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司法所法律入社區活動意見

時間:2022-05-30 09:08:00

導語:區司法所法律入社區活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司法所法律入社區活動意見

根據司[]20號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加強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更好地適應我區社會經濟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司法部關于開展“法律四進”活動的有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工作大局,以創建基層平安建設為著眼點,以提高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入手,進一步轉變工作方式方法,實實在在地為基層組織、為基層群眾多辦好事、多辦實事,提高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的實際效果,推動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進一步深入開展,努力為建設“平安”,促進我區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進一步加強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努力實現以下工作目標:推動基層普法進一步扎實深入開展,基層干部群眾法制觀念、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辦事的自覺性進一步增強;推進基層依法治理進程,各項管理進一步規范;幫助社區居民及時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涉法問題,促進基層社會經濟健康發展,協助基層做好社會矛盾預防和化解工作,全力維護基層社會穩定,推進基層平安建設進程。

三、主要任務

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基層組織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及時提供便捷、優質的法律幫助和法律服務,推進依法治理和平安建設。年內,側重抓法律服務進社區。法律服務進社區的主要任務:

1、協助社區完善管理制度,促進社區做好“四民主、兩公開”工作;

2、協助社區建立法律宣傳欄,每季度提供有針對性的法律宣傳稿件;

3、以居民學法學校為陣地,每年為居民開展法律培訓2次以上;

4、廣泛開展送法進社區入戶活動,積極為居民開展法律咨詢和辦案辦證等業務咨詢,每年不少于2次;

5、了解、掌握當地矛盾糾紛情況,協助、指導調委會化解疑難復雜的矛盾糾紛,力爭實現矛盾糾紛一般民間100%不出社區。

6、了解、掌握當地幫教工作情況,重點與1-2名刑釋解教人員結對開展幫教活動;

7、優惠擔任法律顧問,優惠當地群眾的訴訟和非訴訟案件,優惠辦理見證、公證事項;

8、為當地符合條件的弱勢群體及時提供法律援助。

此外,要通過發放聯系卡、開設熱線電話、直接進社區入戶等手段,方便群眾咨詢、聯系,使法律服務人員與基層群眾保持零距離接觸。

四、組織形式

為加強“進社區”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區局決定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組員的法律“進社區”服務機構小組,開展掛鉤點服務,法律“進社區”服務機構小組負責掛鉤方面的組織、協調工作,促進法律“進社區”活動扎實深入開展。

五、具體要求

(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法律服務“進社區”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是司法行政機關整合職能,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行政人員參與掛鉤點服務既是轉變機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培養和樹立有為才有位思想的有效途徑。司法行政機關各科室要高度重視,切實把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要具體抓,認真組織,及時做好方方面面的協調工作,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組織和領導。

(二)要進一步建立責任制,落實工作

法律服務“進社區”工作重在服務,貴在堅持。司法行政機關、法律“進社區”服務機構小組要采取有力措施,認真抓好落實。一要建立領導掛鉤責任制。法律“進社區”服務小組負責抓好組織領導和協調指導工作,督促服務工作落到實處。二要建立法律服務機構責任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工作目標和具體要求,確保認真履職,熱情服務。三要建立法律“進社區”工作責任制。在“進社區”工作中,要切實履行好一崗雙責,既要配合做好服務工作,又要主動做好組織和協調工作。法律“進社區”服務小組要定期與掛鉤點單位聯系,了解、掌握掛鉤點單位及其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及時協調組織法律服務人員進點提供服務,確保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四要建立督查制度。要不定期組織人員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改正,并做好檢查情況的登記和通報。五要建立工作匯報制度。區局法律“進社區”服務小組每季度向區局領導匯報工作開展情況,表報服務工作的具體數字。

(三)要進一步培養典型,擴大宣傳

在開展“進社區”工作中,司法行政機關要經常深入了解、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工作的亮點,總結經驗,積極通過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大力宣傳活動開展的情況,推廣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典型,調動廣大法律服務人員和行政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擴大社會影響面,推動整個活動不斷向縱深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