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市場消費工作意見
時間:2022-09-24 08:16:04
導語:刺激市場消費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活躍市場,挖掘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增長。根據通委發〔2014〕17號《中共縣委辦公室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認真做好止滑促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意見》要求,結合我縣商務領域實際,現就商務領域如何刺激市場消費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把握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機遇,以改善民生、滿足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要為目的,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現代商貿流通為手段,以促進消費結構升級為重點,圍繞商品流通高效、群眾生活方便、商品質量保障、引導生產發展和促進居民消費,通過大力刺激消費,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消費結構調整和升級是推進全縣商務經濟健康發展的需要。刺激消費和擴大內需是保持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的增長,實現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緩解社會矛盾。促進消費,可以促使企業擴大生產、銷售經營規模,進而做大做強。刺激消費,樹立大眾消費信心是認真做好止滑促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的保障。
二、目標任務
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億元,同比增長15%;
2、培育限上企業12家;
3、縣內舉辦各種會展12次,引領企業走出去參加各種會展10次;
4、建設1個特色商圈和1個特色商業街區;
5、培育3家高端服務企業;
6、服務業增加值達30.94億元,增速達10%;
7、培育年營業額0.5-0.8億元的第三方物流企業4家、營業額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
三、發展重點
(一)旅游經濟帶動:結合地方實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與陵管局、風管處、鄉政府、鄉政府等單位配合,強力推動旅游消費。目前,餐飲一條街、商貿物流中心、酒店的土特精品門市、鄉為不同的消費群體提供了便利服務,使“過路經濟”成為“目的地游”。
(二)會展經濟促動:一是通過已開展的“首屆家居建材博覽會”、“秦巴之春首屆燈會及年貨展”和擬舉辦的“洞鄉銀耳節”、“消夏啤酒節”、“巴山土豬庖湯節”等大型展覽活動為契機,帶來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并多層次多種類的開展“為民惠民促銷活動”;在美容美發、洗染、家政服務、醫療服務、養老服務、教育培訓、健身服務消費領域開展優質服務活動。二是大力實施“請進來、走出去”戰略,積極引進縣域外的展會,通過展會,促進地方消費熱情,帶動相關消費;全力組織我縣重點流通企業參與“惠民購物全川行動”、“川貨全國行、萬企出國門”及西博會、食博會、渝洽會、廈洽會、廣交會等大型會展活動,提升企業形象、樹立品牌效益、擴大銷售收入。
(三)統籌城鄉互動:以全縣36個農產品專業組織合作社和城區大型超市、社區、鄉鎮商貿綜合服務中心為載體,在全縣范圍內開展鮮活農產品進社區、進超市、進農貿市場、進機關團體“四進”工程式,力促城鄉商貿互動,同時達到減少流通環節,增加農民人均收入。同時結合“巴山新居”建設這一契機,繼續推動板凳鄉學堂山村、鄉賈家梁村,新場鄉紅巖村等農家店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繼續開展好家具下鄉,二手車促銷等活動。
(四)三外工作聯動:著力培育龍頭企業,指導具有競爭優勢的巴山牧業、食品公司、食品公司等企業走出國門,以推動消費服務創新,加快完善銀行卡消費服務功能,加快實施“寬帶下企業”和“信息下鄉”,激發企業和農村信息消費消費市場潛力,與“阿里巴巴”搞好合作,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為出口企業和一些實體企業與電商企業共同建設線上線下的營銷網絡,不斷擴大網上采購和銷售規模。
(五)行業管理推動:積極配合并爭取衛生、工商、物價、質監、食藥等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商品流通市場的監管,依法整治和規范“放心肉”,拍賣、再生資源、報廢汽車回收等流通市場秩序,嚴厲查處非法經營、囤積、哄抬物價等不法行為,促進公平消費。大力弘揚誠實守信、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的商業文化,推動誠信經營,營造消費穩定增長速度的良好環境,增強消費信心,促進安全消費。
四、工作措施
(一)著力培育限上企業。積極扶持商貿流通企業,做大做強外經貿企業,創新盤活個體私營企業,一手抓存量,一手抓增量,對現有的符合限額以上標準的企業,積極主動做好工作,宣傳好相關政策,消除業主顧慮;對新注冊的潛力企業,及時介入、超前服務,力爭全年培育限上企業12家。
(二)加快市場體系建設。結合城鄉商業網點規劃,建立重點投資項目庫、分級聯系和部門協同推進機制,重點抓好家居商貿城、農產品批發市場、特色農產品商業綜合體、高明物流中心、秦家嶺物流園、廣納水產品商貿中心、鄉鎮農貿市場、商貿中心、特色商貿鎮、巴山新居農家店十大項目;加快完善社區商業服務網絡,推動零售、餐飲、洗染等民生性服務,深入社區開設連鎖經營網點20個。
(三)激發信息市場消費潛力。信息產業是當今消費品市場發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將給社會消費品零售企業帶來無限商機和活力。大力培育信息消費,加快網絡、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大幅提高網速,鼓勵實施寬帶下鄉和信息下鄉,激發農村信息消費市場潛力。大力鼓勵和支持縣內企業參與電子商務、積極引進優質電子商務企業入駐、完善物流運輸等配套產業設施,是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長期較快增長的客觀需要。
(四)完善擴大消費政策。認真落實《市商貿流通業發展鼓勵扶持辦法》,建立政策落實的考核機制,圍繞完善消費服務體系,培育居民消費熱點,促進新型消費發展,研究出臺新的激勵政策,鼓勵商貿企業做大做強。
(五)規范消費環境。按照“四個一”和“一站式”新型服務要求,推進全縣“12312”商務舉報投訴服務網絡平臺和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生豬屠宰違法行為,營造公平、有序、規范的市場環境,健全重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分析和監測預警機制。
五、組織保障
(一)加大組織協調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負責刺激消費工作方案的制定,信息報送、上下協調等工作。
(二)加強市場監測,強化信息引導。建立完善城鄉市場監測體系,依托我縣的9家監測樣本企業,按月對40多種生活必需品的銷售、價格等情況進行監測,并通過商務信息及新聞媒體及時生活必需品市場信息,有效指導企業生產經營,引導居民消費。
(三)完善儲備調節機制,提升應急保供能力。為了提高市場調控和應急保供能力,按照省、市出臺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協調我縣相關重點企業做好重要商品存儲工作。同時,我縣將對存儲企業資質實行動態管理,凡因違反有關法規被取消存儲資質的企業,不得再申請存儲資質。
(四)發揮流通體系的作用,穩定農產品供應鏈條。始終堅持把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作為保障農產品市場穩定供應的重要基礎和切入點,堅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公益性特征,先后通過開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標準化菜市場改造、農超對接等工作,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產銷銜接,促進了農產品流通渠道的穩定,對保障節氣市場農產品供應發揮了積極作用。
(六)強化限上企業的業務指導,確保年度目標實現。針對不同企業、不同類別的消費環境,實行分類指導,將刺激消費方案、社消零指標量化、分解落實。進一步加大督查和指導力度,確保刺激消費止滑促升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工作目標落到實處。
- 上一篇:上半年商貿服務業自查報告
- 下一篇:商務局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工作總結