃的編制
為使村莊布點規劃落到實處,解決農民住房如何建問題,確確實實讓永久性居民點成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家園,按照“一次性規劃到位,分步實施”的原則,我們及時啟動了永久性居民點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投入近400萬元,委托安徽建工學院規劃設計研究院與皖東建筑勘察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縣45個永久性居民點的詳細規劃進行編制;同時考慮到永久性居民點詳細規劃的編制主體是各鎮,其它30個永久性居民點由各鎮自行組織編制。目前,75個永久性居民點的詳細規劃已全面完成。規劃覆蓋率100%。永久性居民點的詳細規劃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奠定了基礎,同時也解決了土地置換農村安置點如何建的問題。作為市級試點村莊的大墅鎮汪店中心村規劃編制已完成。襄河鎮河東農民新村規劃已編制,一期69戶已建成入住,為使土地整治項目實現31個村民組整村推進,襄河鎮政府已著手對該村規劃進行修編。目前已委托省測繪四院完成了1.1個平方公里的地形圖測繪。修編工作已全面啟動。
三、村莊建設難中求進
農民生活達小康關鍵看住房。年土地置換安置涉及十個鎮,74個行政村,221個村民組,288個自然村,拆遷6373戶,人口2.2萬人,拆遷面積71.2萬平方米。在資金極為短缺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多方籌資,全縣共建安置點66個,擬安置面積達80萬平方米,所建新村亮點紛呈,切實做到了“置換一方土地,建設一批新村,造福一方人民”。示范點汪店中心村已完成地質勘探、施工圖設計,河東新村一期已安置69戶,安置面積達一萬平方米,二期擬安置91戶,在建面積14000平方米。
四、健全機構,保障實施
為了加強對城鄉規劃建設的管理,保障規劃達到有效實施,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設立村鎮規劃建設辦公室,為副科級編制,確定由一名黨委委員或分管鎮長任辦公室主任,編制3-5人,專門負責村鎮規劃建設工作,在資金和裝備上優先保障。
五、存在問題
一是城鄉統籌規劃、城鄉一體的規劃理念有待進一步深化。長期以來,城鄉規劃工作的重點是縣城規劃,雖然目前已建立了涵蓋縣城、建制鎮、中心村的城鄉規劃體系,但是應該看到,與中心城區相比,對郊區和農村地區的規劃管理尚未形成成熟的模式,無論規劃編制還是規劃實施過程都需要繼續探索與總結。鎮村規劃管理一直處于弱勢,因此未來的城鄉規劃管理,要更加關注農村,聚焦農村,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在規劃上,部分鄉鎮的規劃主體意識還不夠強,少數干部和群眾的認識還不夠深,推進力度有待進一步增強。三是在建設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欠賬多,群眾期望值過高,還存在不同程度依賴心理,推進建設,難在錢上。四是公共財政覆蓋面與農民需求差距很大,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任重而道遠。規劃編制經費嚴重短缺。五是村鎮建設的專業人才缺乏,有效激勵機制尚未建立。
- 上一篇:民政局推進搞活流通意見
- 下一篇:縣區殘疾人工作大會的講話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