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局水產業發展意見
時間:2022-08-02 05:45:11
導語:畜牧局水產業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和全國漁業工作會議、全省農業工作會議、全市農業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水產跨越工程實施,努力實現全年水產業穩步協調發展,有效保障市場供應,促進農民增收,現提出市2012年加快水產業發展的意見如下:
一、提高認識,明確目標任務
2011年,全市各縣區按照省、市政府及漁業主管部門總體部署,扎實推進水產跨越工程實施,漁業經濟保持穩步健康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增長,水產品質量安全穩定,市場購銷兩旺,養殖效益穩步提升。2011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46376噸,比上年增長5.3%;漁業經濟總產值67897萬元,比上年增長9.3%;水產品質量產地綜合抽檢合格率達100%。漁船管理規范有序,連續多年未發生漁業生產安全事故。
2012年加快水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堅持“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原則,強化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推進水產良種產業發展、池塘標準化健康養殖和產業化經營,努力提升漁業綜合生產能力、產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2012年全市水產品總產量達到5萬噸,同比增長5%以上;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7.5億元,同比增長9%以上;漁業養殖面積大幅度增長;水產品質量產地綜合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確保不發生重大漁業生產安全事故,穩步提高漁業生態安全水平。
二、突出重點,推進關鍵措施落實
1、加快建設優質水產品生產基地。以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水產良種場、規模養殖企業為重點,結合“無公害、綠色、有機”產地及產品認定工作,大力推進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建設一批優質水產品生產基地。截止到目前,我市共認證“無公害”產地4個,“無公害”產品11個,2012年在“三品”認證方面達到20個以上。積極發展休閑、觀賞漁業,加強規范引導,創建休閑漁業示范基地。
2、建立健全水產良種繁育體系。繼續加強水產良種工程建設,加大資金投入,組織開展水產良種場苗種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交流觀摩活動,提升水產良種場苗種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加大大宗淡水魚親本更新力度,支持水產苗種生產企業開展新品種選育,引進和應用育種技術方面的新成果。提高苗種生產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加強水產苗種管理,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苗行為,加強苗種質量監管,依法保護漁民利益。
3、加快漁業科技成果應用轉化。以“科技進村入場到戶、助推健康安全增收”為主題,加大河蟹生態養殖、網箱健康養殖、魚類池塘標準化養殖等養殖技術的推廣應用,進一步提高健康養殖水平。圍繞主推品種和技術,積極推進龍頭企業、規模養殖基地、合作經濟組織與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深入開展水產養殖、加工、苗種繁育、病害防治、水質調控等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不斷提升科技成果的轉化利用率。
4、切實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以水產健康養殖為前提,調整養殖產業結構和布局,擴大養殖業的規模,提高漁業現代化水平,拓展漁業可持續發展空間,增加優勢品種產量,全方位推進水產優勢品種健康養殖模式。2012年全市新建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50個。強化苗種生產、養殖基地和漁用飼料、藥品使用等重點環節的有效監管,抓好水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和長效機制建設,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基地質量承諾和全程監管,通過紙質“三項記錄”和電子信息錄入等方式,逐步構建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確保產地水產品質量綜合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5、積極推進漁業產業化經營。培育壯大水產龍頭企業,增強輻射帶動作用,有針對性地培育一批后備水產企業向市級、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引導發展多種形式的水產合作經濟組織,強化加工、流通、生產環節的有機連接,提高水產合作社和養殖大戶的經營管理水平,積極發揮水產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做好對周邊養殖戶的示范推廣工作,帶動全市養殖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6、努力提升漁業生態安全和生產安全水平。切實抓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規范管理,探索開展放流效果監測評估,提高增殖放流科學化水平,力爭2012年放流水產苗種300萬尾。繼續實施禁漁制度,加強特許捕撈管理,嚴厲打擊違法捕撈,依法維護禁漁期漁民合法權益,禁漁期為每年的3月1日至8月31日,禁漁區面積7萬多畝。積極推進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加強涉漁工程環評和生態補償工作。抓好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加強對重點養殖水域的環境監測,積極有效處置漁業水域突發污染事件。認真落實漁業生產安全責任制,以漁船管理為中心,以船主培訓、管理、服務為重點,加強漁業安全應急監管和隱患排查,強化漁民安全教育和避險自救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漁民安全生產意識和漁船檢驗管理水平。深入推進漁業互助保險,努力提高漁民風險保障能力。
三、加強領導,著力推進機制創新
1、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從當地漁業資源和產業發展實際出發,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把水產業作為促進農民增收、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來抓,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發展設施水產,不斷提高漁業技術裝備水平。要堅持以“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創建活動”和創新機制為推動,突出重點,抓點示范,真正把各項關鍵措施落到實處。
2、強化科技推廣服務。各縣區要按照市“漁業科技促進年活動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因地因時制宜,強化科技服務,加快實用技術的集成配套和示范推廣。不斷完善基層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和機制建設,逐步建立以水產技術推廣機構為主導,水產科研單位、教學單位和企業(合作社)廣泛參與的多元化基層水產技術推廣服務體系。要依托現代農業(水產)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產學研示范基地和龍頭企業等,創新漁業科技管理和組織動員機制,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和表彰獎勵等,激勵和引導廣大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科技服務,引導多元化的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漁業科技推廣服務。
3.著力推進機制創新。鼓勵各類生產經營主體積極開發宜漁資源,不斷提高水域資源利用效率。支持承包經營者將其水面使用權在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合理有序流轉,促進水面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積極推進產學研聯合開發,進一步完善“漁企推”合作機制,加速“四良”(良水、良種、良法、良制)技術推廣示范。組織開展水產龍頭企業負責人集中考察學習和理論培訓,引導水產企業不斷完善運行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切實加強專業漁民轉產就業和漁業保險等政策調研,不斷完善落實各項社會保障制度。
- 上一篇:全市漁業發展專題調研
- 下一篇:畜牧局水產養殖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