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食品安監加強實施意見

時間:2022-02-06 02:11:00

導語:市區食品安監加強實施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食品安監加強實施意見

完善保障措施,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制度。確保本意見落到實處。

鞏固全區食品安全綜合整治成果,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和某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要求。保障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扎實推進“健康某”平安某”建設,根據《某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渝府發〔〕72號)精神,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對食品安全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一)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活質量有了新期待、新要求。民以食為天”已由吃得飽上升為吃得好、吃得營養、吃得安全。因此,確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環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切實維護群眾的飲食安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實施“十二五”規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

二)食品工業是永久的朝陽產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食品是人的第一需求。食品和食品工業也比其他產品和產業影響大、質量要求高。但長期以來我區食品產業組織化、規?;讲桓?,增長方式比較粗放,難以適應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就很難拓展市場,影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影響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科技進步。因此,能否保證食品安全,對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決心、意志和效果的重要檢驗。

三)因此,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是加強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食品安全是人命關天的大事。食品安全不僅關系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而且關系社會穩定和諧。各街道辦事處,鎮人民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本著對黨、對國家、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下更大的決心、以更加扎實有力的行動與舉措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堅持市場調節與政府監管相結合、法律約束與道德規范相結合、政策扶持與機制創新相結合,切實把食品安全工作作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來抓,推動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全區食品安全水平,努力使我區成為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二、著力構建食品行業良好發展環境

四)制定我區財稅扶持政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力度。重點支持農業規?;?、集約化生產和經營,支持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鼓勵推廣農副產品質量認證,設立食品安全質量舉報獎勵專項資金,加強食用農產品和食品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切實減輕食品行業稅負,對食品行業給予企業所得稅、車船稅、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免征金融機構農戶小額貸款的貨款利息收入相關稅費;減免市場攤位費用和公路通行費,降低農產品經營租賃物業費用和物流成本;待市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后及時制定我區相關財稅扶持政策。努力將我區打造成為全市食品(食用農產品)行業稅費最優惠、運營成本最低、消費環境最好的城市。

緊密結合我區現代農業園區、現代畜牧園區、沙田柚種植園區和、兩個生態區增收工程等重大項目,五)培育安全農產品品牌。實施以保障安全為核心的農業品牌化戰略。抓好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突出種養結合,以種定養,以種植業消納糞污的能力確定養殖業的數量及品種,形成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加大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的扶持。

扶持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領銜建立蔬菜、生豬、奶牛等農產品生產經營產業鏈,六)打造農產品安全產業鏈。加大財稅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探索建立農業、流通、加工、銷售上中下游一體化的產業運行模式,改變大宗農產品分割、渙散的生產格局,建立起食品生產各個環節質量集中控制體系和食品質量安全責任的可追溯制度。鼓勵和支持大型超市、飲食、加工食品等企業建立自己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三、強化落實食品安全責任

七)落實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和經費,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各街鎮要對本轄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負責制定本區域食品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實施食品安全監管,建立食品安全工作長效機制。

認真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衛生部門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組織查處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等職責,八)明確監管部門責任。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嚴格依照《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某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農業部門負責食用農產品生產環節質量安全監管,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監管,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監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餐飲服務環節監管,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開展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按照“誰許可、誰負責”原則,對無證生產經營食品行為由各職能部門分別進行查處;對食品安全職能交叉和監管空白問題以及難以界定的復合型食品生產經營業態等,由區食安辦結合實際情況,指定部門負責監管。

保證食品安全。探索實行重點食品(食用農產品)供應基地(區域)市場準入“連坐制”檢測發現該基地(區域)一戶企業食品(食用農產品)質量不達標,九)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和規范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消整個基地(區域)食品的市場準入資格,促進食品行業生產經營者的相互監督。

四、完善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機制

3年內建立覆蓋18個街鎮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網絡,十)加強風險監測。建立全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體系。加大快速檢測設備投入,加快快速檢測能力建設,重點推進區疾控中心食品安全檢測能力建設,打造成為我區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使食品安全從事后監管向以預警機制為主的事前監管轉變。每年定期組織開展對全區食品生產加工、流通、餐飲服務環節的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以糧、油、蛋、奶、肉、蔬菜等食品為重點,加強對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以及食品中有害因素的監測。及時分析全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數據,強化風險預警,提高主動發現、事前干預的防范能力。

也是監管部門依法行政的重要基礎。要結合我區食品行業實際,十一)完善標準體系。食品安全標準是食品生產、加工的法律底線。加大食品安全標準執行力度,特別是食用添加劑標準,并逐步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增強食品行業市場競爭力,促進我區食品行業的不斷壯大和健康發展。

建立年度考核制度。引入群眾測評機制,十二)強化工作考核。區政府把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各街鎮、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實績考核內容。將群眾滿意度作為考核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標,將考核結果與評優晉級和干部任用掛鉤,強化考核的激勵約束作用。

對因食品安全監管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失職、瀆職行為造成后果的根據情節輕重,十三)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并實行嚴格的食品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加大對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責任追究。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五、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社會環境

增強群眾維權意識和能力,十四)加強宣傳教育。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5年)對全區所有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餐飲消費服務的經營管理者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規、職業道德和法定技術規范培訓;進一步加強對消費者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的宣傳普及。建立食品安全群眾有獎舉報制度,推動食品安全工作的全民參與。

對食品生產經營違法犯罪行為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企業直接責任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的法律責任。按照《刑法修正案(八)規定和某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從嚴審理食品藥品安全案件的意見》加大對危害食品安全犯罪被告人的財產刑適用力度,十五)打擊違法犯罪。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配合。保持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十六)就食品安全的真實狀況、政府采取的措施和當前客觀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加強信息管理。建立全區統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臺。定期、適度與社會公眾、新聞媒體交流,維護食品消費信心,建立良性的食品安全新聞監督和輿論導向。

支持行業協會開展行業培訓、交流、創優評優等活動。推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十七)引導行業自律。進一步發揮食品行業協會作用。建立完善誠信考核評價機制和信用體系。對食品生產經營誠信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建立違法生產經營企業“黑名單”制度,實施違法企業及其管理人員行業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