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辦生態畜牧業安排意見

時間:2022-05-18 03:10:00

導語:縣委辦生態畜牧業安排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委辦生態畜牧業安排意見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啟下最重要的一年,是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快速提升畜禽總量,促進生態畜牧業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的關鍵之年。為切實抓好2012年全縣生態畜牧業發展,特提出如下工作安排意見

一、總體要求

按照建設生產基地、培育中介組織、扶持龍頭企業的產業化發展要求,圍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為目標,結合新農村建設,以上欄補欄、種草養畜、特種養殖為重點,積極引導龍頭企業和廣大養殖戶恢復生產,加強經營管理,擴大畜牧業總量,力爭獲得最大效益。

二、目標任務

(一)年末出欄生豬30萬頭、牛1.89萬頭、山羊9.45萬只、家禽500萬只。完成肉類總產量5.5萬噸、禽蛋產量0.258萬噸、水產品產量0.3萬噸,實現牧漁業總產值14.74億元,增長104%。

(二)招商引資建設年出欄1萬頭商品豬養殖場4個,種雞場1個。

(三)高標準建設太陽牛業二期存欄1000頭能繁母牛種牛場。

(四)實施草地生態畜牧業科技扶貧項目種草2萬畝,養羊2萬只。

(五)規劃建設4個雞育雛場。

(六)確保鑫隆肉聯廠年屠宰銷售生豬20萬頭以上,用于生產加工分割肉。

(七)建成城區畜禽交易市場。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優質肉豬和良種仔豬發展。在鞏固壯大云發、勇創、財源3個生豬科技示范園區,加快現有種豬場、優質仔豬擴繁場和燎原產業帶上欄補欄的同時,招商引資建設4個年出欄1萬頭商品豬養殖場,迅速擴張生豬生產總量。

(二)做大做強肉牛產業。切實加強太陽牛業燕子巖核心養牛場的生產經營管理,探索“公司十農戶”的模式,建立公司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把斷奶牛犢投放給農戶飼養,回收銷售商品肉牛。加快太陽牛業二期工程建設進度,確保太陽牛業二期存欄1000頭能繁母牛的種牛場盡快建成投產,并利用太陽牛業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平臺,帶動全縣肉牛產業快速發展。

(三)實現產業化發展的新突破。全力保障鑫隆肉聯廠生產運營,各有關部門和鄉鎮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強協調服務和監督管理,全程跟蹤服務。引導企業與養殖戶簽訂生豬產銷合同,實行訂單養殖,確保肉聯廠建成后有穩定、充足、質量上乘的加工貨源。抓住“圣墩”牌生豬在國內和香港成功注冊的機遇,切實做好我縣無公害生豬及畜禽產品營銷,加強畜禽產品質量管理,確保食品安全。加快建成城區標準化牲畜交易市場,建立規章制度,規范交易秩序。

(四)大力發展養雞業。充分利用梵凈山特殊地理條件和生態資源,大力發展土雞、烏骨雞、山雞等,通過招商引資建設一個種雞場,在、4個鄉鎮各建設一個育雛場,向廣大農戶提供優質雞苗和配套服務,實現增收致富。

(五)實施好草地生態畜牧業科技扶貧種草養羊項目。按照群眾投入、項目配套的原則,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實施方案、統一補助標準,繼續實行核心場帶中心場,中心場帶大戶,大戶帶散戶的發展模式,立足高起點、高質量、高標準發展肉羊,在沙子坡鎮、天堂鎮、刀壩鄉、鎮、纏溪鎮、羅場鄉及鄉完成人工種草2萬畝,養羊2萬只。

(六)扎實抓好動物疫病防控。把2012年作為動物防疫示范年,通過開展“動物防疫示范年”活動,進一步加快構建網絡健全、隊伍穩定、保障有力、處置高效的縣、鄉、村三級動物疫病防控檢疫體系,提高動物疫病特別是重大動物疫病應急處置能力,全面實施計劃免疫,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養殖大戶實施程序防疫檢疫,確保全縣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

(七)大力實施畜沼配套工程。按照“畜沼草”、“畜沼糧”、“畜沼茶”等生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走“生態養殖+沼氣+綠色種植”循環經濟發展路子。沼氣跟著養殖走,做到沼氣配套、雨污分流、干濕分離、綜合利用,對建有沼氣池而沒有養畜的農戶,要鼓勵其建圈養畜,讓現有資源充分發揮效益。

(八)繼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今年除不再新建養豬小區外,在繼續執行畜牧業發展原有扶持政策措施不變的前提下,調整資金補助方式,把原來實行的良種繁育、圈舍改造等產前補助,改為生產并出欄健康合格良種或商品畜的產后補助,促使養殖業主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多產出多補助,同時對養殖小區、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大戶批量出欄的商品畜進行適當的資金補助,增加商品畜出欄量,擴張畜牧業生產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