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社會組織發展意見
時間:2022-09-16 11:09:14
導語:民政局社會組織發展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擴大社區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皖辦發[2012]13號),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加強社會管理、促進社區服務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現就加快培育和發展我市社區社會組織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思路和目標
l、基本思路。按照“積極培育、重點扶持、快速發展、逐步規范”的工作思路,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居民自愿原則,大力培育一批組織健全、制度完善、運作規范、服務功能較強的社區社會組織,達到建立一批、鞏固一片、服務一方的目的,不斷提高社區建設的社會參與度和居民自治水平。
2、主要目標。將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納入全市社區建設整體布局。到2012年底,各社區按照優先發展和重點培育的各類社區社會組織范圍,登記和備案數量要分別達10個以上,以后每年按照一定速度遞增。力爭到“十二五”末,建立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門類齊全、結構優化、布局合理、覆蓋廣泛的社區社會組織體系。
二、優先發展和重點培育的范圍
1、公益服務類。培育和發展能滿足社區居民生活需求、信譽良好、服務周到的社區社會組織,如義務巡邏隊、志愿者協會、科普協會等,開展面向社區居民的公益性服務。
2、社會事務類。培育和發展能承接政府相關社會事務,能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個性化需求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如社會統計、職業介紹、就業培訓、人才培訓、衛生服務、養老托老、居家養老、日問照料、老年餐桌、餐飲配送、家政服務、康復治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等,滿足社區各類群體的不同需求。
3、文體健身類。培育和發展能滿足社區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社區社會組織,如書法協會、棋牌協會、球類協會、游泳協會、秧歌協會、戲曲協會等文體組織,大力宣傳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4、慈善救助類。培育和發展開展社區互助活動的社區社會組織,如社區互助社、鄰里互助社、慈善協會、愛心超市、愛心基金、扶貧幫困中心、社會救助中心等,拓寬社區社會救助渠道,增強社區自我救助能力。
5、法律維權類。培育和發展為老年人、殘疾人、青少年、以及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的社區社會組織,如法律咨詢室、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服務站、老年人協會、關心下一代協會、殘疾人協會、青少年維權協會等,拓寬群眾維護合法權益渠道,營造和諧穩定的社區環境。
三、辦理登記和備案的基本要求
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對達到登記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適當放寬登記條件,簡化登記程序,將其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登記管理軌道。對尚未達到登記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主動幫助辦理備案手續。
(一)社區社會組織登記管理的基本要求
1、登記范圍和對象:對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愿組成或舉辦,在社區范圍內開展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具備登記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區縣民政部門申請登記為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單位。
2、登記條件:有規范的名稱;有固定的辦公或活動場所;有相應的組織機構;有與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或兼職工作人員;有一定的注冊資金;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有業務主管單位的批準文件。
3、登記應提供的材料:社會團體或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申請表;負責人身份證復印件;業務主管單位批準成立的文件;銀行存款證明;場所使用權證明;章程草案。
4、登記的程序:由發起人或舉辦者向區縣民政部門申請注冊登記,其中社會團體無需經過籌備階段可直接審請登記;登記事項發生變化或需要終止活動的,應及時向民政部門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手續。
5、監督管理:區縣民政部門是社區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機關;各行業主管部門是業務主管單位;各社區負責社區社會組織的初審并協助做好業務指導及監督管理工作。
(二)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1、備案范圍和對象:對以社區為活動區域,服務社區居民,暫不具備法定登記注冊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到社區居委會申請備案,待條件成熟后,再向區縣民政部門申請辦理登記手續。
2、備案條件:有規范的名稱;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場所或服務場所;社會團體有10人以上的會員,民辦非企業單位有相應的工作人員;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作為負責人。
3、備案的程序:申請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由負責人填寫《市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登記表》,經所在社區審核備案;經備案的社會組織名稱、活動場所、主要負責人發生變化的,應及時向社區報告;需要解散的,由社區取消備案。
4、監督管理:社區對經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要在積極引導和培育發展的同時,加強管理和監督,確保其在國家憲法和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按照章程積極開展健康有益的活動。
四、加強組織領導的幾點要求
1、加強對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的領導。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要切實提高對加快培育和發展社區社會組織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切實將這項工作擺上重要的位置。尤其對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的社區社會組織,要在組織運作、活動場地等方面提供幫助和指導,為社區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創造條件。
2、加強社區社會組織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儲備。各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要充分挖掘潛力,積極吸收素質高、能力強、有愛心、有專長、奉獻精神強的各類社會人才加入社區社會組織隊伍。要加大對社區社會組織工作人員特別是負責人在法律和業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社區社會組織依法開展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服務社區、服務居民的能力和水平。
3、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對社區新增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等服務項目,凡可委托社會組織承擔的,均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向符合條件的社區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向社區社會組織購買的公共服務,要按照政府采購的相關程序和規定,通過公開競爭的方式,確定符合相應標準和要求、具備相應資質和服務能力的社區社會組織來實施。
- 上一篇:民政局居務公開工作意見
- 下一篇:財政局生態補償工作要點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