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垃圾處理意見
時間:2022-03-23 04:41:00
導語:農村垃圾處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搞好農村清潔衛生,改善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按照《市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實施方案》的文件要求,結合我縣農村實際,特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中央關于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操作標準,以農村垃圾治理為突破口,以建立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為目標,強力整治垃圾污染,著力改善農村衛生環境,努力優化農民生活方式、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展示農村嶄新面貌。
二、目標任務
總體目標:通過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宣傳健康環境理念,著力解決農村環境“臟亂差”問題,大力加強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民衛生意識、健康素質和生活質量。通過集中整治,確保國省道沿線視野開闊,無生活垃圾,集鎮街道、集貿市場衛生整潔,自然村衛生整潔、環境優美。到年,力爭全縣農村垃圾收集率達到92%,垃圾處理率達到85%。
三、時間安排
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按照省市要求,分三個步驟實施:
1、宣傳發動階段(年3月15日—3月30日)
縣、鄉、村、組四級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層級召開動員大會,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大力宣傳農村垃圾處理工作。
2、組織實施階段(年4月1日—年11月30日)
各鄉鎮、村委會、自然村組建隊伍,落實人員,建設基礎設施,制定各項長效管理制度,實施農村垃圾處理各項工作。
3、總結驗收階段(年12月1日—年12月31日)
對各鄉鎮農村垃圾處理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驗收,進一步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推進我縣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完善提高。
四、運作機制
1、創新有效的垃圾處理機制。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模式:
(1)對離縣城較近且交通方便、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鄉(鎮)、村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鄉(鎮)運送、縣處理”的模式。
(2)對交通不便、經濟薄弱的邊遠自然村,采取“統一分類、就地收集、綜合無害化處理”的模式進行處理。
(3)在李渡鎮、文港鎮、長山晏鄉、下埠集鄉、前坊鎮、梅莊鎮、三里鄉、二塘鄉等鄉鎮因地制宜建立大中型垃圾焚燒爐或垃圾填埋場,采取“戶分類、村收集、鄉鎮處理”的模式試點。條件成熟后,在全縣鄉鎮全面推開。
2、推行科學的垃圾分類機制。科學分類,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對有機垃圾采取就地堆肥或沼氣厭氧化處理,對建筑垃圾采取就地利用作為平地或修路的原材料,對可回收垃圾(金屬、橡膠、塑料類等)由農戶或保潔員收集,送送供銷社(回收公司)定點回收,對其他垃圾集中到垃圾處理場進行無害化處理。
3、實行垃圾處理有償服務機制。按照省、市文件精神,村內垃圾無害化處理基礎設施建設所需用工,由本村村民投工投勞解決,基礎設施建設材料所需費用,由縣鄉財政予以適當補助。保潔員的工資報酬及村內垃圾清掃清運等工具的購置費用,通過縣鄉財政專項列支補助、村集體經濟籌措、名人能人捐贈、村民“一事一議”等四種籌資等辦法妥善解決。
4、建立督查考評長效管理機制。縣清潔辦將采取定期、定量的方式對各地垃圾處理進展情況進行督查,并將督查情況進行通報,做到“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一考評”實行獎懲相結合,對每季度檢查全縣排位前三位的,分別按照1萬元、8000元、6000元的標準予以獎勵;對全縣排位后三位的,第一次通報批評,連續二次誡勉談話,連續三次進行組織處理,以此激勵先進,糾正偏差,勉勵后進。縣清潔辦將于4月中旬開展一次檢查,重點檢查各鄉鎮、村委會、自然村隊伍組建情況、保潔人員落實情況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情況等。
五、保障措施
1、廣泛宣傳,提高認識。農村垃圾處理是一項涉及范圍廣、任務重、影響大的重要工程,縣、鄉(鎮)、村要通過報紙、電視、電臺、宣傳欄、公開信、刷寫標語等多種載體,廣泛宣傳農村垃圾處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和要求,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環境意識,掀起全民講衛生、保健康、美環境的高潮。
2、突出重點,注重實效。從4月份開始至11月底在全縣范圍內,開展農村清潔衛生集中整治行動,重點抓好鄉鎮集鎮所在地、國省道沿線及自然村的垃圾處理工作,確保集鎮街道市容整潔、市場有序、無占道經營現象;對國省道沿線路旁垃圾窖要在半個月之內全部予以鏟除,確保國省道沿線視野開闊、道路暢通、無垃圾污染和亂堆亂放現象,對國省道沿線343個自然村要按照每50戶農戶配備1名環境保潔員,沿線路段每公里配備一名保潔員,使其環境衛生面貌在短時期內有一個明顯的改觀;確保自然村村容整潔、環境優美,無糞坑外露和雜草叢生現象,做到屋前屋后一個樣,村內村外一個樣。
3、落實主體,長效管理。各鄉鎮要切實建立環境衛生管理所,配備垃圾清運車,建立垃圾填埋場或垃圾焚燒站,落實管理人員和環衛人員,做到“有機構、有制度、有隊伍、有設施、有資金”;各行政村要落實管理人員、制定長效管理制度,對部分行政村要配備一輛小型垃圾運輸車;各自然村要成立理事會,設立宣傳欄,配備保潔員,添置保潔設施,每個保潔員配備一輛手推垃圾清運車、一套清掃工具和兩套工作服。確保農村垃圾處理和環境保潔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確保農村垃圾處理日常運行落實到位。
4、分級負責,確保資金。縣財政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農村垃圾處理工作。一是安排資金60萬元用于鄉鎮大中型焚燒站或標準垃圾填埋場建設;二是安排資金80萬元,對全縣國省道路沿線343個自然村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三是安排獎補資金60萬元,部分用于縣清潔辦工作經費,其余部分全部用于對垃圾處理成效顯著鄉鎮的獎補。各鄉鎮也要將農村清潔工程辦公室工作經費、國省道沿線路段及沿線村莊保潔員工資經費列入財政預算,確保工作正常開展。
5、明確責任,形成合力。縣農村清潔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要落實工作職責,建立議事制度、工作協調制度、信息通報制度、督促檢查制度等工作機制,實行每周五下午環境衛生大清掃活動,活動期間縣級領導要下到掛點鄉鎮和居委會(社區)指導環衛大清掃活動開展,縣直各部門要到包干路段進行垃圾大清掃;各鄉鎮要實行科級領導包路段,鄉(鎮)、村干部包干到自然村的辦法,形成領導有力、部門合力、責權分明、高效運轉的工作局面。
六、組織領導
縣里成立農村清潔工程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新村辦,辦公室主任由付方平同志兼任。辦公室人員從相關職能單位抽調集中辦公。辦公室主要職責是搞好綜合協調、檢查督促和考核評比,每季度要配合縣督查辦和縣監察局搞好全縣農村清潔工程考核評比排位,以確保農村垃圾處理工作落到實處并取得明顯效果。
- 上一篇:縣長在黨務推介會議發言
- 下一篇:領導在全鎮人民代表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