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勢婦女和青少年幫扶救助意見
時間:2022-06-10 08:49:00
導語:弱勢婦女和青少年幫扶救助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解決全區弱勢婦女和青少年群體在就業、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切實使改革開放成果惠及全體弱勢群體,制定本意見。
1、設立婦女兒童扶助基金。通過各界贊助和個人捐助等形式多方籌集資金10萬元,年內舉辦1—2次“情系母親,情暖百家”貧困婦女兒童資助活動,資助貧困婦女兒童100名,走訪慰問8個單位、30戶家庭。
2、設立困難青少年助學和“圓夢大學”專項資金。積極拓寬捐資渠道,募集各類助學資金10萬元,新增受資助青少年150名。對困難中小學生,按照小學生每人350元,中學生每人550元,高中生每人800元的標準資助,減免有關費用;對家庭經濟困難大學新生,設立“圓夢大學”專項資金,按照不低于每人3000元的標準進行資助,并幫助協調勤工儉學崗位;對農民工和貧困退伍軍人子女,酌情提高資助數額。
3、動態更新資助檔案庫。對全區范圍內所有單親困難母親、下崗失業女工、流動女性、流動人口子女、困難青少年等弱勢群體重新進行一次排查摸底,建立動態信息檔案庫。
二、提供更多就業創業崗位
4、加強定向就業技能培訓。依托就業培訓基地,對下崗女工、居民區困難女性、無業青年進行免費技能培訓。開展具有市場導向性的就業培訓和“訂單式”的定向培訓,年內舉辦6期婦女、青年就業培訓班,培訓600人以上;對有創業意愿的婦女和無業青年,舉辦創業培訓班3期,培訓60人以上。
5、開展“春風送崗位”活動。3月、6月、9月組織3次女性就業專場招聘會,依托女企業家聯合會和各級巾幗文明崗,提供1000個以上崗位。依托街道勞動服務站、婦女就業培訓平臺,為下崗女工和“零就業家庭”等提供政策咨詢,公布就業信息。依托社區服務中心、志愿者服務站等平臺,建立區街兩級青年就業服務指導站,為青年就業創業提供政策咨詢等服務。
6、興辦“婦”字號服務實體。依托職業學院,培養一批高素質的月嫂和育嬰師;探索在街道、園區創建1—2處獨具特色的“婦”字號社區家政服務實體。
三、注重維護婦女和青少年合法權益
7、打造援助服務平臺。借助市反家庭暴力婦女保護中心,為我區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庇護場所;成立區婦女兒童心理援助中心,幫助婦女兒童舒緩心理壓力,解決心理問題。在2個街道試點成立婦女兒童心理援助站,5個社區試點成立溫馨話室和談心室。
8、加強維權崗體系建設。以優秀婦女維權崗和青少年維權崗為載體,開通法律援助和維權熱線,構建婦女和青少年問題受理、處理、反饋體系。年內,新建婦女維權崗、青少年維權崗各3個,已建成維權崗復查達標率達到100%。
9、做好流動婦女兒童服務工作。在5個社區或企業試點創建“流動婦女平安之家”,開展“平安流動·平安就業行動”;完善利用好招收外來務工子女定點學校的家長學校,提高外來務工人員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在社區創辦5所流動人口子女“家長學校”,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監護和關愛網絡,促進流動人口子女健康成長。
10、抓好問題青少年教育幫扶。依托青少年社區事務中心、青年中心、社區啟迪學校、家長學校等,充分發揮志愿者專家幫教團和“五老”隊伍作用,與問題青少年結對子,幫助解除心理困惑、解決生活困難。3年內,新創建4個省級“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區”和6個“無毒社區”,實現已結對幫教的問題青少年零再犯率。
- 上一篇:全區公共就業服務工作方案
- 下一篇:全區困難職工幫扶救助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