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養殖規范指導工作意見
時間:2022-04-09 03:58:00
導語:生豬養殖規范指導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規范生豬養殖行為,防止生豬養殖對環境的污染,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環境保護法》、《畜牧法》、《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縣實際,就規范生豬養殖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合理規劃布局,嚴格界定養殖區域
合理劃分禁養區、限養區和可養區。禁養區原有養殖場實行逐步退出;限養區實行總量控制,逐年降低養殖密度,不得新建、擴建養殖場;可養區要統一規劃,嚴格控制生豬養殖規模,防止超環境承載能力。以下區域為禁養區:(1)錦江河城區居民飲水取水點上游沿岸兩側各1500米以內及下游各500米以內的區域;(2)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及緩沖區、中型水庫庫區;(3)城市和城鎮中居民區、文教科研區、醫療區等人口集中區;(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需特殊保護的其它區域。以下區域為限養區:(1)居民區及公共建筑群常年主導風向的上風向500米范圍內;(2)禁養區域外的主要河道兩側各500米的范圍內;(3)國道、省道、鄉村主干道兩側各500米以內的區域;(4)工業園、村鎮規劃區;(5)養殖密度大、防疫條件差、土地承載消納糞污能力相對飽和、環境壓力大的區域;(6)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它限制養殖區域。禁養區、限養區以外的養殖數量少、環境容量和環境承載量較大、遠離居民區的區域為可養區。
二、嚴格審批程序,嚴控豬場批建
1.嚴把準入關口。今后凡興建養殖場必須報縣政府審批。任何企業、任何個人不得擅自在任何區域新建、擴建和改建生豬養殖場。
2.規范審批程序。凡在可養區內需新(擴、改)建生豬養殖場的,須向所在地村民小組、村委會、鄉鎮(場、街道辦)提出書面申請,由所在地村民小組、村委會初審,并經鄉鎮(場、街道辦)政府審核同意后,再報環保主管部門環評審批和縣動物防疫主管部門動物防疫條件審查,審查通過后,再由國土部門辦理用地審核審批手續,需砍伐林木占用林地的報縣林業局審批。最后報縣政府審核批準。凡未通過規定程序審批的生豬養殖場,不得開工建設。凡獲批的生豬養殖場建設必須嚴格按照主體工程與污染防治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及時申請驗收。驗收合格后核發排污許可證明,驗收不合格的,立即停產整頓。
三、加大整治力度,全面規范養殖行為
1.開展全面整治。對正在擅自動工興建的生豬養殖場立即停建,并不得進行養殖。對屬于禁養區范圍內的生豬養殖場,必須在年內停止養豬行為,限期自行拆除。對按規定必須關停和拆除的豬場,不聽勸阻,拒不關停和拆除的,縣供電部門不供電,縣動物防疫部門不簽發動物及其產品產地檢疫合格證,政府有關部門禁止各類項目立項審批。
2.建立規范養殖模式。對屬于可養區、限養區范圍內的生豬養殖場,必須逐步實現糞污排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豬場污染物排放必須達到國家《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若廢水排入錦江河的必須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的一級標準,沒有達標排放的豬場進行限期整改。生豬養殖場要建立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化尸池、糞便堆漚發酵池、生化處理池、厭氧發酵池及三級沉淀池。要求所有豬場必須實行干清糞工藝,建有磚混結構并有水泥蓋板的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化尸池(防滲漏)處理病死豬,建有磚混結構并有雨棚的糞便貯藏池(防滲漏)貯藏豬糞,貯藏的豬糞作肥料或送有機肥廠加工有機肥;對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必須建立20m3以上的病死豬化尸池,2年內建立200m3以上的厭氧發酵沼氣池或生化處理池;年出欄500-999頭的豬場必須建立10m3以上的病死豬化尸池,2年內建立100m3以上的厭氧發酵沼氣池;年出欄200-499頭的豬場必須建立5m3以上的病死豬化尸池,2年內建立50m3以上的厭氧發酵沼氣池或三級沉淀池。200頭以下的豬場要建立相應的三級沉淀池。
3.加大執法力度。對未達標排放、限期未整改到位的,未經縣環保局審批和未進行環評的生豬養殖場,由縣環保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并加倍征收排污費;對未經審批生豬養殖場的生豬養殖用地,由縣國土資源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對生豬養殖場非法占用林地的,由縣林業部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進行處罰。
4.加大技術推廣。要整合資源,大力支持養殖業規范發展,充分利用生豬調出大縣項目、農村沼氣項目,在生豬養殖場推廣普及沼氣池建設,加快生豬養殖污染治理;推廣生物發酵床技術,實行養殖場零排放。加大有機肥運用力度,對購買有機肥實行適度財政補貼。
四、強化責任追究,實行屬地負責制
1.實行包干負責制。層層落實責任,縣領導負責督促掛點鄉鎮場(街道)的工作。鄉鎮場(街道)黨委(工)書記為第一責任人,村支部書記為直接責任人。由鄉鎮場(街道)班子成員分別負責包村規范生豬養殖工作,村支部書記要具體包干到場(戶)。黨員干部要以身作則起帶頭示范作用,嚴格按照規范生豬養殖的整治要求進行整治規范到位,科級以上干部興辦或參與的一年內整治規范到位,其他黨員干部二年內整治規范到位。
2.推行屬地管理重點突破。對規范生豬養殖工作,實行屬地管理、責任包干。縣直各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充分整合有關項目資金,加大對生豬養殖污染防治的扶持力度,同時要對各自管轄內的豬場提前整頓到位。鄉鎮場(街道)要有重點的選擇1個污染較嚴重、豬欄建設較泛濫的行政村作為突破口,以點帶面推動整個工作的開展。對于一些拒不整改到位的,相關職能部門要配合鄉鎮場(街道)進行嚴格執法。對一些擾亂執法的人員,將追究刑事責任。
3.嚴格責任追究。凡沒有整治到位或仍有擅自興建豬欄的,將追究鄉鎮場(街道)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責任。對監管不力,瞞報或漏報擅自建豬欄的村支部書記停職或撤職處理。對引起非法上訪、信訪事件,造成嚴重后果的將依照有關規定從嚴查處有關責任人。
五、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社會監督
全縣上下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會議,張貼標語和散發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規范生豬養殖這一民生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這一民生工程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養豬戶積極配合整治,自覺規范生豬養殖行為。樹立生豬規范養殖先進典型,及時報道先進,總結交流先進經驗和做法,對部分群眾反映強烈、污染嚴重、限期整治不到位的給予曝光。建立公眾舉報制度,設立舉報電話(環保局)、(畜牧水產局),實行社會監督。
- 上一篇:稅務局宣傳工作匯報
- 下一篇:新型城市管理與工作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